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夏天動不動就出汗?醫生提醒你:3種出汗別忽視,不妨對號入座

夏天出汗不是很正常的嗎?你們這些小編一天硬是沒得事喲,出個汗也有「毛病」?大家都知道,夏天出點汗,人的毛孔張開,不僅可以給身體降溫,還可以排泄出體內的毒素,減少疾病。而且,中醫講究「動汗可貴」,是說運動過程中出的汗最可貴,因為這是深層次出汗。正常出點汗沒有錯,但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有時明明坐在那沒有運動也是大汗淋淋,這又是什麼原因呢?夏天動不動就出汗?醫生提醒你:3種出汗別忽視,不妨對號入座!

實際上,夏天動不動出汗多可能是一些疾病的徵兆,尤其是對於一些即便不動也汗如雨下的人來說,必須要提高警惕。

1.手腳出汗多

天一熱,手腳是裸露在外的皮膚「散熱器」。若是手心,腳部經常出汗,還經常會伴有皮膚油膩、口乾口苦口臭、口舌生瘡,大便粘滯等癥狀。這些可能是濕氣重的癥狀,要注意了。濕氣是人類健康的主要威脅。它雖然不是病,但是又比病更威脅。肥胖,風濕,脾胃不好,處處都有濕氣的」功勞「。

2.愛出虛汗

人的身體素質不好,特別是氣虛的人,就有可能動不動就出點汗。因為氣虛的人,氣血流通不暢,血液為了臟器的營養需要,就」加勁「向前運動,人就容易出汗。所以有時你會經常看到一個人,無論是緊張還是靜下來都會冒汗。

3.半夜」盜汗「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種現象,睡到半夜醒來,發現自己枕頭,睡衣上全是汗,用手一摸還是涼涼的。這就是盜汗。中醫認為,盜汗多因陰虛而致,這類人常伴有五心煩熱、失眠、口咽乾燥等癥狀。時間長了,睡不好,還易燥熱,讓身體陰陽失去平衡。

相信生活中多數人經歷過」出門5分鐘,流汗2小時"的,這其實跟氣象有直接的關係,特別是在夏天,氣象炎熱,經常躲在空調房裡的人,一到外面30多度的環境之下,身體的體溫調節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就容易出汗。所以正常出汗和上邊3種異常出汗有本質上的不同,要區別對待。

夏天要如何才能養生呢?

少點冷飲

夏季排汗之後千萬不要喝冷飲,有的人因為到了夏天氣象比較炎熱,在運動或走路後感覺非常熱,這個時候喝冷飲,對自己的胃部傷害是非常巨大的。最好在家中準備一些涼開水,多次少飲。一定不要口乾就猛喝。

注意室內溫度

夏天外面溫度高,室內溫度相對低一點,要控制好溫差。特別是睡眠的時候,空調的溫度要適宜(26-28度為宜),一般情況下吹風扇就好,盡量不要吹空調,更不要直接對著空調風吹,能微微出汗就行。

多調理身體

當身體素質不好氣虛或夜間出現盜汗癥狀時,要注意觀察發汗原因,必要時去醫院就診,不可盲目服藥,隨意進補,以免引起不良後果。

多按合谷穴

合谷穴位於大拇指和食指根部的中間凹陷處,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虎口。按揉合谷穴對止手汗腳汗效果明顯。現代研究表明,按揉合谷可達到使汗腺收縮的效果,預防濕氣過重。

多吃西紅柿

西紅柿甘酸微寒,清熱解毒的效果相當的好,加上西紅柿含有豐富的番茄紅素,獨一無二,其具有抗氧化的功效,特別是空調房呆久了的你們,在夏天喝上一碗熱乎乎的鮮湯,排汗解毒。

冬冷夏熱是自然規律,養生最重要的就是順應四時。人本身就要順應自然,冬天接受寒冷的刺激,夏天體驗炎熱的感覺,讓身體多出出汗。只是出汗異常時,才需要我們重視。

以上圖片來自網路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