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韓系車真要折戟中國?現代、起亞“機油門”波及46萬輛車

重蹈本田覆轍?

韓國現代起亞汽車集團會長鄭夢九

韓系車的最近遭遇再次驗證了中國一句老話:禍不單行。

近日,東風悅達起亞開啟了新一輪召回。自 2018年11月26日起,召回2016年1月19日至2018年10月30日期間生產的搭載 GAMMA 1.6 T-GDI 發動機的KX5汽車,共計6.8萬輛。

此前的10月底,北京現代也宣布,召回2015年8月17日至2018年9月18日期間生產的搭載1.6T發動機的全新途勝汽車,共計40萬輛。

現代和起亞都是韓國現代汽車的旗下品牌,兩家共享大量的動力總成配件開發,在中國市場也曾有過高光時刻。據了解,2013年到2016年,北京現代銷量分別達到103萬輛、116萬輛、106萬輛和114萬輛。

但從2017年開始,他們的日子就越來越難過。受薩德事件影響,現代和起亞在中國市場的佔有率大幅下降。其中,北京現代2017年全年銷量82萬輛,同比2016年下跌近30%;東風悅達起亞累計銷售36萬輛,同比大降45%,僅完成40萬輛年銷目標的89.9%。

現代和起亞為何也陷入“機油門”?是否會打斷其銷量回暖節奏?北京現代和東風悅達起亞都表示,召回的發動機出現問題是由於設計方面原因,出現“機油增多”現象,進而導致出現安全隱患。

汽車行業分析師鍾對時間財經表示,機油增多的問題此前在一些車型上暴露出來。從2014年就曾被爆出的雪鐵龍,到本田、長安,再到現代、起亞都有車型出現過機油增多的問題。隨著此次召回事件的發酵,北京現代和起亞可能在後續多款車型會受到波及,尤其是剛剛上市的菲斯塔。

波及130萬輛

據了解,此次東風悅達起亞召回的KX5,上市於2016年3月,是起亞智跑的替代車型,提供1.6T渦輪增壓發動機和2.0L自然吸氣兩款發動機。目前召回的是1.6T發動機,時間是從2016年1月19日開始。

起亞此次召回給出的理由是,由於設計原因,車輛持續在低溫環境下短距離行駛時,發動機機油液面會增高,可能造成發動機損壞,存在安全隱患。對此,起亞將免費為召回範圍內的車輛更新ECU程式,並在暖通出口管路內加裝襯套,抑製機油液面增高,消除安全隱患。另外,起亞對由此問題造成的發動機故障提供終身免費品質保修。

其實,受“機油門”影響的並非只有現代和起亞,東風本田首當其中。從2018年1月份發酵的“機油門”,成為今年召回市場的重要事件。直到9月,本田才基本完成了對相關車輛的召回。公開數據顯示,本田系累計召回汽車59.1萬輛,其中搭載“L15B”問題發動機的1.5T車型,幾乎全部被召回。

此外,自主品牌長安也受“機油門”影響,在3月召回25.2萬輛長安CS75。據不完全統計,因機油升高問題召回的車輛總數,已攀升至131.2萬輛。

為何多家車企都深陷“機油門”?部分汽修方面的技師表示,從技術角度而言,這是渦輪增壓技術發展的一個技術難題,在追求低油耗與高性能之間需要有所取捨。機油升高現象學名叫燃油稀釋,目前尚無機油升高帶來危害的直接案例,只是存在理論上的危害性,部分渦輪增壓發動機採用的缸內直接噴射技術,特別是噴油器側置的方案是引起燃油稀釋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對新能源而言,渦輪增壓技術已走到其發展的末期。雖然目前燃油車市場依然主流,但其節能表現已經到了近乎極限。這也是大眾、豐田等技術流派沒有把重點放在該技術領域的主要原因。

汽車行業分析師鍾表示,隨著召回事件的發酵,北京現代和起亞的銷量肯定會受到影響,尤其是搭載1.6T發動機的車型。雖然索納塔九、名圖以及菲斯塔等同樣發動機的車型,並未在此次召回之列,但這勢必將成為影響消費者選購。

需要注意的是,2018年初,東風本田爆發的“機油門”事件,最終導致元氣大傷。公開數據顯示,東風本田1月到10月銷量累積為52萬輛,同比下滑10.4%。

盈利大幅下滑

更讓人擔心的是,還是現代汽車集團的經營情況持續惡化。公開數據顯示,現代汽車和起亞汽車在2018年前10個月的銷量,合計達到609萬輛,完成全年銷售目標(755萬輛)的80.7%。

行業消息人士表示,儘管12月通常是汽車需求的高峰期,但現代和起亞還是不太可能完成全年的銷售任務。這也意味著,它們將連續四年銷量低於年度銷售目標。

在利潤方面,2018年第三季度,現代汽車下滑到了2690億韓元,同比下降了67%,創下七年來新低;起亞汽車情況相對好轉,實現盈利2977.4億韓元,去年同期虧損2917.7億韓元。

這也導致多家全球評級機構下調他們的信用評級。10月底,全球最大的信用評價公司標準普爾(S&P),將現代起亞汽車的信用等級從“A-”降為“BBB+”;11月1號,穆迪也將現代起亞的評級展望由“穩定”下調至“負面”。

其中,對現代起亞最重要的中國市場,依然起色不大。公開數據顯示,2018年1月到9月,北京現代累計銷量為56.1萬輛,僅完成年初90萬銷量目標的62.36%;東風悅達起亞前9個月,累計銷量達到24.2萬輛,僅完成其全年銷量目標的48.38%。

中汽協秘書長助理許海東曾表示,突破百萬輛銷量,體現的是一個汽車廠商綜合實力。這就要求在產品布局方面,需要在不同級別市場中都有競爭實力的產品,只靠個別亮點車型難以支撐其百萬輛的規模。

但在產品布局方面,北京現代卻備受業界的質疑。目前北京現代產品數量頗多,大都扎堆於緊湊型轎車(A級)市場,且產品重疊嚴重。在韓系陣營,三代同堂銷售十分常見,現代甚至曾經出現過領動、朗動、悅動、伊蘭特四代同堂銷售的局面。

對此,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曾表示,北京現代確實存在命名混亂的情況,這樣做很難讓產品分享成功品牌創造出的價值。

此外,產品更新換代的緩慢,也是製約北京現代和東風悅達起亞銷量增長的重要原因。2017年8月剛上市的新伊蘭特EV是北京現代第一款純電車型,但卻遭到業內吐槽。這款車是基於老悅動上打造,續航裡程只有310公里,遠不及當下普遍的400公里。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部分業內人士表示,現代、起亞等車企向來對中國市場不夠尊重,導致其向中國市場投放產品緩慢,並缺少有競爭力的產品。

在遭遇銷量大幅下滑後,北京現代和東風悅達起亞通過大幅降價策略,銷量開始出現回暖跡象。但“機油門”事件爆發,或許會打斷其銷量回升的勢頭。(時間財經 周西子)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