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我就是那個憤怒的意大利醫生,我想對世界說…

【當地時間7日,意大利新冠疫情重災區的一名醫生在社交媒體發布文章,描述了抗疫前線的巨大壓力,吐露了醫護人員希望公眾采取自我保護措施的心聲,呼籲社會各界不要再掉以輕心將新冠肺炎視作流感。原帖迅速引起國際媒體關注並獲得近4萬次轉發。觀察者網曾對此事進行過報導,以下為全文翻譯:

這些天以來,我每天至少收到一封衛生部門發來的電子郵件,其中有一段標題叫做“負責任地開展社會活動”,裡面有一些建議是只能支持的。

對於目前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我考慮了很久要不要寫、要怎麽寫,後來我覺得沉默是全然不負責任的做法。因此,我將試圖把新冠病毒疫情爆發以來我們在貝加莫(譯注:意大利北部城市,位於倫巴第大區中部)所經歷的一切,告知那些沒有參與抗疫工作的人,或者對我們現實處境不清楚的人。

我很明白當下應該避免製造恐慌,但人們對當前正在發生危險並不知情。一些人重視衛生部門的建議,還有許多人聚在一起抱怨去不了健身房踢不了足球賽,每每想到這裡都令我汗毛倒豎。

我知道疫情將造成經濟損失,對此我也感到擔心。流行病消退之後,還有悲劇將上演。從經濟的角度來看,我們正在破壞國民醫療服務體系,此外還應著重指出意大利可能面臨全國性醫療風險,這令人感到不寒而栗。比如,倫巴第大區已經提出要劃出“紅區”,但阿爾扎諾隆巴爾多和嫩布羅的市政當局卻沒有照做。

比較令我驚歎的是,過去一周以來,當我們現在的敵人還潛伏在暗影裡時,整個醫院就進行了改組:病房緩慢地被“清空”,自選診療活動被打斷,重症加護資源釋放盡可能多地空出病床。急診室門前用集裝箱為病人區隔出不同路線,避免交叉感染。這一切迅速的轉變給醫院內部帶來一種不太真實的靜默和空曠感,那是我們當時所不理解的,我們就這樣等待著一場戰爭降臨,可包括我在內的許多人都沒想到它會來的如此猛烈。

(我在括號裡補充一下:這一切都是悄然發生的,沒有公開宣傳,不過有幾家報社倒是“勇敢”地批評私有醫院沒有做任何事情。)

馬奇尼醫生所在的Humanitas Gavazzeni是一家私營多專科醫院,有326張床位

記得一周前有天我在值夜班,當時正在等待米蘭的薩科醫院微生物檢測的電話,告知我院首位疑似病例的咽拭子檢測結果,並思考它可能對我們醫務人員和門診造成什麽後果。當時我還覺得,被一個疑似病例搞得如此焦慮是多麽荒誕不合理。現在事態發展成這樣,用“戲劇化”已遠不足以形容當下的情況。

除了戰爭,我想不到其他的字眼:戰鬥一旦爆發,就日夜相繼片刻不停。

不幸患病的人一個接一個來到急診室。他們呈現出各種症狀,就是沒有流感常見的併發症。所以別再說這是種嚴重的流感了。過去兩年的工作中我發現,貝加莫人沒事絕不來看急診。他們這次也做得非常好,遵循了有關部門發布的所有指示:發燒者居家隔離一周或十天,不外出增加傳染風險,但他們現在已經撐不下去了。他們呼吸不暢,需要氧氣。

這種病毒沒有什麽藥物治療,主要靠人體的機體功能。我們只能在病人挺不住的時候提供支持,主要還是寄希望於身體自行清除病毒,這就是現實。針對該病毒的抗病毒療法正在實驗中,我們每天都在試圖了解它的活動機制。在症狀惡化之前待在家裡不會改變該疾病的預後情況。

但現在,病人對病床的需求已經排山倒海的到來。醫院各科室空出來病房一個接一個以驚人的速度被填滿。病人的姓名卡原本用不同顏色標記不同科室,現在全都變成了紅色,仿佛被詛咒一般,上面寫的診斷結果都是一樣的:雙側間質性肺炎。

工作中的馬奇尼醫生

現在你告訴我,有哪種流感病毒可以這麽迅速地造成如此戲劇性的一幕?它們的區別在於(接下來稍微涉及一點技術領域):傳統流感除了傳播期較長、感染人群較小、併發症較少之外,只有在人體呼吸道保護性屏障被病毒摧毀的情況下,通常駐留在上呼吸道的細菌才會借機侵入支氣管和肺部,從而導致更嚴重的情況。新冠病毒肺炎對許多年輕人的影響並不嚴重,但許多老年人(當然不局限於老年人)卻出現了真正的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因為炎症直接到達並感染了肺泡,使它們無法執行通氣功能。它常常導致嚴重的呼吸衰竭,住院幾天后,病房可以提供的氧氣可能就不夠了。

受病毒影響最嚴重的主要是患有其他疾病的老年人,這一點令我這個當醫生的感到不安。老年人口是意大利最有代表性的人群,而且65歲以上的老人很少有完全不服用降壓降糖藥物的。我可以保證,如果你親眼目睹年輕人死在重症加護室的插管呼吸機上,甚至用體外膜肺氧合機器(ECMO,治療危重症患者的機器,把血液抽出來進行氧合再輸回去,期待人體機能使肺部痊愈)都救不活,你就不會覺得靠年輕就必然能躲過一劫。

