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立冬:冷冬萬物藏,初雪煮茶香

立冬· 休養生息的季節

凍筆新詩懶寫,寒爐美酒時溫。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滿前村。

千年前一個立冬的晚上,

大詩人李白決定悄悄偷個懶:

“天寒地凍,冬天不是寫詩天!”

他擱下筆,興衝衝捧來小火爐,

溫一壺美酒,看一地白霜。

立冬至,繁華盡藏,

瑞雪臨,豐收可盼。

冬天再冷,卻歸期不遠,

念及此,心中也一陣暖和。

北風潛入悄無聲,未品濃秋已立冬。2018年11月7日,我們迎來了二十四節氣的第十九個節氣,更是冬季的第一個節氣——立冬

立冬,是冬季的開始。初冬,落葉和小草在寒風中窸窣作響,人在天地間,開始感受到初寒之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立,建始也”,又說“冬,終也,萬物收藏也”。農民將作物收曬完畢,收藏入庫。蟄蟲伏藏,萬物的氣息慢下來,緩緩入夢。冬季開始,萬物收藏,歸避寒冷。

冬天來啦· 立冬三候

立冬有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凍;三候雉入大水為蜃。”

一候水始冰丨立冬時節,水已經能結成冰。冬寒水結,孟冬(每年冬季的第一個月,即農歷十月)始冰,仲冬(冬季的第二個月,即農歷十一月)冰壯,季冬(冬季最末一個月,即農歷十二月)冰盛。

二候地始凍丨立冬後,土壤中的水分因天冷而凝凍,土壤隨之變硬,最終會出現天寒地凍的景象。南宋王十朋《南州春色》中說“一任天寒地凍,南枝香動”。此時寒風乍起,西北風著地而行,吼地生寒。古人認為,大地生寒、天寒地凍,是因為陽氣潛藏,所以陰氣在地面肆虐,但這也代表了陰氣的消耗,陽氣安靜長養,又是一歲終而一歲始。

三候蜇蟲鹹俯丨“雉入大水為蜃(shèn)”中的雉指野雞一類的大鳥,蜃為大蛤。立冬後,野雞一類的鳥便不多見了,而海邊卻可以看到外殼與野雞的線條及顏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認為雉到立冬後便變成大蛤了。

立冬的神奇,就像古人“雉入大水為蜃”的美麗想象,把已經走過的春夏秋變成了凝固的風景畫,凝聚成了刻在人們心裡永遠的記憶和珍藏。

立冬,冬季開始,但冬天並不是真正的終結,它是孕育種子的季節,也是帶給人們憧憬美好的季節;它把春花與秋實收藏,以休眠狀態,養精蓄銳,為來春的生機勃發帶來希望。

冬天· 最想做什麽

冬天來了,你最想做什麽呢?睡懶覺。

北方好些極冷的地方,初雪早早便下了。樹木披起一身晶瑩,小動物們飽食了一秋的果實,長了一身的膘和厚厚的絨毛,躲在洞裡,蜷起身子開始呼呼大睡。

辛勤勞作了一年的農民,也等來了休息的時候。在大雪降臨前,他們把糧食穩妥地藏好,準備一家人過一個溫飽的冬。

冬日的陽光照進窗戶,呼吸微冷,肌膚卻一片溫熱,神思在寒冷和溫熱之中模糊了界限,有種不困思眠之感。

而寒冷的夜晚,扯一張小被子裹著窩在家裡,吃些熱的肥的,不知不覺,便幸福地胖上了一小圈。

立冬· 最適宜最什麽

天寒心斂 反省靜思

冬天到來,此時天地陰陽不交,陽氣不能到達地面,人的精力受到大幅度的限制。而且,因為天寒地凍,所以做事往往要耗費更多的氣力。這時候,要把身心收斂起來,遵從天地萬物的指令,要“儉德避難”,低調行事。

另外,從字面來看,冬夏兩字的部首都是“夂”,像走路姿態,後腳跟前腳,冬在上,夏在下,象徵日月之行,則有冬有夏。底下兩點,“丶”是斷句的頓號,表示水滴凝結為冰,也象徵著“有所絕止而識之”,冬因此是靜思的季節,要反省靜思,低調做事。

中國最早的編年體史書《春秋》,記錄了魯國的歷史,書的名字只有春秋,沒有冬夏。因為冬天和夏天,一個太冷,一個太熱,人們要麽是在熬夏,要麽是在窩冬,活動很少,沒什麽事情可以記錄,所以史書以《春秋》為名,冬夏隱去。古人還認為:立冬時節,天地閉,小人隱,君子退場,小人登場,因此冬季要十分注意。

