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可接觸式養成偶像,女看秋元康男看郭德綱

作者|葉春池

編輯|李春暉

現在,應該可以正式宣布,當下中國有三大男團模式:TFBOYS的少年養成模式、produce 101的綜藝選秀模式(《青春有你》、《偶像練習生》),還有德雲社的劇場模式。

而要細論起來,TFBOYS是模仿日本的傑尼斯模式,101是引進的韓國模式,唯有德雲社,是貨真價實的本土模式,是中華大地上長出的一朵男團“奇葩”。

當然,儘管硬糖君一向高度肯定德雲社模式的原創性,也必須承認:雖然並非刻意模仿,德雲社模式顯然有其鏡像——那就是由秋元康開創的日本女團AKB48模式。與48模式的異曲同工,讓DYS48絕非一句笑談。

我們甚至可以這樣說,想要做可接觸式養成偶像,想要將千奇百怪的“材料”點石成金,想要做整體品牌價值超越明星個人價值的男女團體,女團要學秋元康,男團要學郭德綱。

德雲社實紅這事兒,如今已毫無疑問。張雲雷甚至成了流量典型,被各大媒體輪番討論。除張雲雷外,德雲社中郭麒麟、楊九郎、孟鶴堂、張鶴倫等相聲演員均有了“飯圈”。

“捧角”是曲藝界早已有之的文化,為名角一擲千金的千金小姐和闊太太們常常出現在文學作品中。時隔百年,“捧角”文化在德雲社復甦,且有不斷蔓延的趨勢。

隨著德雲社的逐漸明星化,其獨有的運營模式也更為市場關注。曾經郭德綱誇下海口,他想捧誰誰就能火,並且能具體到什麽時間火。當時大家隻作笑談,而如今,沒有人懷疑郭德綱的造星能力。

手下上百號男藝人,分成9隊持續性進行劇場演出,他們直接與觀眾互動,既是養成粉絲、也是養成藝人;成員一旦被發現潛質之後,就能得到力捧,可以參與熱門綜藝和影視劇的拍攝;即使個人能力不突出,強大的團內關係網也能幫助成員混個臉熟。

而對觀眾來說,上百號、各色各樣的“男色”,劇場可接觸式的沉浸體驗,總有一款打動你。

真正的養成系

劇場養成偶像由48系開創先河,殊不知郭德綱早已下了一盤養成的大棋。早在十幾年前,便開始提前布局,收徒養大,如今正是多年教養開花結果的巔峰時刻。

硬糖君之所以稱其為德雲48,而非德雲101,也正源於此。日本的48模式提供全日製住宿式管理,包括衣食住行在內的基礎生活要素都有覆蓋。而韓國的練習生模式不會完全照顧藝人衣食住行,而是階梯式的,隻對達到要求的練習生貼身服務。郭德綱的徒弟們也更接近前者,很多都是從小養大的“兒徒”,亦師亦父。

郭德綱至今已經收了100多位徒弟,排字雲鶴九霄、龍騰四海,已經收到了霄字科。而這些徒弟中,不少都是沾親帶故。在德雲社後台,除去師承關係,很多人之間有著錯綜複雜的親緣關係,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DYS48的團魂。

像張雲雷不僅是郭德綱的徒弟,還是他的小舅子,因為與郭麒麟差不多大,倆人從小一起長大,名為舅甥,實為兄弟;王九龍是郭德綱的外甥,郭麒麟的表弟;李雲傑和張鶴帆娶了郭德綱的兩個乾女兒,成了他的乾女婿……

其他男團可能還要演演塑料兄弟情,德雲社可是實打實的“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

如今國內男女團體普遍缺少團魂,唯粉佔據絕對主流。唯有在德雲社身上,我們能看到團魂對於粉絲擴散具有極大助力。

粉絲喜歡上一個德雲社的成員,很快就會捎帶著喜歡他的關係網。很多迷妹在喜歡張雲雷之後,也喜歡上了他的師兄弟,發現孟鶴堂、張九齡、王九龍都挺不錯,也就逐漸成了德雲社十級學者。

而家族企業的打法讓郭德綱有著絕對的話語權,強大的“徒弟練習生”儲備也讓德雲社避免了人才斷層。

此前,德雲社不是沒有捧出過明星。遠有“相聲界吳彥祖”曹雲金,近有國民表情包嶽雲鵬,但像張雲雷如此規模的偶像式圈粉,還的確是頭一遭。而這個全新流量給德雲社帶來的不光是真金白銀的回報,也給了德雲社不少啟發,開始全力打造相聲愛豆。

尤其是這兩年,除去已經成了大角兒的郭德綱、於謙、嶽雲鵬,德雲社可以說是帶出了一批大小流量:德雲四公子、欒懟懟、九饢等新人的冒頭,讓德雲社的造星平台能力已毋庸置疑。

