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吳偉業《綏寇紀略》版本考述

《綏寇紀略》是記述明末農民戰爭的史書,由清初吳偉業所撰。吳偉業,字駿公,號梅村,太倉(今屬江蘇)人,別署鹿樵生、灌隱主人。明崇禎四年(1631)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後任東宮講讀官、南京國子監司業等職。李自成進入北京,崇禎皇帝煤山自盡後,吳偉業懷念崇禎皇帝,不願降清為官,一直隱居鄉裡。清朝順治九年,經兩江總督馬國柱薦,朝廷於順治十年征詔至,吳偉業再三推辭,一直拖到順治十一年(1653),遂不得已被迫赴京出仕,升至國子監祭酒。

偉業是明清之際的著名詩人,也是複社的重要成員,曾授業於複社領袖張溥,為其得意門人。偉業時逢明清易代之際,沒有殉難或反抗的勇氣,也不敢冒投降的惡名,只好甘做遺民,閉門著書,《綏寇紀略》便是此時期的重要作品。該書初步完結於順治年壬辰年間(1652年),此後,他被迫仕清,官至國子監祭酒。這便是此書大致的寫作背景。

本書初成時原名《鹿樵紀聞》,採用紀事本末體例,各卷以三字為標題,依時序排列。分為澠池渡、車箱困、真寧恨、朱陽潰、黑水擒、谷城變、開縣敗、汴渠墊、通城擊、鹽亭誅、九江哀、虞淵沉等十二卷。竹垞《曝書亭集》有其序跋,有雲:"以三字標其目,蓋仿蘇鶚《杜陽編》、何光遠《鑒戒錄》也。"可見其體例之新,各卷後都有論斷或附記,以評議是非得失,並摘錄有關奏劄或傳聞,以資參閱。然,值得一提的是,本書是否出自梅村之手,尚有疑議,訪全祖望在其《鮚琦亭集外編》之言:"梅村《綏寇紀略》,不類其集,疑非梅村所作,然舍梅村亦莫能當此者??????及見林太常所答先贈公帖子,謂'此書原名《鹿樵野史》,出一遺老之手,梅村得之,遂以行世。'"可知全祖望認為梅村並非此書著者,但自古縱有定案,此一家之言,並無旁證,蓋不可足信。

今存最早為《鹿樵紀聞》抄本,大致時間為清順治年間,有朱筆眉批,朱筆校改,鈐"姚氏所藏"印,今藏國家圖書館古籍館普通古籍閱覽室,同年有名《綏寇紀略》之汪孟慈雜抄本傳世,系清汪喜孫抄錄,有朱墨筆圈點批校,鈐"揚州汪喜孫孟慈父印",原書十五卷。

《綏寇紀略》最早的刻本,為鄒式金於康熙十三年(1674年)所刊刻本(史稱甲寅刻本),僅十二卷止,行格款式為10行20字,白口,左右雙邊,刊刻之後,世所通行。"僅十二卷止"則為脫去《虞淵沉》一卷中下二篇及附錄一篇之篇什,考竹垞序跋有言曰:"梅村以順治壬辰舍館嘉興之萬壽宮,輯《綏寇紀略》。久之。其鄉人發雕是編,僅十二卷而止,《虞淵沈》中下二卷未付棗木傳刻。明史開局,求天下野史,盡上史館,於是先生足本出,予抄入《百六叢書》,歸田之後,為友人借失。"可知其此書刊刻之初尚無此卷中下二篇及其附錄。

《綏寇紀略》原名《鹿樵紀聞》,卷分一十有五,而鄒氏刻本芟其《虞淵沉》中下二卷及附記一卷,不知用意為何,在當時頗遭人詬病,如全祖望在其《鮚琦亭集外編》卷二十九中稱"不肖門生鄒漪竄改十五,遂無完本。"可見一斑。同時《綏寇紀略》書名亦為鄒氏刻本所定,此前曾數度易名,據談遷所言於順治十一年在北京見到稿本,其名為《流寇輯略》,而梅村臨終前予兒子的遺言中稱《流寇紀略》,並雲:"為無錫、常熟友人借去其半,數中尚有鈔本,須收葺完全。"未及刊刻,可見梅村生前尚無鄒氏刻本;又據揆敘《隙光亭雜識》卷二有雲:"其稱鹿樵者,以家國有鹿樵溪舍,先生集中常自稱鹿樵生是也。或取夢幻之說,改為《鹿蕉》,誤矣。篇末《虞淵沉》一卷,記十七年間天象變異,讖緯童謠,志五行者更不可缺。近遭俗子任意芟改,易其名為《綏寇紀略》,鋟梓行世???????尤可歆憾。"可知本書行世之初,曾屢次易名,有名《鹿蕉》者,有名《鹿樵》者,有名《流寇》者,有名《綏寇》者,《鹿蕉》當為後人不知梅村良苦之用心而妄加竄改,《流寇》者則可能為吳氏最初的定名,而《綏寇》者當為鄒氏鋟梓傳刻者擅改其名有關。其實,其名《綏寇紀略》並不確切,因其內容並非"綏寇",而是記述明王朝如何遭寇所綏的史實,吳氏最初定名《流寇紀略》則更為貼當,當然這都是後話了。

