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境外旅遊時,如何避免危險事件發生?

進入暑期,又到了大家外出旅遊的高峰時間。我們該如何在旅行中降低這些大大小小的風險呢?

現在我們出門旅行,已經不再滿足於「上車睡覺,下車拍照」,而是希望能夠有一些與眾不同的體驗,但也正因為如此,我們在旅行中所面臨的各種風險也隨之高了很多。今天參照美國CDC的旅行者指南,我們來給大家梳理一下外出旅行的注意事項。

一、出行前的準備

出發前至少一個月,除了辦簽證,訂機票、訂酒店,我們還需要查閱以下資訊:

除了今年泰國普吉的沉船事件之外,去年巴厘島撤僑事件也與旅行者不了解旅行地的氣候和安全情況有關。所以,建議大家在選擇旅遊的目的地時,首先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官方網站:公共服務-出行提示欄目下,查詢國家對海外旅行地的預警資訊,避免選擇有潛在風險的旅遊地。

此外,旅遊地如果有疾病肆虐,也不是上佳選擇。因此,可以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的官方網站:資訊服務欄目,可以看到各旅行地以及各種嚴重傳染病的疫情通報,以了解旅行地可能存在的流行疾病,提前做好預防措施。各地的海關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的官方網站也有相關資訊供查詢。

更穩妥的辦法,是出發前進行適當的醫學顧問。

可以通過醫生了解目的地的流行病學情況,提前接種相關疫苗。為了有充足的時間接種疫苗,顧問應該至少在出發前一個月時間開始。

如果已經患有一些慢性疾病,需要顧問醫生疾病狀態是否適合出遊,並且處方足夠外出期間的藥品。注意,藥品應該放在手提行李中,而不是託運,因為託運行李有可能會丟失;並且液體藥品和胰島素類藥品在行李艙可能會凍結失效。

旅行者應該學習一些心肺復甦和急救知識,並攜帶便攜的急救包,也可以攜帶一些常用藥物以備不時之需,比如對乙醯氨基酚(止痛、退熱),苯海拉明(防治暈車),西替利嗪(抗過敏),口服補液鹽III(預防腹瀉引起的電解質混亂),氫化可的鬆軟膏(對付蚊蟲叮咬),OK蹦和繃帶等。

二、食物和水

食物和水是旅行者與旅行地之間最密切的聯繫了,大家也樂於嘗試當地的特色美食,有時就顧不得那些用餐地點是路邊小攤或「蒼蠅館子「了。因此,如果是在環境衛生和個人衛生不佳的地區旅行,建議大家謹慎對待入口的食物和水。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事情:

食物需要充分做熟,並且趁熱食用。未吃完的食物要在2小時內放入冰箱冷藏,食用前需重新加熱。

盡量避免食用沙拉,生的蔬菜、未經高溫消毒的果汁,奶製品如乳酪、優酪乳和未煮熟的魚或肉,因為可能通過食物傳播旅行者腹瀉、A肝和寄生蟲病。

水果應該用乾淨的水清洗過,並且由你親自去皮。避免吃不能親自去皮的水果(如草莓、西瓜等)。

避免飲用自來水和用自來水沖洗的直接食用食品。建議飲用開水或瓶裝水。瓶裝飲料是比較安全的,但建議用剛開封的吸管喝而不是對著瓶口喝。餐廳或飲料店鮮製的飲料、冰塊可能是不安全的。

如廁及換尿布後、吃東西前總是需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沒有肥皂時可以用含酒精>60%的免洗消毒劑,並且可以洗手時儘快洗手)。

未消毒的自來水也不能用於洗鼻、清洗隱形眼鏡或其他如受洗儀式等活動。

被燃料或有毒化學物質汙染的水,即使消毒或煮沸後也不安全。

中國海關總署官方網站的資訊服務欄目中,也有境外食品安全的資訊公示,可查看#境外食品安全#標籤的內容。

三、交通安全

旅途奔波,交通安全是重中之重。除了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在旅行地自駕遊覽,也已經是越來越多旅行者的首選。即使google地圖能夠帶領你去到任何你想去的地方,但切記這仍是你不熟悉的地區,需要時刻注意交通安全。

