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預防乳腺癌必須了解這些生活常識

現代社會中,女性擔負了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生活、工作壓力增大,很多疾病也不請自來。據2019年1月國家癌症中心發布的最新一期的全國癌症統計數據顯示,我國女性乳腺癌新發病例約30.4萬例,佔女性全部惡性腫瘤發病的17.1%,位居女性惡性腫瘤發病的首位。

受到教育程度、就業觀念、生育觀念的影響,城市女性初產年齡較晚、未產、母乳餵養時間減少(甚至不哺乳)導致其乳腺癌的發病風險明顯高於農村地區女性。乳腺癌是發生在乳腺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99%發生在女性,男性僅佔1%。研究發現乳腺癌的發病存在一定的規律性,具有乳腺癌高危因素的女性容易患乳腺癌,所謂高危因素是指與乳腺癌發病有關的各種危險因素。

乳腺癌高危因素

分年齡段來看,全國女性乳腺癌發病率在20歲之前處於較低水準, 20歲以後隨年齡迅速上升,至55~60歲年齡組達到高峰。其次,乳腺癌家族史是乳腺癌發生的危險因素,即一級親屬(母親,女兒,姐妹)中有乳腺癌患者。近年來,還發現乳腺腺體緻密也是乳腺癌的危險因素。乳腺癌的危險因素還有月經初潮早(<12歲),絕經遲(>55歲);未婚,未育,晚育,未哺乳;患乳腺良性疾病未及時診治;經醫院活檢(活組織檢查)證實患有乳腺非典型增生;胸部接受過高劑量放射線的照射;長期服用外源性雌激素;絕經後肥胖;長期過量飲酒;以及攜帶與乳腺癌相關的突變基因等等。

乳腺癌相關的突變基因方面,歐、美國家做了大量研究,現已知的有BRCA-1、BRCA-2,還有p53、PTEN等,與這些基因突變相關的乳腺癌稱為遺傳性乳腺癌,佔全部乳腺癌的5%~10%。需要明確一點,具有以上若乾項高危因素的女性並不一定患乳腺癌,只能說其患乳腺癌的風險比正常人高。

乳腺癌的癥狀及自查

臨床上乳腺癌80%的初診癥狀是乳腺腫塊,多為單發,質硬,邊緣不規則,表面欠光滑。大多數乳腺癌為無痛性腫塊,僅少數伴有不同程度的隱痛或刺痛。其他癥狀包括,非妊娠期從乳頭流出血液、漿液、乳汁、膿液;胸部皮膚有斑點或發紅,就像橘子的皮膚;乳頭周圍或乳頭上的皮疹、皮膚出現剝落或質硬結節;乳頭回縮、下陷或乳頭倒置;腋窩淋巴結腫大等等。

女性要重視乳房健康,養成乳房保健意識。可以在每個月月經乾淨後3-5天,進行一次乳房自檢,摸摸乳腺各個區域是否有腫塊,觀察乳腺皮膚是否有凹陷、兩側乳腺是否存在不對稱、是否有乳頭溢液、腋窩下是不是有包塊等。如果對自檢結果有疑慮,可以做個乳腺X光檢查,這是乳腺癌早篩項目可以幫助發現早期乳腺癌。

乳腺癌的治療

如果得了乳腺癌,也不要過度悲觀,早期的乳腺癌治癒率在90%以上,而晚期乳腺癌的治癒率雖然低一些,但是積極治療也能有一個較好的預期。

對於乳腺癌,臨床常見的治療模式是綜合性全身治療,絕非「一切了之」那麼簡單。因為手術切除的只能將醫生看得見的病灶切除,而病灶周邊一些遊離的癌細胞、休眠期的癌細胞以及血液淋巴中殘存的癌細胞,手術是無能為力的。

乳腺癌手術後,輔助綜合治療是有必要的,可以幫助清掃殘留的腫瘤細胞,抑製其生長和轉移。放化療可以殺死殘存癌細胞,激素阻斷療法可以用於防止激素敏感的乳腺癌複發,針對乳腺癌的靶向藥物治療可以摧毀特定類型的乳腺癌,但對於沒有特異性基因突變的乳腺癌患者不適用。 但無一例外,這些乳腺癌治療方法可能有嚴重的副作用,高劑量射線導致皮膚燒焦,潰爛等,化療導致肝腎功能損傷、免疫抑製、嚴重胃腸不適等等。

目前,一種新型生物免疫療法——自源性體內免疫細胞激活療法,可以多通路激活機體免疫系統,在削弱腫瘤微環境免疫抑製作用的同時,能夠顯著提升免疫系統對腫瘤細胞的殺傷功能,且無身體副反應。同時,免疫細胞激活療法具有廣譜的抗腫瘤活性,可與多種抗腫瘤藥物聯合使用,並且無需基因檢測使用便捷。尤其對於中晚期乳腺癌患者,免疫細胞激活療法可以為患者爭取更長的生存時間。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