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緊鄰中南海“紅牆”的北京西城區 把百姓“表情包”作為檢驗工作“晴雨表”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北京市西城區緊鄰中南海“紅牆”,特殊的區位是一份光榮,更是一份使命。西城區廣大黨員幹部深刻領悟到,紅牆意識的根本就在於“人民”二字,他們把老百姓的“表情包”作為檢驗工作的“晴雨表”,提升改善民生水準,提高城市溫度。

這兩天,位於西城區德勝街道的嬰幼兒早教中心開張營業,向轄區0到6歲的嬰幼兒家庭免費開放。

北京西城區幼兒家長 李女士:比較專業,關鍵不用花錢,然後離家近,方便。這塊房價是挺貴的,就是能拿出這麽一個地兒來是相當不容易的。

這塊寸土寸金的地方,是北京整治“開牆打洞”行動中騰退出來的。騰退出來的房屋怎麽用?政府部門沒有拍腦門做決定,而是先召開了居民議事會。按照居民議事會的意見,這次騰退出來的幾處房屋,分別辦起了便民菜站、養老驛站和嬰幼兒服務中心。

北京西城區居民 李女士:我們這現在老人買菜挺方便的,下樓就能買到了,也便宜,斤稱也夠。我給政府點個讚!哈哈哈!

以人民為中心,是紅牆意識的直接體現。西城區全面推行民生工作民意立項制度,明確了凡是與百姓利益相關的事情,都要充分征集群眾意見,作為決策的重要依據。目前,已經完成的132個涉及住房改善、社會服務等方面的項目,個個環節都采納了群眾意見。民生工作民意立項的做法,如今已經在北京全市推廣。

北京西城區區長 王少峰:在咱們老城區解決群眾身邊的事,確實要創新思維。十九大要求我們各級黨員長官幹部要到群眾中間去聽取意見,我們政府各個部門都得以群眾所需所急,按照問題導向來解決群眾的實際問題。

地處首都最特殊、最核心的區域,西城區用紅牆意識扛起責任與擔當,全力解決民生真問題。

在西城區,胡同平房區裡的公廁,由於環境條件所限,設施一直很簡陋。西城區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推進“廁所革命”的倡導,去年底,西城區啟動了胡同裡的廁所改造計劃,讓百姓“方便”的事兒真正方便起來。

北京西城區居民:我給您介紹一下,中央冷氣機,而且搞的衛生還特好。您看,連點兒土都沒有。您看啊,它這個都是生態無味兒的。您看它這踩這廁所,水流也正好,而且還有一個,方便腿腳不方便的人呀。在這可以扶著它起來,真是做到老百姓的心裡去了!

下一步,胡同裡的所有廁所都將以滿足群眾實用的標準,實施“一廁一方案”的“量體裁衣”模式進行改造,24小時專人值守保潔。

北京西城區居民 蘭女士:變化太大了,真沒想到的,國家主席為老百姓考慮得太周到了,想到心坎上了,我們非常高興!

既要有裡子,還要有面子。西長安街街道坐落著黨和國家的許多重要機構,也是國內外遊客集中光顧的地方,保潔任務格外繁重,為此,在長安街周邊,執行的是最嚴城市環境分級標準。

北京西城區環衛中心西長安街區負責人 劉哲:15分鐘就要巡回保潔一次,我們地面標準要達到能夠席地而坐。

環境保持高標準,生態改善也不停步。5個足球場大小的廣陽谷森林公園成為了一道新景觀;利用騰退太空新建的3座城市森林公園,總面積達到了5.7萬平方米,市民走500米就能見到公園綠地,百姓的生活環境更加宜居。今年,北京中心城區還將實現百姓身邊新增綠化1萬畝。

生態向好的同時,有600年歷史的雁翅樓被打造成24小時精品書店、大柵欄北京坊內PageOne24小時書店也在去年年底開門試運營——24家書香驛站和特色閱讀太空亮相,成為西城新的文化地標。今年,北京市還將投入扶持資金5000萬元,建設書香京城。

首善之區的城市文明程度也體現首都風范,西城區堅持不懈抓城市文明建設,獲得全國文明城區創建五連冠,為首都文明創建做出了表率,讓首都城市更宜居,百姓更溫暖。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