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光明時評:招聘平台“套路多”,求職者何以心安?

作者:朱昌俊

據人民日報海外版,隨著求職高峰到來,市面上大大小小的求職中介開始發布大量招聘信息,不少平台推出了招聘“內部資源”,付費“簡歷免篩”“優先面試”,甚至還有“保offer”等誘人項目,吸引了不少求職者的注意。然而,這些所謂的福利,陷阱重重,並不一定能夠達到求職者預期的結果甚至可能有欺詐行為發生。

“內推”“簡歷免篩、直通筆試”……一些求職平台利用求職者心理,推出的各類承諾,確實是容易讓人動心。但“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從媒體報導來看,招聘平台承諾的好處越誘人,風險和陷阱也越大。過去,在線下招聘中,也不時出現騙局等亂象,但發展到線上招聘平台後,相關亂象似乎更加讓人防不勝防。在這樣一種行業生態下,不僅求職者需要擦亮眼,監管部門也該及時出手,給予該行業應有的規範。

從公開報導來看,招聘平台上的陷阱,主要分為兩部分。一是,平台疏於把關,而導致一些問題企業渾水摸魚,構成對求職者的權益傷害。最典型的如此前就發生過有求職者被騙入傳銷組織的案例。而就在前不久,媒體也報導湖南一求職者去年通過網絡求職被廣州市一家電子商務公司錄用,可在工作49天后,卻因所在公司涉嫌詐騙,被警方刑事拘留。

招聘平台扮演的是求職中介的角色,對於企業的真實信息和經營規範程度,理當有起碼的篩選和鑒別,以從源頭減少問題企業和騙局湧入平台,為求職者構建一個安全的求職環境。要知道,相較於線下招聘,一些問題機構利用招聘平台對外“行騙”,其實是獲得了平台的公信力背書,也進一步打消了求職者的顧慮。平台方面缺乏足夠的信息把關,實際上就是對求職者的不負責。

另一個問題則是,一些求職平台自己推出的收費服務,往往充滿套路。如最常見的“付費內推”項目,往往聲稱與眾多企業達成合作,可利用這些資源內推大學生去企業實習,從而收取從幾百到上萬元不等的推介費。但有的實習生交錢後,獲得的崗位常與自己理想中的工作不相符,卻也無法退款;有的則是內推失敗,得到中介的反饋卻只是“我們盡力了”;更有甚者,被中介宣稱的“預付500元安排筆試保過”所吸引,可收費後卻再也聯繫不上中介。

事實上,媒體求證發現,大部分巨頭企業都否認了與求職中介有任何合作關係。甚至有業內人士直言,“就規範的大企業而言,但凡有第三方號稱‘保錄取’,基本都是假的。”在這樣一種現實下,部分求職平台所承諾的“內推”、“直通筆試”等收費服務,很難說不是故意為求職者設陷。

互聯網社會,線上求職平台的出現,有其必然性。可一些平台把盈利模式寄望在誘騙求職者甚至是販賣求職者信息的基礎上,這無疑是一種危險的跑偏。按理說,線上平台應該是拉近求職者與用人企業的距離,便於溝通、減少信息不對稱,而在種種真真假假的收費“套餐”的掩蓋下,求職者卻反過來要更加警惕自己不掉入陷阱,這其實是違背了線上求職平台的自我定位,其存在價值自然大打折扣。在此意義上,如火如荼的線上招聘行業,恐怕得重新思考自己的產品邏輯和盈利模式。

當然,無規矩不成方圓。面對一個快速崛起卻又規範不足的線上招聘市場,監管部門也應該盡快完善相關監管機制,合理界定行業的準入門檻,真正讓線上招聘平台徹底撕掉“套路”“欺詐”“水很深”等標簽。只有真正杜絕了“套路”,求職者才能心安,而求職者心安了,求職平台也才能有可期許的未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