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葯謠言:臨睡前吃藥,會不會更傷肝

肝臟的主要功能是產熱,分泌和排泄膽汁,並參與血液循環及物質的代謝,並將人體所產生的有害物質或攝入體內的各種藥物進行生物轉化,最終將代謝物排出體外,是人體最為重要的解毒器官。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有著健康的身體,人們才能更好的學習和工作,並享受美好的人生。是葯三分毒,藥物在發揮治療作用的同時,往往還會產生不良反應,有時可能會對肝臟造成一定的損傷。事實上用藥就是權衡利弊的選擇,用藥時當然應當儘可能地將藥物對於肝臟的損傷降至最低。但最近有傳言說在臨睡前服藥會傷肝,事實是否真的是這樣呢?

中醫認為肝臟主導人體的氣、血、水的流通。《黃帝內經》認為肝乃將軍之官,是人體裡的大將軍,主藏血,人臥則血歸於肝,足夠的睡眠才可以使肝臟得以休息和恢復。網上流傳著一種說法:肝臟主要在晚上11點至凌晨2點左右進行排毒,人們在此時段宜在睡眠之中,而睡前服藥則會增加肝臟的負擔,進而引起肝臟損傷,所以臨睡前服藥更加容易傷肝。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大多數藥物進入體內,都在肝臟進行生物轉化,發生水解、氧化、還原、結合等化學反應,生成低毒或無毒的代謝產物,當然也有可能生成有毒的代謝物。事實上,人類的新陳代謝是從來不會停止的,就像血液不停地流淌一樣,肝臟並非只在夜間某個時間段才進行排毒,而是持續工作著的。因此無論何時吃藥,只要藥物通過肝臟代謝,都會存在一定的肝臟負擔。也就是說,無論睡前服藥還是其他什麼時候服藥,同一種藥物對於肝臟所產生的負擔並沒有什麼本質的區別,睡前吃藥,並不會增加藥物對於肝臟的額外損傷。實際情況是,按照中醫人臥則血氣歸於肝臟的說法,睡前用藥,在不影響睡眠的前提下並不會影響肝臟的修復。

臨床上把藥物對於肝臟的損傷稱之為藥物性肝損(DILI),主要是由於藥物或其代謝物所引起的肝臟損害,可由藥物毒性或患者本身的過敏反應所引發,事實上部分肝炎就是由DILI所誘發的。另外,中、西藥均可誘發DILI,中藥如何首烏、雷公藤、土三七等,西藥如抗感染藥物、抗腫瘤藥物、免疫調節劑等。

對於患者而言,用藥時應當注意藥物所引發的肝損傷,尤其是使用肝損較為嚴重的藥物時應當更加謹慎。藥物對於肝臟的損傷主要與服藥的品種、劑量、療程或患者本身的特異性體質有關,不會因為你睡前吃藥或者白天吃藥而出現顯著性差異,只要你不是嚴重的依從性差的患者或者比較健忘者,把應當分為兩頓、三頓吃的藥物都攢到臨睡前一次吃就可以了。

事實上有些藥品就是應該臨睡前服用的,比如安眠藥、平喘葯、降血脂藥物、具有中樞抑製作用的抗過敏藥物等等。當然,如果你不想半夜還在「數羊」或者「數水餃」的話,那麼對於可能引起失眠的一些藥物是不適宜臨睡前服用的,類似於中藥咳嗽藥水臨睡前猛喝一口的做法,其初衷可能是為了鎮咳或者幫助睡眠,但其所含成分中大多有麻黃鹼這一中樞神經興奮藥物,最終會導致失眠,比如漁人百咳靜、小青龍合劑、急支糖漿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