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國歷史為什麼總是在輪迴?難道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但凡對中國歷史有所了解的自然而然的會認識到這樣一條事實,中國古代的歷史,是一部不斷循環的歷史。新王朝建立—大治—由盛而衰—舊王朝覆滅—新王朝再次建立。循環往複,周行不怠。這就是通俗意義上的歷史周期律,孟子所謂的「五百年必有王者興」正是一個經典概況。


早在1945年,著名學者黃炎培就提出過一個著名的議題「新中國能跳出歷史周期律嗎?」按照黃老先生的概括,所謂歷史周期律就是「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當然這句話出自《左傳》,但不可否認,黃老先生在此處的應用相當精妙。


那麼問題來了,具體而言,什麼是歷史周期律呢?

之前已經講過了通俗意義上的歷史周期律為何物,可是,從學術的角度來看呢?按照易中天先生的說法:「過去人類全部的政治制度史,就是憑藉與依仗某種力量來支配資源和分配財富的歷史。也是人類轉化依仗力量,調整支配方案的歷史。」


正是如此,也就是說,不止歷史周期律,寬泛的說所有的歷史都具有如上特點,也就是依靠某種力量來進行資源分配形成社會制度。


所以,我理解的歷史周期律的本質就是「執政集團在長期的執政過程中,因固有的理性化自利性導致資本收益率高於勞動收益率以及整個社會的經濟增長率,使得不平由經濟領域向政治文化領域橫向演變,以至其與主體人民共有利益的缺失而使其喪失合法性地位,並為更具有共有利益的執政集團所替代。」



接下來進行詳細的通俗解釋。


首先這是一個很複雜的歷史模型,由於筆者才疏學淺所以一定會在變數上有所遺漏,但應該無傷大雅。


第一個變數,人口。首先我們要知道,在古代,社會總產出是很有限的,而土地的產出則更為有限。在袁老爺子和他的神奇水稻沒有現世之前,一塊地該出多少糧食,那就是多少糧食。就是說,土地所提供的糧食是一定的。但是當盛世來臨,人口是不斷增加的。當糧食不足以供應當前總人口時,活不下去的人自然揭竿而起謀求生計。於是人口再次減少,人民又安定了下來。

第二個變數,土地兼並。從上圖,我們看到了很有趣的問題,秦之前的朝代,命硬得很,而秦之後的朝代,則普遍短命。實際上這個變化並不是從秦朝開始的,而是戰國末期就已經開始。當時社會正處於由奴隸製社會向封建制社會轉型的大變革時期,為應對日漸激烈的競爭,各國紛紛變法,其中重要的一條就是廢除井田製,承認土地私有。該措施在當時推動了社會進步,但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自此,出現了土地兼並。土地兼並帶來的問題是什麼呢?就是當少部分人掌握了大部分土地,結果多數農民無地可種,而大地主們卻面對著多到種不完的土地暗自頭痛,於是雙方乾柴烈火一拍即合,自然而然的達成協定,大地主僱傭農民為其種地並收取地租。從此,農民們不僅要面對政府的稅收,還要面對地主的地租。於是,當荒年來臨,既交不起稅又交不起租的農民就又面臨了走投無路的困境。於是……


嗯,反正活不下去不如反他娘的,打土豪,分田地!


第三個變數,氣候。很多人看到這裡就已經納悶了,氣候和政治有關係嗎?自然是有的,1932年,李四光先生對中國戰國後的內戰進行統計,發現存在明顯的動亂—治亂周期。於是經過數代人的努力,得出了如下結論:我國歷史上的氣候變化與社會經濟波動之間的對應關係總體上表現為「冷抑暖揚」的特點。這東西掰扯開來講其實很簡單,當氣候溫暖濕潤時,政治也走向興盛。因為氣候溫暖的影響是很廣泛的,比如說糧食增收。而氣候寒冷的影響則更為明顯,首先自然是糧食的減產,其次,北方的遊牧民族因為產出減少及氣候寒冷,不得不向南遷移,富有生命力的遊牧民族對脆弱的農耕文明帶來巨大衝擊,更容易導致王朝滅亡。當然,遊牧民族的內遷也為死氣沉沉的農耕文明帶來生機活力。大唐盛世,正是建立在南北朝大亂的基礎之上。



第四個變數,政治體制。所謂的政治體制,其實在這裡我更多指的是具有易腐性的官僚體制。這東西因為發展歷程比較長,所以很難一兩句話掰扯清楚。


最早的官製是「世官製」也叫「世卿世祿製」,聽名字就知道這個體制的大體內容。簡單來說,你爸是當官的,你也當官,假如你不是長子的話,就降一級當官。這個官製的缺陷很明顯,首先固化了階層,容易激化矛盾,其次,在講究門當戶對的古代中國,這種制度容易導致近親結婚,按理說近親結婚就近親結婚唄對國家有什麼影響?問題是這幫人的兒子不是皇帝就是地方長官,這就很嚴重。


為了改變這種局面,漢武帝時期推行「察舉製」,這個制度簡單來說在選拔人才方面有兩種方法,一是察,就是說,某某某人名氣很大,被皇帝知道了,於是皇帝說,你來做官。二是舉,就是說,地方長官覺得某某某人能力很強,於是上報皇帝,皇帝說,好,你來做官。這種制度的缺陷也顯而易見,首先平頭百姓怎麼才能名氣大到皇帝都知道呢?其次舉人才的官員難道不會徇私枉法嗎?


當然,會。於是官員和地方大族勾結,世家大族再次壟斷官製。


後來推行九品中正製,這個制度的創立者就是陳群,在三國殺中,陳群的技能定品就來自於此,「定品尋良驥,中正探人傑」,這是定品發動時的語音。其實已經講的很明白了,定品就是把人分成不同的品級,而中正是個官名,專門負責評定人才。其實九品中正製大體上還是察舉製,而且,由於中正和地方大族勾結,更加壟斷了官職。「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說的就是這種情況,其實這種情況出現的原因也很簡單。陳群先生,正是當時的世家領頭人之一。

最終,皇帝們祭出了大殺器——高考......不,是科舉製。這種制度的後果就是造就了一個新的階層,也就是文官集團。但問題是文官集團並不總是靠譜,明朝的滅亡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文官集團與太監集團的相互傾軋。而實際上的問題也不在於文官或者太監或者武將們怎麼怎麼樣了,而是整個缺乏有效監察的官僚集團的集體腐化,致使帝國統治力的降低和正常運轉受阻。


以上,就是本人對於歷史周期律的全部理解,一家之見,就教方家,還望指正。


最後附上黃炎培先生完成討論之後的感想:「我想:這話是對的。只有大政方針決之於公眾,個人功業欲才不會發生。只有把每一地方的事,公之於每一地方的人,才能使地地得人,人人得事,用民主來打破這個周期律,怕是有效的。」


作者:未定君

版權聲明:本文由「魚羊秘史」原創製作,並享有版權。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歡迎轉發朋友圈。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