社交網絡上有一些人置危險信號於不顧,仍在驕傲地展示自己不害怕病毒,他們只因為正常生活方式暫時遭遇危機就大聲抗議,但不管怎樣,一場流行病災難正在到來。

一夜之間,再也沒有外科醫生、泌尿科醫師、骨科醫生的區分,我們都只是醫生,是共同團隊的一分子,來面對這場席卷一切的海嘯。病例成倍增加,我們每天收治的住院病例達到15-20例,他們的病因全都是一樣的。現在,咽拭子的結果一個個出來了:陽性、陽性、還是陽性。突然之間急診室被擠到崩潰邊緣。我們采取應急措施,急診室需要支援。更多醫務人員經過快速開會培訓,了解急救管理軟體的操作方法,幾分鐘後就下樓奔赴抗疫第一線與白衣戰士們匯合。

一名被護目鏡勒出淤痕的意大利護士

電腦螢幕上顯示的病人就醫原因大都一樣:發燒和呼吸困難、發燒和咳嗽、呼吸功能不全等。放射影像診斷報告也在重複同樣的句子:雙側間質性肺炎、雙側間質性肺炎、還是雙側間質性肺炎。這些病人全都要住院治療。有的人直接去重症加護上插管呼吸機,還有些人則來得太晚了……

重症加護已達到飽和狀態,一個病人離開重症加護室,更多病人等著來。每台呼吸機都變得像黃金一樣珍貴:除了緊急外科手術,它們全都被征用到重症加護室。

我簡直不敢相信,我們在如此短時間內完成如此精密的資源配置和重組,來應對這樣大規模的災難——至少我所在的Humanitas Gavazzeni醫院是這樣。每天我們都會對病床、病房、醫護人員、排班和任務進行核查並重組優化資源,最大限度地投入抗疫工作。

原本像鬼屋一樣空蕩蕩的病房現在都高度飽和,只為盡力救治患者,但是醫護人員都已經精疲力盡。儘管工作量無比艱巨,每張臉上都寫滿了疲勞,但他們仍然不知倦意為何物。許多人工作超過了平日的下班時間,加班已經成為常態。大家都十分團結,他們總是去問內科的同事:“現在需要我為你做些什麽?”或“那個住院病人留給我吧”。現在不只護士,連醫生也要負責護理、給藥和轉移患者的工作。許多護士眼裡噙著淚水,因為我們沒法挽救每一個人,當幾名患者的生命體征同時出現狀況時,命運可能已經注定了。

對我們醫護人員來說,再也沒有輪休和時間表,更談不上什麽社交生活。

我過去一直盡可能抽時間陪兒子,以前即使值完夜班,我也熬著不睡陪著他等他出門再睡。但最近兩周我自願與家人隔絕,因為害怕傳染他們,進而傳染家裡年邁的祖母或其他健康狀況不佳的親戚。有時我能跟兒子打打視頻電話,看到他傳來的照片我一邊掉眼淚一邊高興。

現在不能去劇院、博物館或健身房,大家要有耐心。與你們平時不待見的老人每日起居相對,請試著對他們好一點。我明白,當前的情況不是你們的錯,而且有人說你們反應過度,有些不了解當前疫情的人甚至認為我這個帖子也是言過其實,請聽聽我們的聲音,如非必需請不要離家外出。不要成群結隊去超市搶購,那是最糟糕的情況,因為人群聚集,你可能接觸到那些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已經被感染的人。你可以保持你平時的採購頻率。如果你有普通口罩,就戴上(那些用於某些體力勞動的口罩也可以戴)。不要追求FFP2或FFP3呼吸器(譯注:歐洲標準呼吸器,過濾效率分別為94%和99%,N95為95%)。它們應該是我們醫護人員戴的,而現在已經開始短缺。現在它們幾乎到處都缺貨,我們不得不采取優化措施限制其使用場合,這也是世界衛生組織最近的建議。

在米蘭某藥店門前,佩戴口罩的店員與男子隔空對話

由於某些物資設備的短缺,儘管我和許多同事已經采取了一切可能的保護手段,但我們都已經暴露在病毒下。雖然我們都遵守了防控制度,一些同事還是被傳染了,繼而又傳染了家人,導致有的人甚至已經命懸一線。

我們所處的地方,是你們恐懼想要遠離的地方。請確保你們遠離危險。請讓家中年長或患有其他疾病的親人留在室內不要出門。日常採購你可以替他們完成。

我們別無選擇。這是我們的工作。這幾天我所做的並不是我平時習慣的工作,但不管怎樣我都會做,而且只要它的原則也是盡量治病救人,以及幫助無法治愈者減輕痛苦,那麽我會喜歡這樣的工作。

有的人前些天準備侮辱和舉報我們,現在又管我們叫英雄。對於他們我無話可說。待一切平息之後,他們還是會侮辱和舉報我們。人們的忘性總是很大的。

我們不是英雄,這是我們的工作。過去,我們每天也都冒著各種感染風險:面對陌生患者我們不知道他是否有艾滋病或丙型肝炎,就把雙手探入滿是血液的腹腔;即使我們知道他患有艾滋病或丙型肝炎,我們仍然會這樣做;當我們暴露在艾滋病毒之下後,需要一個月內每天服用阻斷藥從早到晚嘔吐不止。每次意外暴露後,我們都會以同樣苦惱的心態拆開檢測報告,希望自己沒有被感染。這份令人深深投入情感的工作,是我們的謀生手段。不管是苦是樂,我們都會埋在心底。最終,我們只想盡量做個對大家有用的人。

3月9日,有人在醫院外張貼標語“你們是真英雄,榮譽屬於醫護人員”

現在大家都應該這樣做:我們行醫能夠影響幾十個人的生與死,你的行為則會影響更多人。

請分享這則信息。必須把意大利的情況廣而告之,防止悲劇重演。

(觀察者網楊晗軼譯自達尼埃萊·馬奇尼醫生臉書頁面)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台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