乘坐飛機的安全事項:

1.盡量選擇白天的班機和30座以上的飛機,安全性更好。

2.長途飛行活動較少,對既往存在血栓栓塞性疾病或靜脈疾病、血栓高危的人群可能引起靜脈血栓,因此建議提前顧問醫生是否需要進行一些預防措施。

3.心肺功能不佳,近期手術的患者(尤其是腹部、顱內、眼內、肺內的手術),也需要顧問醫生能否乘坐飛機。

4.患有上呼吸道感染的旅行者,可用鼻部減充血劑降低引起耳部氣壓傷的風險。

當地公共交通

避免乘坐過於擁擠的交通工具。

使用合法登記的計程車和熟悉當地情況的司機。

盡量避免乘坐沒有安全帶的交通工具。

四、自駕安全

始終系安全帶,全程使用兒童安全座椅;如有可能,任何時候都保持汽車車門鎖住、車窗關閉。

駕駛摩托車、自行車時,需始終帶頭盔;如果可能,盡量避免騎摩托車、自行車等;旅行期間不宜學習騎摩托車或自行車。

避免危險駕駛,如夜間駕駛;避免酒駕毒駕;避免在駕車時打電話(在某些國家違法)。

熟悉當地交通狀況,如果是左駕國家,應時刻注意自己行駛在正確的一側路線上;鄉村、山地等應提前查詢危險路段。

五、涉水安全

海邊是大家最愛的旅行地,游泳、潛水及各種水上娛樂活動也深受旅行者喜愛。但野生水域有傳播傳染性疾病的風險,水邊也往往是意外的高發地。

應該避免在不熟悉的水域游泳、潛水,或獨自游泳、潛水,避免酒後游泳。

在海水或氯化處理過的水中游泳比較安全。游泳時應使用鼻夾等裝備,避免水進入鼻子或吞咽,避免皮膚有傷口時在海水中游泳。

應避免在以下區域游泳或涉水:

可能有汙水、動物或人的糞便、排汙口等汙染的水域,靠近雨水渠的水域,暴雨後也不宜游泳,血吸蟲病流行區域(加勒比、南美、非洲、亞洲等)的野生淡水水域。

在熱帶水域游泳、潛水時,小心水母、海膽、珊瑚等水生物。

危險的水上活動,如帆船、水肺潛水等應該在有經驗的嚮導帶領下進行。

任何水上交通工具以及水上娛樂活動,應穿著救生衣。

在有人類或犬類糞便汙染的沙灘上,可能會感染鉤蟲病,所以避免赤足或穿拖鞋在沙灘上行走,坐在沙灘上時最好墊上毛巾或者毯子。

如果旅行中計劃潛水,需要考慮近期的身體狀況,關注潛水安全。潛水後至少12小時應避免乘坐飛機,乘坐飛機之前,在地面停留的時間越長,減壓病的風險越低。

六、慎食的海鮮

避免食用熱帶珊瑚魚(如梭魚、 石斑魚、 海鰻、 五條鰤、 海鱸魚或鱘魚),有可能引起雪卡毒素中毒(熱帶海魚毒)。食用體重超過2.7kg的魚類,以及富集毒素的部位,如肝、腸、魚子和魚頭,風險會更高。