《綏寇紀略》另有四庫全書本十二卷本(浙江巡撫采進本),沿用鄒氏刻本,以及朱彝尊所輯《百六叢書》之十五卷完本,但已經散佚。依《總目提要》中所稱:"此本為康熙甲寅鄒式金所刻,在未開史局之前。故亦無《虞淵沈》中下二卷。而彝尊所輯《百六叢書》為人借失者,雖稱後十八年從吳興書賈購得,今亦不可複見。此二卷遂佚之矣。"可知四庫本是延明史開局以前之鄒氏刻本所輯,而明史開局以來亦有朱氏《百六叢書》的完本出,可惜亦不付傳。

《綏寇紀略》全本無傳,百年來無不以為沉滅矣,直至嘉慶乙醜,張若雲(又名海鵬)訪婁東蕭子山,借得所藏梅村舊錄手錄原書,則正舊刻所言之《虞淵沉》中下二卷,並有附記一卷,皆完好俱在。據舊錄所載:"子山婦為梅村女曾孫。"因而可得其遺書,但尾頁四百七十四字佚失,頗為遺憾。自此有清嘉慶九年(1804年),昭文張海鵬照曠閣刻本《綏寇紀略》十二卷,補遺三卷出,行格款式為9行21字,小字雙行,同黑口左右雙邊。其前十二卷仍沿鄒氏刻本的原貌,後三卷另立補遺,《虞淵沉》上卷記明末災異,中下二卷則記亡國而死難的諸臣,附記則雜記諸寇及四鎮,而以四字標題,前有鄒氏的舊序,後有琴六及若雲的跋,中有頤園老人墨筆題識,及朱筆圈點。

次年,即嘉慶十年(1805年),張海鵬編刻《學津討原》(二十集),收書一百七十三中,共分一千零五十一卷,收錄照曠閣本《綏寇紀略》,入第六集,行款相同,史稱甲子本。

嘉慶十四年(1809年),黃琴六(廷監)複從許氏假得舊鈔本補足脫字,重刊照曠閣本,有據張海鵬照曠閣本的影印本刻本行世,鈐"學部圖書之印"等印,行款相同。同年亦有鈐"會稽李氏困學樓藏書印"等印的照曠閣影印本刻本,始稱足本。

清光緒三年(1877年),有上海《申報館叢書?續集》鉛印本,由清尊聞閑主輯,於掌故類裡收錄《綏寇紀略》十二卷補遺三卷,行款為11行27字,小字雙行34字,白口四周雙邊,單魚尾。

後民國十一年(1922年),上海商務印書館據《學津討原》第六集本重新影印,有足本影印本行世。當代,北京中華書局又於1985年編修《叢書集成初編》時收錄此書,據《學津討原》本排印而成,稱中華書局排印本,附補遺,共三卷。1992年7月,上海古籍出版社重新出版點校本,由李學穎根據嘉慶己巳照曠閣刊本為底本,以康熙甲寅鄒氏刻本以及學津討原本參校。至此《綏寇紀略》的版本大致梳理完畢。

附《鹿樵紀聞》版本考

《鹿樵紀聞》系《綏寇紀略》原名,最早為清1644年三卷抄本,有朱筆眉批,朱筆校改,鈐"姚氏所藏"印,此後經數度易名,至鄒式金刊刻本遂定名《綏寇紀略》,而《鹿樵紀聞》同樣也有版本流行於世,除初本而外,最早有宣統三年(1911年),上海商務印書館鉛印本,三卷,出自叢書《痛史》,行款為12行32字白口四周雙邊單魚尾。民國間又兩次再版重印《痛史》,分別為1912年和1914年,《鹿樵紀聞》鉛印本得以再次行世,只是第三版改為二卷。民國六年(1917年),樂天居士輯《痛史:二十種》,商務印書館出版,行款為10行27字白口四周雙邊單魚尾。此後又予數次翻版。1996年,周光培編撰《清代筆記小說》影印痛史版《鹿樵紀聞》,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夏於全,齊豫生主編《四庫禁書精華》予以收錄,吉林攝影出版社出版。

如需參與古籍相關交流,請回復【善本古籍】公眾號消息:群聊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