地寒心暖 抵禦嚴寒

立冬時節,冷空氣正式降臨,草木凋零,讓人很快就有了冬天的感覺。過去,因為物資匱乏,所以熬過冬天的嚴寒,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詩經》裡講“我有旨蓄,亦以禦冬”,人們備好吃的用的,把家裡弄得暖暖的,來抵禦冬天的嚴寒。

冬季格外注意的一點,就是禦寒,在這冬天,人們往往喜歡喝羊湯、吃羊肉,通過攝入大量的脂肪和蛋白質來為身體積蓄能量。而且,冬天的火鍋特別受歡迎,既可以享受到美味的羊肉,還能在辣椒的刺激下出一身汗,確實是冬季必備的佳品。

當然,除了身暖之外,更重要的是心要暖。當寒冷的冬天來臨時,寒風瑟瑟,萬物凋零,給人蕭瑟之感。但不要忘了,在冬天之後,就是春天的降臨,到那時,陽光明媚,草長鶯飛,萬物復甦,生機勃勃。

處在困難中的人,不要忘記尋找希望的光明,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冬寒心簡 沉靜期待

立冬,當最後一片枯葉被風吹落,當繁華和喧囂像潮水一樣退去,一種清臒和剛毅脫穎而出。冬天的天地乾淨,寬廣。

冬天的人們,肌膚觸碰到冷,便會思戀暖,在家中窩著,喝些熱的吃些肥的,便會不知不覺胖上一小圈兒。立冬讓人從烈火變成文火,回歸一種凝聚的沉靜。秋收冬藏,立冬了,不必感歎蒼茫蕭瑟,不必傷感草木凋零,不如懷著期待的心情去安享一個悠閑的冬天,去感受冬季別樣的風韻。

中國古人常說:“玉潔冰清”“冰肌玉骨”,以此來象徵清潔和純淨。老子說,“五色令人目盲”,顏色太多容易讓人眼花繚亂。冬天簡單通透,也是在提醒人們,我們可以活得清透一點,簡簡單單,不用去造作什麽。這樣的簡單裡,是心靈的一份自由和安寧。

在很多情況下,我們擁有的物品不是越多越好,心裡也不是想的越複雜也好,當一切繁華逝去,才會發現,簡單和清透,才是一種極致美。而這種簡單,才可以讓我們把自己的精力專注在眼前的幾件事上,拿開那些無關緊要的點綴,我們才能知道我們真正需要的是什麽。而這樣,我們才不會被“多餘的東西”搞得精疲力盡,我們才能把自己的生命用在最要緊的事物上,不負匆匆此生。

立冬了,不必感歎蒼茫蕭瑟、白茫一片,不必傷感草木凋零、萬物隕落,不如懷著清透的心情去安享一個悠閑的冬天,去感受冬季別樣的風韻,去做冬天最適合做的事情。

立冬·經常做什麽

立冬與立春、立夏、立秋合稱四立,是最重要的幾個節氣之一,因此對待立冬人們也是頗為隆重。

迎冬之禮丨古時立冬日,天子有出郊迎冬之禮,並有賜群臣冬衣、矜恤孤寡之製。立冬前三日太史公告訴天子立冬的日期,天子便開始沐浴齋戒,立冬日天子率百官到北郊迎接、祭祀冬神“玄冥”,回來後天子要賞死事以安社稷,並且要撫恤孤寡。

“玄冥”這個詞的意思是深遠空寂。“玄冥之境”,是古人追求的一種去除貪欲、自滿自足的忘我境界。立冬之後,天地忽然就變得空曠了,山河大地,像是用線條勾勒的,簡潔、樸素、悠遠,人仿佛一下子站到了一個高處,突然看到了世間的真相。人們把冬神稱為“玄冥”,也許就是想用冬季的寒冷空寂來提醒我們,人來於自然,歸於自然,一切執著,皆是虛妄。

關於迎冬,史書有明確記載。《呂氏春秋·孟冬》中有雲:“是月也,以立冬。先立冬三日,太史謁之天子,曰:‘某日立冬,盛德在水。’天子乃齋。立冬之日,天子親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於北郊。還,乃賞死事,恤孤寡。”高誘注:“先人有死王事以安邊社稷者,賞其子孫;有孤寡者,矜恤之。”晉崔豹《古今注》:“漢文帝以立冬日賜宮侍承恩者及百官披襖子。”又“大帽子本岩叟野服,魏文帝詔百官常以立冬日貴賤通戴,謂之溫帽。”

祭祀與賀冬丨在民間,立冬日人們要祭祀土地神和先祖亡靈,祈求他們保佑來年豐收和安康。傳說當初土地公公問玉皇大帝:“我的廟可以蓋多高?”玉帝說:“你把箭能射多高,就蓋多高。”土地公公有點貪心,把弓弦拉得太狠,斷了,箭沒射出去,就落了下來,於是他和土地婆婆只好住村頭的半人高的小廟。所以人們到土地廟祭祀時,應該提醒自己,不可貪心!

