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醫養生篇:拔罐的注意事項與禁忌!

中醫認為,人體的很多疾病都是由於氣血不通引起的,脊背作為氣血循行的主乾道,最害怕淤積。只有脊背這個樞紐通了,氣血運行通暢了,才能帶走淤積,滋養全身,祛除疾病。所以,許多中醫在病人氣血不通暢,體內有濕氣時會推薦拔罐養生。

拔罐又稱「負壓療法」,是用罐狀器具扣在患處或穴位上,以燒火、溫熱或直接抽取氣體的方式造成罐內的負壓,使其緊吸在皮膚上,造成淤血,刺激皮部,進而對其所聯繫的經絡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使之達到治病的目的。

拔罐操作簡單,可以治療很多疾病,迅速緩解癥狀,但也有一定的適應症,例如一般的腰背痛最適合拔罐,在背部拔火罐對咳嗽、哮喘、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等比較有效。因此,拔罐被很多70、80後所熟知,家庭都備有氣罐,作為家中常用的健康養生方式之一;拔罐雖好,但不是人人都適合,下面樹銘君帶大家了解一下不適宜拔罐的人群。

1.孕婦、經期女性、6歲以下兒童、70歲以上老人,因身體虛弱,可能在拔罐後出現副作用,因此不適合拔罐。

2.患有嚴重皮膚病、水腫、心力衰竭、惡性腫瘤、活動性肺結核等有出血傾向的疾病(如血小板減少),在拔罐後病情可能加重,因此不適合拔罐。

3.醉酒、過飢、過飽、過渴、過勞者,神志不清醒者慎用拔罐。

除此之外,拔罐的部位選擇也有一定的講究,拔罐需要相對較多一些的袒露皮膚,一般多在背部,同時還有一些部位本來就不適合拔罐,例如,眼、耳、乳頭、前後陰、心臟搏動處、毛髮過多處,動脈血管經過部位均不宜選用拔罐法。

拔罐過後,身體上會留下各有不同的印記,有經驗的醫生根據這些印記可以判斷出你的身體或病症的寒熱狀況。

罐印顏色深,發紫發黑:患者體內有瘀血或積寒較重,罐印數天不退者則是身體給出的提示,說明癥狀已久。

罐印有紫點,伴有淺顯瘀斑:患者身體有出現氣血不暢、寒凝血瘀的情況,但一般情況不嚴重。

局部皮膚出現水泡或罐內有水汽:患者濕盛,體內濕氣較重;如果水泡內有血水,則是身體濕熱有毒素的反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