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吃了好幾年的降壓藥,血壓還是控制不好,這方面你做到位了嗎!

有些人會有這種感覺,吃了好幾年的降壓藥,一天三頓,但是血壓還是控制不好,可能有個原因,是因為你沒選對長效降壓藥。

一般而言,根據藥物在血液中維持有效的作用時間,將降壓藥分為短效降壓藥和長效降壓藥。

短效降壓藥一般維持有效的作用時間在5~8小時左右,一天必須服用3次,否則就不能保證有效的降壓效果。

長效降壓藥的降壓效果溫和持久,一次口服後降壓作用可維持24小時以上。

既然有短效和長效,那麼有些人可能會問,那哪種的效果比較好呢。每個人的情況不同,大家應該根據醫生的指導選擇適合自己的降壓藥,而對於長期血壓高的老年人來說,長效降壓藥的效果比短效要更安全效果更好。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心內科副主任李建平在《光明日報》中介紹過:長期降壓要選擇長效葯!「很多人服用降壓藥後,血壓並沒有馬上恢復正常水準,患者就認為葯不管用。其實,『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高血壓也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如果突然把血壓降得很低,反而會帶來危險。特別是對於長期血壓高的老年人,若降得太快,容易突發腦梗塞等嚴重後果。所以,降壓應該緩和,一般服用長效降壓藥物,一周至兩周起效比較正常,四周至八周將血壓降到目標值是常態。 」

今天我們來從三個方面聊一聊關於長效降壓和短效降壓的那些事兒。

血壓波動

血壓很高時,服用短效降壓藥,服藥後血壓會降至很低,藥效過後,血壓又會升高。這時候的血管就像橡皮筋,一會兒繃緊,一會兒鬆開,血管就會變得脆弱。

長效降壓藥是24小時內平穩釋放藥效,不會導致血壓忽高忽低的現象。相對來說比較安全。

晝夜保障

正常情況下,一天中人體血壓波動會出現「兩峰一谷」。兩次高峰大約分別出現在清晨6:00~10:00和下午 4:00~6:00,而且前者高於後者;「山谷」則在凌晨 2:00~4:00出現。據調查,約40%心肌梗死和29%心臟性猝死發生在晨峰階段。血壓的「晨峰現象」與主要心血管病事件高發時間段「不謀而合」,說明兩者之間有密切相關性。

短效降壓藥往往不能有效控制「早晨危險時刻」及夜間的血壓,晨間或夜間血壓波動劇烈極易引發心血管事故。

長效葯降低了全天24小時平均血壓水準,包括」早晨危險時刻」和夜間的血壓,減少了高血壓病患者發生心、腦血管病的危險。

依從性

短效降壓藥的作用隻持續6-8小時,每天需服藥3-4次。對於很多人來說,會經常漏服,依從性不好,長久下來,對身體的損傷會很大。

而大部分的長效葯每天只需服用1次,患者的依從性好,保證了治療的規律化和長期性。

我們在生活中要注意聽從醫生的話,了解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藥物。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