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61歲大叔管護3畝桃園,每到桃子成熟,最怕買主手機支付

春風送暖,萬物復甦,農村田間再現農民忙碌的身影。位於京杭大運河的河北滄縣段的岸邊,一位大叔正在岸邊桃園忙碌,灌溉桃樹。

大叔姓陳,今年61歲,家住運河岸邊的傅家圈村。老陳介紹,全家總共9畝多地,由於年齡偏大,自己管護果園力不從心,因此承包出5畝多,目前還剩3畝多地,田間種植的都是桃樹和杏樹。

運河岸邊的傅家圈村,是一個果樹專業村,該村的大片土地都被桃樹、杏樹所覆蓋,只有少部分土地用來種植糧食。老陳說,跟種糧食相比,果樹收益更高一些,每畝桃樹年收益六七千元左右,刨除生產資料成本,收益在6000元左右,但這沒有刨除人工成本。

談及人工成本,老陳說,自從開春以後,就要給桃樹剪枝、灌溉、噴藥、蔬果等等,這樣一直忙到桃子成熟采摘的6月份,基本每天都在園中忙碌,園中全天離不開人。假如沒有種植桃樹,而出去打工,每人每天至少能拿到100元工資,每月就是3000元。

管護果園的艱辛對於老陳來說,倒沒有什麽,而且早已習以為常,他只是苦惱的是:“我們老了,不中用了,老年人落伍,就連賣桃都不會收錢了。”老陳一邊擰著灌溉井蓋上的螺絲一邊說。

說話間,老陳掏出自己的“老年機”,說:“現在人們買東西,大部分年輕人都不帶錢,買東西、賣東西都使用手機掃碼支付。可我們老年人,尤其是農村的老年人,智能手機不會用,大部分老年人仍使用老年機,因此給不少愛貪小便宜的人鑽了空子。”

老陳介紹,每到桃子或杏子成熟以後,他都會在街邊賣果子,為便於買主支付,兒子給他弄了掃碼支付,但由於自己不會用智能手機,收款信息自己不掌握,只有兒子掌握。去年賣杏時,買家都說把錢掃過來,然而回家跟兒子一兌,卻有兩份沒支付。

老陳說,因此後來再出街賣水果時,經常跟買主說“最好給現金,別掃那玩意”。然而這樣一來,老陳更困惑:“很多年輕人已經不帶現金,隻用掃碼支付。”老陳坦言,愛貪小便宜的人畢竟是少數,這些人就是吃準農村老年人不會用智能手機,欺負老人不懂這個新鮮事物,因此才讓這些人鑽了這個空子。

老陳說,另外由於自家果園面積較大,管護、賣果忙忙碌碌照顧不過來,因此最後流轉出5畝多,剩下的3畝多除了自家吃外再買點兒,這樣自己輕鬆很多,雖然總收入少點兒,但是這樣省心。

同時,老陳談到,自己只有一個兒子,兒子已經結婚,婚後沒有出去單過,全家人在一起生活。“只有一個兒子,沒爭沒搶,出去單過有啥意思?”老陳說,趁著自己年齡還不算太大,還能管護果園,還能多少掙點兒,既給孩子減輕負擔,又讓晚年生活更充實。【文圖原創,更多鄉土故事,請點擊關注】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