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敬畏之心與崇高之美:羅曉平油畫作品賞析

傳 播 藝 術,播 種 幸 福 。

國內、外藝術名家 | 藝術品收藏 | 文學 | 音樂 | 視覺

《陽春三月》 100x150cm 布面油畫

人們是為著美而生活在真理和自由之中,誰能更虛懷若谷地擁抱世界,誰更深切地熱愛世界,誰說是最優秀的;誰是最自由的,誰也就是最優秀的,在他們身上,才會有最大的美。—— 高爾基

曉 平

油 畫

+

by: 國際藝術大觀

羅 曉 平

重 慶 市 人

現為成都大學-中國-東盟藝術學院

客 座 教 授

炎黃畫院特聘一級畫師

中國意象油畫研究會會員

重慶美術家協會會員

CLATIA(經典匯)簽約藝術家、職業畫家

《雍仲桑周寺如意法寶院》 140x80cm 布面油畫 2017 (定製)

羅曉平師從當代著名油畫藝朮家張延昭先生,幼時師從國畫大家王閑影、四川美術學院工藝系鍾茂蘭、李寶琴、雷洪等老師。八十年代初在南京軍區空軍文化部軍人倶樂部從事美術宣傳工作。近兩年來,多幅油畫作品參加全國及省、市級舉辦的專業畫展。

《豐勝古鎮》 120x80cm 布面油畫 2017

《川西深秋》120x80cm 布面油畫 2016

《靜靜的大寧河》100x150cm 布面油畫

從題材上看,羅曉平的畫有風景,有花卉,有靜物。其中風景佔了最大的比例。對比其花卉和靜物,我感到,風景不僅是羅曉平最習慣處理的題材,也幾乎可以說是施於其全部創作的一個調性,因為即便是他筆下的花卉和靜物,也有風景畫的尺度和風景畫的氛圍,換句話說,它們不是作為單純的花卉和靜物被對待的,而是經過了某種“風景性知覺”的過濾,變成了花卉的風景和靜物的風景。這些畫面具有充分的時空感、場景性,並自在地散發出活力。儘管花卉還是花卉,靜物還是靜物,然而一切可辨識的視覺對象都悄悄地起了形態的變異,有的細節被刪除了,有的部分在恣意蔓延。原本屬於對象的實體發生了結構性改變,正在朝著畫面本身的邏輯生成。不過與此同時,它們也在向著自然的方向還原了,就像鮮花不甘心被插在瓶中,物品不再滿足於室內的日常,它們要回到天地之間、陽光之下,去呼吸空氣,沾染甘露,邂逅風雨晦明和時辰的變化。是畫家的“風景性知覺”,給了它們回歸的力量。

(摘自:敬畏之心與崇高之美——讀羅曉平的油畫作品,文 / 吳永強)

《海風吹過來》 70x50cm 布面油畫 2017

《嘉陵江三月》 140x75cm 布面油畫 2015

《高原牧場 》 90X70cm 布面油畫 2017

羅曉平採用油畫媒介來建構其繪畫世界。看他的畫,觀者最醒目的印象莫過於其物質感,那是油畫顏料在畫布上留下的“手感”的痕跡,袒露出充分的物質性——有分量,有質地,有自身運動的脈絡和肌理——可以想象的是,這種材質的物性必然與描繪對象的物性產生矛盾,又恰恰在這時,畫家的激情發揮了作用,它通過手的感觸——身體的知覺——來協調矛盾,生發和諧,在物象塑造與色彩運用之間創造了富有張力的美感;與此同時,知覺對象被上升為承載想象力的材料,把眼前的自然對象幻化為心靈的風景。羅曉平對顏料的運用既有厚塗,也有薄塗,厚如泥漿攪拌,薄如水墨渲染,但無不具有物性的魅力。而不論厚薄,它們全都滲透著一種寫意式的旋律,自由、奔放,酣暢淋漓。近年來,羅曉平的作品越來越趨於奔放無拘,它們快要無視描繪性的呼籲,而隻依靠氣勢就能先聲奪人,這是具象與抽象、物性與靈性混成的和聲,而且全憑寫意式的筆法或刀法予以實現。特別是他那嫻熟的刀法,引領著大色域,在畫面中左衝右突,釋放出了書寫般的暢快、岩漿般的衝力,逼迫畫面放棄物的惰怠,展放出個體生命與大自然交響的活性。

(摘自:敬畏之心與崇高之美——讀羅曉平的油畫作品,文 / 吳永強)

羅曉平油畫作品欣賞

《少女》 90x70cm 布面油畫 2017

《荷塘輕風》 150x100cm 布面油畫 2017

《高元色彩》 90x70cm 布面油畫 2017

《晨》 150x80cm 布面油畫 2017

《川西羌寨 》 120x100cm 布面油畫 2016

《消失的古鎮》 120x80CM 布面油畫 2017

《畢棚溝》 100x80cm 布面油畫 2016

《巴山秋色》 100x100cm 布面油畫 2017

《初春》 160x80cm 布面油畫 2017

《藏區風情》 90x70CM 布面油畫 2017

《黃河夕照》 80x120cm 布面油畫

《漁港》 80X60 布面油畫 2017

-E N D-

【 國際藝術大觀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