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坐月子,再難熬,再委屈,也要做好這5件事,雖然第5件事很難接受

產後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

對於中國女人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坐月子。

坐月子期間,新媽媽能夠快速恢復自身的身體狀況,可以說月子是讓一個媽媽"重生"的主要手段。在坐月子期間,媽媽們既要保證自己活得足夠的營養,又要保證孩子有足夠的奶水喝,這個時候就需要新媽媽補充足夠的營養了。

《《《一,月子時必吃的營養食物。》》》

1)雞蛋:雞蛋營養豐富,蛋白質含量高,而且還含有卵磷脂、卵黃素及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容易消化,適合產婦食用。尤其是含有的脂肪易被吸收,有助於新媽咪恢復體力,維護神經系統的健康,減少抑鬱情緒。但也不是吃得越多就越好。產婦每天不必超過4——6個雞蛋。最好分為兩餐吃。

2)紅糖:紅糖是粗製糖,能提供豐富的營養,性溫和,可以健脾暖胃、益氣養血,活血化瘀,能夠幫助產婦補血、散寒和補充熱量,這些對產婦都特別有用。紅糖中鐵的含量高可以給產婦補血,紅糖中含多種微量元素和礦物質,能夠利尿、防治產後尿失禁,促進惡露排出,紅糖還有生乳、止痛的效果。

3)湯:雞湯、魚湯、排骨湯含有易於人體吸收的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而且味道鮮美可刺激胃液分泌,提高食慾,還可促進泌乳。但是專家提醒,在多喝湯的同時,別忘了要多吃些肉,肉比湯的營養要豐富得多,那種"湯比肉更有營養的"說法是不科學的。

4)小米和紫糯米粥:小米是傳統的滋補食物,其中富含維生素B1、B2,膳食纖維素含量也很高。能夠幫助產婦恢復體力,刺激一般情況下,

月子期間吃鹽要適量,不能多吃也不能不吃,如果多吃會影響寶寶腎臟功能,畢竟寶寶很小,腎臟功能弱,吃過多的鹽後通過乳汁被寶寶吸收。鹽太少了也不好,會體內電解質的平衡,然後影響產婦食慾,進而影響乳汁分泌,最終還是影響了寶寶身體發育。到底有什麼標準呢?這還得看個人的身體情況,看身體的需要。

任何寒涼的食物務必加熱再吃,否則影響子宮歸位,腸胃得不到刺激。

產後第一周以排毒為主,不能大補(如母雞或蹄膀等),這個時期大補不僅身體吸收不到精華,只是長膘,而且很難減掉。這個時期,產婦如果吃熱性食物,寶寶吸收奶水後容易便秘。

《《《二、注意個人衛生》》》

洗澡:如果是順產媽媽,分娩後2-3天可洗澡;陰道分娩有傷口或剖腹產的媽媽,應在拆線2-3天傷口癒合後洗澡。在能夠洗澡之前,應進行溫水擦浴,洗澡時應淋浴不能盆浴,洗澡時間以5-10分鐘為宜,水溫35-37度,洗澡時要注意浴室保暖、防霉和防風,洗澡後要立即將身體上的水擦乾,以免著涼。

坐月子個人衛生方面注意事項

1、"月子"裡產婦的會陰部分泌物較多,每天應用溫開水清洗外陰部。勤換會陰墊並保持會陰部清潔和乾燥。惡露會在大約產後4個星期至6個星期乾淨。

2、一般產後一周可以洗澡、洗頭,但必須緊持擦浴,不能洗盆浴,以免洗澡用過的髒水灌入生殖道而引起感染。6周後可以洗淋浴。

3、居室內經常通風,室內溫度不可太高,也不可忽高忽低。過去常有將門窗緊閉,不論何時產婦都要蓋厚被的說法,這是十分危險的,尤其是在夏季,極易造成產婦中暑。但要注意以下幾點:

