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慢性淺表性胃炎與胃潰瘍、胃癌應如何鑒別?

慢性淺表性胃炎、胃潰瘍、胃癌,臨床上均可出現上腹部疼痛或不適、噁心嘔吐、噯氣反酸、食欲不振等癥狀,若不加以注意或各自癥狀不典型時則極易混淆,造成誤診,從而誤導治療,延誤病情。故臨床工作中應將這三種疾病仔細加以鑒別:

(1)慢性淺表性胃炎:臨床表現缺乏特異性,部分患者可無癥狀,部分患者可表現為飯後飽脹、噯氣、食慾減退、噁心、上腹疼痛不適等。輔助檢查:①胃液分析:胃酸範圍正常,可高或可低;②x線徵象:主要表現為胃粘膜增粗、紊亂;③胃鏡:胃鏡和組織活檢可確診本病。慢性淺表性胃炎鏡下表現為:充血、水腫、出血、糜爛及附著性粘液增多。

(2)胃潰瘍:上腹部疼痛是胃潰瘍最主要的癥狀,呈節律性、周期性、季節性發作。胃潰瘍疼痛多出現在餐後0.5~1.5小時,持續1~2小時,在下次進餐前自然消失。亦可伴發不典型癥狀,如食欲不振、腹脹、噁心、嘔吐。胃潰瘍有時易出血。主要體征是上腹部壓痛。胃液分析:胃酸過多或正常。胃潰瘍確診主要依賴x線檢查和胃鏡檢查。胃潰瘍x線征是龕影,龕影突出於胃腔外,直徑<2.5cm,潰瘍口光滑,無半月征,粘膜皺襞向潰瘍集中,星狀排列;附近胃壁柔軟,蠕動可以通過。內鏡徵象是潰瘍呈圓形或橢圓形,邊緣銳利,基底光滑,為壞死組織覆蓋,呈灰白色或黃白色,有時呈褐色;周圍粘膜充血水腫,略隆起;胃皺襞放射至潰瘍壁龕邊緣。

(3)胃癌:胃癌早期常無特異性癥狀,甚至毫無癥狀,隨著病情進展,可出現上腹部疼痛、消瘦、食慾減退、嘔吐、出血及黑便等癥狀。其中上腹部疼痛是胃癌最常見癥狀,也是最無特異性而易被忽視的癥狀,早期腹痛可類似慢性胃炎或潰瘍病,後期可出現持續性疼痛,各種疼痛治療效果均不明顯。故對40歲以上,無胃病史,在無明顯誘因情況下,反覆出現腹脹、上腹隱痛等癥狀者,應予高度警惕。胃癌早期缺乏體征,可僅有上腹部深壓痛,時伴輕度肌抵抗感,晚期可出現上腹部腫塊、臍周腫塊及鎖骨上淋巴結腫大等。輔助檢查:①胃液分析:胃酸減少或正常;②潛血試驗常持續陽性;③x線表現:充盈缺損或龕影。龕影特徵:直徑>2.5cm,潰瘍口不規則,有半月征,四周粘膜皺襞粗亂或消失,至潰瘍周圍中斷,附近胃壁僵硬,蠕動不能通過;④胃鏡:胃癌鏡下可見如下徵象:

a 隆起型:病變多發生於幽門前竇部、賁門附近及胃體上部的後壁部分。粘膜呈息肉狀隆起,表面凹凸不平,色紅或有糜爛,與周圍正常粘膜無明確的分界。

b 平坦型:病變略突起或低於周圍粘膜,其主要特點是粘膜表面色澤的變化及粗糙不整的顆粒感,病變部的粘膜可呈局限性或較廣泛的發紅、變色或褪色。

c 凹陷型:病變好發於幽門前區、大彎側及賁門部。凹陷區與周圍正常粘膜有明確的分界,病變部粘膜皺襞呈現不規則的凹凸不平,失去正常的粘膜色澤,而有異常發紅或褪色等色澤變化,且常有汙穢的滲出物或出血點,向凹陷區聚集的粘膜可驟然變細或不規則地增粗,甚或突然中斷。其邊緣部粘膜常有結節狀不整齊的顆粒。

(蘭州美年大健康體檢預約電話:0931-7836936)

聲明:

版權歸原創者所有

(圖文來自網路,感謝原文作者,有異議告知刪除) 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QQ:943518822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