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打碼又消音,這部紀錄片得全程捂眼觀看!

據WIPOP 2019年人工智能趨勢報告顯示,50%的AI專利在過去5年內發表,

這意味著從2014年-2018年這五年內,AI產業進入了快速發展的階段。

還記得前段時間被“李彥宏潑水”而搶風頭的百度AI大會嗎?

李彥宏也曾說“在AI前進的道路上還會有各種各樣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

你有沒有想過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到底會使我們的生活發生多大的變化呢?

或許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在最近騰訊新聞出品的一個新紀錄片中得到答案——

《明天之前》

這部紀錄片是由英國奧斯卡獲獎團隊Grain Media聯手主持人曾寶儀共同打造,共有“人工智能伴侶”、“人類永生技術”、“人種隔離”、“安樂死”四個選題。

第一集《機器人伴侶》中,團隊就去到了美國一家名叫Abyss Creations的公司,

這是一家建造人工智能機器人的公司,

但是他們最為人所著稱的是製造世界上最棒的成人玩偶。

比如,她叫哈莫妮,

她的所有細節都做得十分逼真,能和人溝通,有牙齒,觸感真實,

舌頭可以任意伸縮供君把玩(其他不能展示的功能自行想象)......

而她的價格是6000美元。

研發者的目的是想要為人類創造出一個完美伴侶,

它能給人提供陪伴、生理滿足以及良好的人身體驗。

的確,隨著技術的精進,這些娃娃正在變得越來越智能,越來越像真人,

能與人進行真實的互動和情感交流,帶來更充足的陪伴感,

在與娃娃相處的過程中,每個人都能構建起一個自己想要的世界,

開心,舒服,自洽,妥善回避了建立真實戀愛和婚姻關係帶來的風險和壓力。

但是當一份由人為設計、定製並購買的“愛”,會是一份怎樣的“愛”?

這樣的“愛”,安全嗎?

當AI人偶顛覆傳統的性觀念成為性產品,你是否會抗拒呢?

在節目對幾個成人玩偶擁有者的採訪中,其實也能夠看到一些隱晦的東西。

他們對娃娃或者AI的喜好設置功能設定,就像一種圈養或者馴養,這種愉悅身體依然是在物化女性;

娃娃可以服從主人的意志,但這種感情又並非一對一;

主人允許它們隨技術進步而升級換代,允許多個它們作為女朋友,但這樣的“非獨特”真的屬於愛情嗎?

對機器人的依賴是不是又顯示了或多或少社會化層面的缺陷?

畢竟承認玩偶作為伴侶,更像是一種逃避。

當然,這是個人的選擇,觀點的衝突對立也是這個片子每一集裡核心呈現的要素,

就像曾寶儀在面對與自己價值觀產生強烈衝突的現象時對自己說:

“你是來理解這個世界,而不是評判這個世界的。”

不同於西部世界,直面真實世界的AI科技時,

影sir感受到了最原始的恐懼,這種恐懼或許是對未來科技的興奮感,

亦或許是對新物種可能取代人類的不安。

Code is law。真是讓人心跳加速。

而第二集的話題是“永生”。

生老病死皆為自然規律,當越來越多的人追尋長壽和永生,

這是否意味著對自然發展規律的一種強勢改造呢?

節目中曾寶儀去到了美國的一個生命延續基金會,

在那裡,不僅提供的是健康或者長壽,而且是給你一個永生的選項。

研究人員的任務就是停止人體死亡的進程,直到把病人的狀態穩定下來,並降低到液氮的溫度即零下196℃,

因為這個溫度下完全沒有原子活動,酶也會失去活性,這樣,人的細胞就不會繼續死亡了。

聽起來是不是很先進?但是真正的問題是病人如何從這個狀態中恢復?

永生的費用是常人所能負擔嗎?

如果50-100年後真的有科學技術復活了他們,記憶還在嗎?還能適應後來的社會嗎?

而永生技術背後所衍生的生命公平與倫理道德問題又如何解決?

最終集《告別的權利》主題也跟死亡有關,剛好又和第2集的永生主題有很大衝突。

英國女議員珍妮,生來患有脊肌萎縮症,但她擁有強烈的生存意志。

曾被醫生判定活不到一歲的她,現已過花甲之年,還當上了國會議員,甚至還成立了“Not Dead Yet”反安樂死組織。

而另一個個案是104歲的科學家患有漸凍症,遠赴瑞士選擇安樂死的故事。

他在《歡樂頌》的樂聲中告別人世。他並無病痛,卻不想再活下去,

“我很開心明天能終結生命。”

兩年多之後,這位丈夫的妻子在接受採訪時說了這麽一段話。

她說:“疾病本身是不會自行消亡的,如果我們打開了這扇門,允許人們對死亡擁有自主選擇權,會讓藥物研發的動力大大減少。一旦面對一些絕症,人們都選擇了放棄,醫學也有可能因此停止進步。得罕見病的肯定只是很少數人,但當這發生在你的家庭中,是你的父親,丈夫,男朋友,女朋友,我們會想屈服嗎?”

其實可以看得出,這位妻子一雙眼睛充滿了悲傷,好像還在為當初沒有極力阻止丈夫的選擇而後悔。

人就是很奇怪的,有些身體健康,生活一帆風順的人會想結束此生,

而有些跟疾病鬥爭的人卻珍惜著每分每秒想著活得長一點,再長一點。

何時該堅持,何時該放棄?

可能取決於怎麽定義痛苦與生命的意義。

“今天是多麽快樂的一天,沒有空間留給悲傷。今天我們痛飲知識杯盞中的信任之酒,我們不能僅僅依靠麵包和水源存活,讓我們從上天手中獲取另一種食糧。”

曾寶儀在片尾用了這首魯米的詩作為結束語,

全詩的中心思想只有一個:活在當下。

想必這也是每個人最好的結局。

總而言之,這部小眾的紀錄片敢於挑戰嚴肅話題,通過四集的內容給我們呈現了關於未來,關於科技,關於人類文明這些有警示性和討論度的問題。

每個獨立的個體都需要這樣一次對於邊界的探討,

只有了解這個變化的世界,才更能了解自己真實的內心做出自己的選擇。

明天之前,明天已來。

如果連我們都不關心自己即將面臨什麽樣的明天,我們到底還能掌握什麽樣的今天呢?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