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周末推薦】暑期旅行,一定要帶上這三個「錦囊」

歡迎訂閱《學生健康報》

郵發代號1-24

旅行是暑期一個永恆的主題

看山——

樂水——

異國遊學——

……

想想都美好

理性豐滿

現實骨感

途中總有些大大小小的牽絆

如果不想讓牽絆

毀掉旅程

行囊需要「密密縫」

北京兒童醫院兒童保健中心副主任醫師馬揚送您三個小錦囊,給您愉快的旅途加份「保險」——

放鬆時 吃喝應有度

旅途的興奮給孩子的精神注入了活力,當地食物的新奇,也讓入夏以來就缺乏食慾的他們,忽然食指大動,生怕錯過每一次品嚐美食的機會。

「小朋友對美食的抵抗力基本為零,看到好吃的不知道節製,而且在旅行時,出去吃飯的可能性較大,因此容易出現消化道疾病。」馬揚提醒,在夏季兒科急診中,多半情況是以嘔吐、腹瀉為主訴的,且孩子多有不良飲食史。要麼是前一天吃冰棒,要麼是吃烤串、小龍蝦、大量奶油蛋糕、冰西瓜等。「現在氣象比較炎熱,食物的保存期較短,變質的可能性較大。旅途的勞累,加上暴飲暴食,都可能對健康造成影響。」

除了注意飲食衛生,家長也別忘了提醒孩子,在放鬆的日子裡,吃喝都要有度。對於獨自參加夏令營的兒童和青少年,專家建議,最好採取分餐、套餐的形式,少吃自助餐

解暑少不了各種冷飲。耐不住孩子的央求,又是出遊難得放鬆,家長對冷飲的限制也隨之放寬。從健康的角度來說,冷飲是提倡少吃還是因人而異呢?

馬揚表示:「潮濕悶熱的氣象,孩子往往貪涼。但這些涼的食物對孩子的脾胃都不好,容易誘發腸道疾病。短期可能出現上吐下瀉,時間長了,也會出現中醫說的脾胃不和。冷飲吃太多,可能影響孩子正常進食,不利於生長髮育。因此,冷飲是不建議孩子吃的,尤其是小小孩。

不僅是冷飲的問題需注意,水果、優酪乳等從冰箱取出後,也要放置成常溫再給孩子食用。「水果一定要削去外皮,一是防止農藥殘留,二是冰箱裡也會存在各種細菌,並不是十分安全。」

旅途中 小心這些病

無論是在海邊戲水逐浪,還是郊遊時肆意舒展身體,這個夏天,孩子們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擁抱大自然。不過,總有一些疾病悄悄潛伏在我們身邊,給孩子的旅行增添了不少麻煩。

「我認為排首位的應該是消化道疾病,其次是呼吸道疾病。」馬揚介紹,「有一些小朋友旅行時會跨越南北,衣物可能增減得不合適;坐飛機、火車或住處的冷氣機溫度過低,孩子可能會著涼;還有的孩子在游泳之後會出現發熱,這些都有可能誘發呼吸道疾病。」

此外,皮膚疾病也不容忽視。「蚊蟲叮咬、過度日曬等,都可能導致皮膚疾病。對於過敏的孩子來說,出遊時更應注意。」建議家長在旅行時,最好不要給孩子穿太短的衣服,以棉麻質地、寬鬆、輕薄、透氣的長衣長褲為好。既可以防止蚊蟲叮咬,還能起到防曬和避免著涼的作用。

需要提醒的是,暑期也是意外傷害的高發期,家長一定要注意看護。比如,在孩子游泳時,須當心溺水發生的可能。提高安全意識,掌握必要的自救技能,是保衛孩子生命健康至關重要的一步。

有異常 別不當回事

人們常說,在家千日好,出門事事難。讓家長朋友們沒想到的是,即便事先做好了準備,孩子還是被「水土不服」擊倒了。看著上吐下瀉、精神萎靡的孩子,有些心急的家長甚至想讓醫生「打一針」,以免影響接下來的行程。

馬揚介紹,「水土不服」是常識性的說法。消化道分為上消化道和下消化道,有些孩子的癥狀以嘔吐為主,有可能是胃出了問題,這時不建議打止吐針,因為有可能會掩蓋病情,需要重視的是丟失水分的補充。「孩子吐了之後,不能一次大量喝水或液體,可以小口小口地喝。我有一招就是熬一大鍋小米湯,旅行時也可以買一些粥,相對來說對胃腸道的刺激較小。可以20分鐘讓孩子補充一次,一次喝5毫升。」

馬揚表示:「嘔吐會造成胃液的丟失,吐出來多少,還要緩慢地補進去。少量多次,防止脫水。當然,也可以輔助用一些胃腸動力的藥物。」

對於頻繁嘔吐的孩子,家長不要著急,可以先不用藥,應注意補液,正常讓孩子睡一覺,一般第二天很多都會恢復好。也有的孩子腹瀉比較嚴重,這種情況下,除了對症服用一些止瀉藥物,比如蒙脫石、益生菌,也要防止脫水。馬揚還特別為家長們劃了重點:「和消化道沾邊的,防脫水是應首要注意的。」

如果孩子出現腹痛,應暫時觀察還是馬上就醫呢?馬揚說:「腹痛有幾類情況。一種情況是,孩子的疼痛是一陣一陣的,疼的時候願意讓人揉一揉,或是拿熱毛巾捂一捂,就會感覺舒服一點。家長摸孩子腹部不太硬,有點軟軟的感覺,這種情況可以暫時觀察。但如果一直哭鬧、拒按,一碰會疼得更厲害,這種情況最好到醫院做超音波,檢查有沒有急腹症。如果有,一定要及時處理。」

馬揚提醒,帶孩子旅行前要做好護理,飲食有度、起居有時。臨行前,如果出現了嚴重的健康問題,建議取消出遊計劃。「孩子的健康是最重要的事。」

播放GIF

出行小藥箱——

網上有說法稱,旅行時出現水土不服,是腸道菌群失調的結果,出行前給孩子補充一些益生菌,有助於預防「水土不服」的出現,這樣做可行嗎?

馬揚介紹,腸道菌群分為三種:一種是益生菌,一種是條件致病菌,還有一種是病原菌。提前服用益生菌的做法有一定道理,因為益生菌在體內並不是一直停留在腸道裡,會隨著糞便或腸液的分泌、蠕動而排出。益生菌建議定期補充,如果下周要出遊,提前1周進行補充,益生菌至少能在孩子體內停留2周~1個月左右的時間,可以讓腸道環境好一點。當然,旅行時也可以常備益生菌,這樣會更方便。

那麼,喝益生菌飲料能起到預防效果嗎?馬揚介紹,無論是優酪乳還是益生菌飲料,其中的菌群含量都比較少,而且為了口感更好,普遍含有糖分。如果家長想要給孩子補充益生菌,可以到正規藥店購買,其添加劑含量比較少。

對於旅行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小狀況」,馬揚建議,出行前家長可以給孩子準備一些退燒藥、感冒藥等;應對腹瀉的如蒙脫石、益生菌、口服補液鹽等;防止暈車或暈船的暈車藥;以及防止蚊蟲叮咬的藥膏。另外,OK蹦和防曬霜等常用品,也別忘了帶在身上。

文:本報記者 王千惠

編輯:張士國

校對:馬佳

圖片:網路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