立冬這一天,人們擔心生活在陰間的祖先會由於天冷而會受凍,還要給他們準備衣裳,就是用五顏六色的紙,剪出一尺多長的男女不同的衣裳。在門口燒了紙衣,嘴裡念叨著,請祖先來拿,這叫“送寒衣”。給自己先人燒紙衣的同時,會在旁邊的空地上,給孤魂野鬼燒一點,因為無家的鬼最是可憐。

除了祭祀,立冬日人們還會互相“賀冬”,亦稱“拜冬”。東漢崔定《四民月令》:“立冬之日進酒肴,賀謁君師耆老,一如正日。”宋代每逢此日,人們更換新衣,慶賀往來,一如年節。清代顧祿《清嘉錄》記載“至日,士大夫家拜賀尊長,又交相出謁。細民男女,亦必更鮮衣以相揖,謂之‘拜冬’。”這些習俗,民國以來漸漸簡化,直至今日已少有人知曉。

立冬吃餃子丨俗話說,“立冬補冬,補嘴空”。雖說“冬至好吃不過餃子”,但在立冬,人們同樣會吃餃子迎冬。古時,餃子來源於“交子之時”的說法,例如大年三十是舊年和新年之交,而立冬是秋冬之交,所以“交子之時”必吃餃子。

民間諺語還說“立冬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這句俗話的起源,傳說和醫聖張仲景有關。相傳漢代神醫張仲景在冬日回鄉,見鄉親好多人耳朵凍爛了,就發明了“祛寒姣耳湯”,治好了鄉親的爛耳病,據說這“姣耳湯”是餃子的前身。

除了吃餃子,在無錫地區,立冬的一大習俗就是“吃團子”,恰逢秋糧上市,人們喜歡用新糧食做團子,餡料有豆沙、蘿卜、豬油等等,尤其是用醬油做成的餡味道特別好。在南方一些地區,立冬人們愛吃些雞鴨魚肉。台灣地區人們喜愛在這天吃“羊肉爐”、“薑母鴨”等溫補食材,許多家庭還會燉麻油雞、四物雞來補充能量,暖爐一鍋,翻騰著種種美食,除了補益了一家人的身體之外,這種圍坐一桌的溫暖氣息,更讓人覺得點點滴滴皆是美味。

“立冬補冬”,很多時候,之所以我們每個人會如此期盼一個新季節的到來,不過是想重溫當季的食譜。畢竟食物賦予人的期待,不僅僅是食物本身,也是當下的氣場與氛圍。時至今日,我們漸漸失去了舊時光裡那份大家圍在一起快樂吃喝的溫情,也不再有那份閑心去體驗節氣民俗的樂趣。趁這個殘秋盡,冬未隆的日子裡,不如與三五親人好友,圍爐煮酒,在騰起的水汽中暢食暢飲,忘卻拖遝了幾個季度的疲憊,回歸那舊時的溫馨。

立冬·誦讀幾首美詩

《立冬》

【宋】紫金霜

落水荷塘滿眼枯,西風漸作北風呼。

黃楊倔強尤一色,白樺優柔以半疏。

門盡冷霜能醒骨,窗臨殘照好讀書。

擬約三九吟梅雪,還借自家小火爐。

《立冬》

【明】王稚登

秋風吹盡舊庭柯,黃葉丹楓客裡過。

一點禪燈半輪月,今宵寒較昨宵多。

《立冬日作》

【宋】陸遊

室小財容膝,牆低僅及肩。

方過授衣月,又遇始裘天。

寸積篝爐炭,銖稱布被綿。

平生師陋巷,隨處一欣然。

《吟立冬日野外行》

【宋】釋文珦

吟行不憚遙,風景盡堪抄。

天水清相入,秋冬氣始交。

飲虹消海曲,宿雁下塘坳。

歸去須乘月,松門許夜敲。

《立冬即事二首》(其一)

【宋】仇遠

細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葉半青黃。

小春此去無多日,何處梅花一綻香。

《立冬即事二首》(其二)

【宋】仇遠

奇峰浩蕩散茶煙,小雨霏微濕座氈。

肯信今年寒信早,老夫布褐未裝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