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孕期痔瘡不宜用藥,這四種方法可以讓準媽媽舒適度過孕期!

近日,有新聞報導顯示:一位懷有6個月身孕的女士因患有痔瘡到醫院就診,醫生為其塗抹了馬應龍麝香痔瘡膏,沒想到兩小時後該女士見紅,腹中的寶寶流產了。這則消息引起了很大的關注。那麼,女性在懷孕期間患有痔瘡究竟該怎麼處理好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孕期痔瘡是怎麼形成的?

一般來說,孕媽媽得痔瘡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原本有舊疾,懷孕後複發了;一種是懷孕後新長的。

根據有關數據顯示,痔瘡在產後婦女中的發病率是很高的。而在女性懷孕後,由於胎兒逐漸生長髮育,子宮體相應增大,向下壓盆腔,從而影響了血液的迴流,就會造成肛門周圍組織水腫,出現肛裂和痔瘡。

如何預防痔瘡,讓孕媽媽舒適度過孕期?

1、養生良好的飲食習慣

在日常的飲食當中,孕媽媽應多攝入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如馬齒覓、芹菜、菠菜、木耳、黃白花椰菜等;水果有蘋果、香蕉、梨、瓜果等;另外,還要吃一些粗糧,如玉米、蕃薯等。這些食物除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外,還能刺激腸蠕動,防止糞便在腸道內堆積。注意!辛辣刺激性食物要少食。

2、養成良好的飲水習慣和排便習慣

孕期一定要養成良好的飲水習慣,最好喝些淡鹽水或蜂蜜水,有利於軟化和滑潤大便,防止便秘的發生。此外,建議孕媽媽養生良好的排便習慣,排便時間要相對固定,最好是在早餐後。不管有無便意,都應按時去廁所。需要注意的是,每次蹲廁所一般不要超過10分鐘,如果排不出來,可以休息一會兒再去。

3、盡量選擇左側臥睡姿

孕媽媽採用側臥位睡姿有助於避免增大的子宮壓迫腹主動脈及下腔靜脈和輸尿管,減輕對直腸靜脈的壓迫,增加子宮胎盤血流灌注量及腎血流量,這有利於胎兒的生長髮育和防治孕期痔瘡、仰臥綜合證等妊娠併發症。

4、適當運動

其實,孕婦防止久坐不動,可以做一些戶外運動,如靜步、孕婦操等。另外,也可適當做一些肛門保健,如提肛運動。每天堅持做10-30次提肛動作,即有意識地收縮肛門,增強盆底肌肉的力量和肛門周圍的血液循環,有利於排便和預防痔瘡。

孕婦可以塗抹痔瘡膏嗎?

現在治療痔瘡的藥物很多,通常有痔瘡,買點葯塗上或者塞上,癥狀很快就能緩解,但孕婦卻不能這樣做。因為肛門血液循環豐富,對藥物的吸收能力接近於口服,錯誤的用藥會對胎兒造成不良甚至嚴重的影響。

當然,有些藥物在緩解癥狀方面效果明顯,但這些藥物中常含有麝香、明礬、甘露醇及抗菌素等成分,而這些成分對胎兒是有很大影響的,孕婦絕不可以使用這些藥物來治療痔瘡。比如,其中麝香容易導致流產,明礬會導致胎兒大腦受損,抗菌素會使胎兒皮膚形成色斑等等。如果孕婦需要用藥一定要顧問醫生,切不可擅自使用,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