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王健林聯手馬化騰 甩掉燙手山芋還是重燃電商夢?

  王健林重燃“電商夢”

  樂居財經 林振興 發自北京

  繼此前萬達飛凡發展遇阻和網科公司裁員風波後,王健林又殺回了電商領域。 5月30日,萬達、騰訊、高朋宣布,三方將成立一家合資網絡科技公司,全力打造全球領先的線上線下融合新消費模式。

  合資公司的股權分布為,萬達商管集團佔股51%;騰訊佔股42.48%;高朋佔股份6.52%。新公司董事長由萬達商管集團總裁齊界擔任,CEO由騰訊推薦、高朋CEO高峽擔任。

  高朋是何來頭?竟可以受到互聯網巨頭騰訊和地產大哥萬達的青睞?

  打開高朋官網,赫然醒目寫著“騰訊投資成員企業”,這八個大字也在向外界宣稱,騰訊是其背後最強大的靠山。事實也如此,高朋在天使輪獲得了騰訊產業共贏基金的投資,騰訊持有其21.07%的股份,為第一大股東。

  騰訊體系奉行的是賽馬機制,習慣於給各個業務都投一點,看誰能跑出來,最後由這個業務去整合所有的資源。馬化騰很清楚電商和新零售的必要性,也深諳互聯網業務是人乾出來的,絕不是錢乾出來的。

  高朋也不負眾望,成立七年多,整體公司總市值超過270多億,尤其在電子發票領域獨佔鼇頭。用它自己官方話術表達就是,“已發展為微信商業化項目孵化平台、騰訊生態布局早期投資平台、團購模式整合優化新電商平台等三條業務線齊頭並進的多元化的科技公司”。此外,高朋孵化、投資及深度參與了包含遊戲娛樂、移動醫療、企業服務、新零售、智能硬體等近20家公司。

  理清了高朋業務布局,與其說萬達等三家聯手成立新公司,不如說是萬達和騰訊兩方再次合作。

  萬達和騰訊聯姻起始於2014年,當年,萬達與騰訊、百度高調宣布一起投資50億成立了萬達電商,外界稱其為“騰百萬”。隻不過被馬雲言中,“騰百萬”像“湊攏班子”,後來三家合作失效,一地雞毛。

  那時的王健林試圖將萬達從傳統房地產開發公司轉型為擁有互聯網概念的公司,摸著石頭過河的舉動,等同於創業,當然也等同於自殺。

  過了兩年,王健林重振旗鼓,又把“實體+互聯網”提高到集團戰略層面,成立了萬達網絡科技集團,飛凡也被劃入旗下。但卻沒有因此扭轉局面,網科集團的業績數據更是慘目忍睹。財報顯示,網科集團年收入58.6億元,完成全年計劃的90.1%,僅佔萬達集團總收入的2.58%,在萬達所有業務中排名倒數第一。

  2017年,對於王健林來說真的就是“至暗時刻”,不僅網科業績遭遇“滑鐵盧”,同時經歷了被證監會排查授信風險,“股債雙殺”等一系列風波。

  但騰訊始終不離不棄,和萬達 “剪不斷”。年初,騰訊作為主發起方,聯合蘇寧、京東、融創與萬達商業簽訂戰略投資協定,計劃投資約340億,收購萬達商業香港H股退市時引入的投資人持有的約14%股份。2月,萬達加入騰訊旗下高朋的A輪融資,據當時報導馬化騰也親自出席了這場活動。

  再到如今萬達、騰訊、高朋的新合作,雖然外界有質疑這是萬達把網科這個“燙手山芋”賣給騰訊的一個噱頭。但是不得不承認,萬達引入騰訊等股東的做法還是頗為明智,以至於外界對公司評級的展望由負面調整至穩定。

  王健林的這些舉動與他在年會上陳述的與網科相關的戰略方向不謀而合,他還是想做電商生意。畢竟他擁有中國最大的商業帝國,據統計截止2017年底,萬達持有已開業商業面積3151萬平方米,在中國開業萬達廣場235個,年客流31.9億人次。

  這次,萬達選擇了正確的同盟軍,打著“新消費”模式的大旗。一方面對萬達商業中心線下場景進行全面數字化更新,打造智慧廣場、智慧門市,緊密連接商業中心、商戶和消費者,形成“超級導購”、“超級店長”、“超級會員”三位一體體系,提升商業中心效能和消費體驗。一方面要積極探索新消費領域潛在的更新太空和巨大市場,共同營造新消費大生態。

  再者,對於萬達廣場而言,可以通過微信等獲得巨大線上流量,智慧更新萬達廣場,建立強大會員體系,提升企業整體價值。不難想象,之後高朋的電子發票將在萬達廣場等諸多領域被推廣,並把旗下佔據中國電影在線票務平台市場份額32%的微影時代與萬達電影等業務結合,必然對萬達文旅、電商、互聯網等業務都有極大的助推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在過去幾年中,萬達與阿里巴巴也有過密切交集。對輕資產模式有很強執念的王健林,想把萬達注入更多的互聯網基因,與這些巨頭們在電商領域進行更多合作。

  但是,在各家互聯網巨頭大舉進軍新零售的當下,留給萬達的時間真的不多了。

責任編輯:孫劍嵩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