①坐月子期間要避免身體直接吹到電扇的風。

②開冷氣時不要將風口對著產婦,並將室溫設定在攝氏25~28度左右是最適宜的。

③坐月子期間衣服若因排汗量過多而濕了,一定要馬上換乾的衣服;冬天時床邊準備睡袍,半夜起來餵奶要立刻穿上,才不會受風寒。

《《《三,產後如何去除腹部妊娠紋?》》》

雞蛋清祛妊娠紋

雞蛋清甘寒,能清熱解毒,自古以來就經常外用,可以促進組織生長、傷口癒合。 雞蛋清不但可以使皮膚變白,而且能使皮膚細嫩。這是因為它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少量醋酸,蛋白質可以增強皮膚的潤滑作用,醋酸可以保護皮膚的微酸性,以防細菌感染。此外,雞蛋清還具有清熱解毒作用。對於消除或者減輕產後妊娠紋,也具有良好的功效。

(1)腹部洗凈後按摩10分鐘,把蛋清敷在肚子上,10分鐘左右擦掉,再做一下腹部按摩,這樣可以讓皮膚吸收更好一些。還可以同時加入一些橄欖油,其中的維生素E對促進皮膚膠原纖維的再生有好處,維生素A、C對防皺也有一定的作用[1] 。

(2)腹部敷好雞蛋清後,還可以用純棉的收據布裹在腰腹部,白天裹好,晚上睡覺時放開,第二天更換,因為蛋清有收緊皮膚的作用,這樣不僅有助於產後妊娠紋的消失,還有助於體形的恢復。

飲食調理

多攝取富含維生素C與蛋白質的食物,因為這兩種營養素有助於重建皮膚的膠原纖維。吃一些含膠原蛋白豐富的豬蹄、羊蹄等,有利於增加皮膚彈性,緩解妊娠紋。

《《《四,及時做好產後恢復,及時收腹》》》

產後收腹很重要,不管是順產還是剖腹產。產婦剛生產完,肚子變得鬆懈,及時使用收腹產品,可以防止內臟下垂,同時對於產後惡露的排凈、腹痛的緩解、產後子宮、產道的修復都有良好的效果。

《《《五,產後產後惡露的認知》》》

無論是自然分娩還是剖宮產,產後惡露的情況都是新媽媽應該格外關注的。掌握一些關於惡露的知識,可以通過觀察了解和估計子宮復舊的情況,宮腔內有無殘留物、感染,產道傷口癒合情況及有無其它異常等。那麼應當了解惡露的哪些知識呢?

惡露:即產後隨子宮蛻膜脫落,含有血液及壞死蛻膜等組織經陰道排出,稱為惡露。

正常惡露隨時間是如何變化的呢?正常惡露有血腥味,但無臭味,一般持續4~6周。根據其顏色及內容物分為血性惡露、漿液性惡露和白色惡露。血性惡露是產後3天內排出,呈鮮紅色,量多,內容物為大量血液、少量胎膜、壞死蛻膜。漿液性惡露,產後4~14日排出,呈淡紅色,內容物為少量血液、壞死蛻膜、宮頸粘液、細菌。白色惡露是在產後14日後排出,呈白色,內容物為壞死退化蛻膜、表皮細胞、大量白細胞和細菌等,形狀如白帶。

因個體差異,媽媽們惡露的排出時間及排出量各有不同,但多在6周左右排凈。如產後兩個月以上,惡露仍淋漓不凈,或產後4日以後血性惡露明顯增多,或惡露有臭味等異常情況,均要及時前往醫院檢查,以及時發現是否有子宮收縮不良,胎盤或胎膜的殘留,子宮內膜炎或子宮肌炎等異常情況發生,並給予及時處理。在臨床上常常有新媽媽們因為不夠重視、相關知識不足、出門不易等原因,在惡露發生異常時不能及時就診,當發生大量出血、持續高熱等嚴重情況時才去就診,延誤了治療時機,對身體造成很大的傷害。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