冷藏不當的魚體內可能含有大量組胺,會引起嚴重的急性過敏反應,如瘙癢,皮膚潮紅,腹部絞痛,腹瀉,頭痛等,應確保魚類捕捉後的保存溫度在3.3°C以下或立即冷凍。

海水發生赤潮汙染後,貝類可能被藻類中的毒素汙染,且毒素不能被烹飪等因素破壞。在環境及經濟狀況不好的地區,盡量避免食用所有貝類。

七、預防蚊蟲叮咬

蚊蟲叮咬也是傳播疾病的重要途徑,因此,前往瘧疾、登革熱、基孔肯亞熱、寨卡病毒和其他蟲媒疾病流行的區域,需要做好防蚊工作。

穿長袖長褲、靴子和帽子,袖口紮緊,褲子扎在襪子或靴子裡,盡量減少皮膚暴露。在戶外和結束活動回到室內時,需要注意檢查衣服上是否有蚊蟲。

如果不是密閉房間或冷氣機房間,睡覺時需要用蚊帳,蚊帳最好用擬除蟲菊酯類的殺蟲劑預先處理過(不清洗的話,有效期可長達數月)。

可直接使用在皮膚上的有效驅蚊水成分包括:DEET、Picaridin派卡瑞丁/icaridin埃卡瑞丁、IR3535。

效果較差或不太有效的驅蚊水成分包括:香茅精油、其他植物精油、大蒜洋蔥等有氣味的植物。電子驅蚊裝置和手環(不管是否有驅蚊劑)都沒有證據證實有效。

在溫帶的林地和草地遊玩,有被蜱蟲叮咬的風險。蜱蟲吸血時會緊緊吸附在皮膚上,吸附時間越長,傳播萊姆病等疾病的可能性越大。如果發現蜱蟲叮咬,可以用小鑷子或小鉗子儘可能貼近皮膚表面夾住蜱蟲,輕柔但毫不猶豫地向上提起蜱蟲,保持一定的時間,可以將蜱蟲拽出來。切記不要擠壓、碾壓、猛拉、扭轉蟲體。

如果被蜂類叮咬,可能會有蜂針留在皮膚上,可以用信用卡等卡片沿皮膚水準刮掉蜂針,而不要擠壓蜂針尾部的毒液囊。

被蚊蟲叮咬後,用肥皂水清潔皮膚,用冷毛巾冷敷叮咬處緩解痛癢和紅腫,注意觀察有沒有呼吸困難等急性過敏表現。叮咬後的紅疹盡量避免抓撓,可以用氫化可的鬆軟膏。

八、特殊的旅行地

在熱帶或沙漠地區旅行,注意預防熱相關疾病(如中暑)。

旅行的第一周內,每天的運動量(強度和時間)需要限制,應避免在一天中最熱的時間活動。

服裝需要輕薄、寬鬆、淺色,佩戴寬簷帽。

及時補充水分和電解質,僅僅依靠渴感補充水分可能引起輕度脫水。如果尿量減少,尿色加深,說明需要增加水分攝入。

去往2,500米以上的高原旅行,就有可能發生高原反應。

緩慢上升有助於緩解高原反應的發生,建議在2,750米以上時每天上升不超過500米,每1,000米再多安排一天時間適應。

進入高原之前48小時避免飲酒或中度及中度以上的運動。

高原反應的早期癥狀包括:頭痛,疲乏,嗜睡,咳嗽,呼吸困難等,如果出現這些癥狀,在同一高度休息後不能緩解,則應該儘快下降高度。

九、避免犯罪侵害和恐怖襲擊

俗話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在我們抱著開放的心態了解旅行地的風土人情的同時,也應該想到,旅行者往往攜帶有較多的金錢且在外孤立無援,更容易成為犯罪行為的目標。

適當限制夜間的遊覽項目和特殊的遊覽習慣,與同伴同行。

不穿戴貴重的衣服和首飾。旅行時,最好也不要攜帶標識自己遊客身份的衣服,如印有本國國旗、文字或本地球隊名稱的衣服。

避免住在旅館的一層或緊挨樓梯的房間,在房間內鎖好所有門窗,並且搭上鎖扣或報警裝置。

隻搭乘標識顯著的公共交通工具,需要核實計程車司機的姓名和執照。需要租車時,從正規公司租賃當地的常用車型。

如果被搶劫,放棄所有值錢的物品,不要抵抗。

注意公共區域或人群擁擠的區域無人認領的行李或包,也要小心不明來源的包裹。

總之,旅行中的安全是最值得我們關注的,如果遇到危險,應及時向當地中國大使館尋求幫助。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