而即使已經有了幾百人的人才儲備,德雲社在新人的培養上可以說是“不遺余力”。每年都大規模的進行全國招生,由德雲社的總教頭高峰親自授課,不斷將養成系進行到底。

德雲小劇場

48系偶像最大特點就是劇場模式,秋元康的宗旨是:即使並非人人皆知,也永遠會有粉絲願意為了她而排隊。不管在哪裡,都會想方設法去和這個人見面。

劇場、握手會這種極強的互動模式,雖然不能保證偶像大範圍的出圈,但能圈住不少死忠粉。這也是德雲社所推崇的“小劇場製”與48系的不謀而合。

目前,德雲社常規演出場地共有德雲劇場、三裡屯劇場、黑龍江德雲社劇場、廣德樓戲園劇場、南京德雲社等九個劇場。而在九個劇場裡進行巡回演出正是德雲社從“一”到“九”九個演出隊的隊員。基本每周有六天時間演出,票價從20元到200元不等。

甭管多大的腕兒,即使是郭德綱,也是從小劇場走出來的。就算現在如日中天的嶽雲鵬、張雲雷,也仍然在小劇場演出。一方面,相聲演員的業務能力就是靠著劇場演出不斷打磨的。另一方面,這也確實是最直接的可以跟觀眾互動的方式。

與48系讓粉絲和偶像握手相對應的是,相聲粉絲自有一套“接梗”方式。首先學會一項技能,“噫”和“籲”的用法。“噫”是叫好,給舞台表演者的鼓勵,“籲”早意是喝倒彩。觀眾要通過不同的語境來判斷喝彩的方式,比如出現了“三俗”段子、特殊梗之後,就要好好學習“噫”“籲”的用法。這就是相聲圈的應援技巧了。

有時,觀眾還要肩負接梗的重任,觀眾本身就成為表演的一部分。像嶽雲鵬就非常喜歡跟觀眾互動,在說相聲過程中拋出一些俏皮話給觀眾,這個時候就要考驗觀眾和演員的反應能力了。

而迷妹衝進德雲社之後,各種偶像圈的互動方式也多了起來,什麽現場大合唱、燈牌、熒光棒,應有盡有。

但不同於日系模式對偶像資源的高度管制自閉,禁止對劇場演出進行一切拍攝,在德雲社還未走紅的小劇場階段,郭德綱就已深知互聯網開放傳播的重要性。

德雲社在小劇場演出時,從來不禁止觀眾拍照錄音、錄像。一般的小劇場杜絕錄像,害怕視頻傳出去,大家都在網上看了,就不來買票了。但德雲社不在乎,郭德綱甚至還鼓勵觀眾錄像,觀眾在小劇場錄了像,回家之後傳到網上,就有了更多人能夠看到,德雲社的名氣也迅速鋪開。

如果說48系的偶像還在“出村”“擴村”之間猶疑,那麽郭德綱一開始想的就是大眾化。這也就不難理解雖然拍一部、撲一部,但德雲社跨界影視圈的心始終不滅。

捧誰誰紅?

只要注意觀察,就能發現老郭想捧誰。從2017年開始,老郭就在捧張雲雷。他在相聲圈已經積累了不少粉絲。”一名德雲社資深迷妹對硬糖君說。不僅在一眾徒弟之間,郭德綱的地位無人能及,甚至在粉絲之間,他們的“桃兒”,也是神一般的存在。

德雲社的興盛自然與這些藝人息息相關,隨著嶽雲鵬、燒餅、張鶴倫、孟鶴堂的爆紅,德雲社仿佛已經找到造星的獨家竅門。除了張雲雷有一定的偶然性外,從嶽雲鵬、張鶴倫到孟鶴堂,郭德綱是捧一個火一個。

郭德綱想捧誰,確實很明顯。當初捧嶽雲鵬的時候,先讓他在小劇場攢點人氣;接著在自己的專場上不斷給他露臉機會;相聲圈吸了一波粉之後,又開始向大眾市場發力,但凡有郭德綱的綜藝節目,一定就有嶽雲鵬的身影。這番洗腦、刷屏式的栽培,不火也難。

郭麒麟和張雲雷也是差不多的套路。從搜索指數上來看,《歡樂喜劇人》是他倆爆紅的一個節點,打開了大眾知名度。

尤其張雲雷,通過自身顏值、外型、苦練多年的童子功、重情重義的人設以及抖音和B站上作品大範圍高頻次傳播的合力作用下,張雲雷成為相聲圈的“蔡徐坤”,拍時尚雜誌、做客“快本”、出單曲、與楊超越一起代言金拱門、甚至“被拽”都上了熱搜……

電視真人秀《歡樂喜劇人》為“德雲天團”開啟了大眾向圈粉之路。但“出圈”也意味著對原有核心價值的調整。郭德綱和他帶領的德雲社,以“創新”的姿態對傳統相聲“回歸”,雖然贏得大批粉絲擁戴,但他也早早看到劇場相聲的上限,開始摸索轉型之路。

但業務的拓展方面似乎並不太順利,即使有德雲流量加持,德雲社出品的影視作品還是離不開“爛片”二字,但在造星上的探索德雲社還是成功的。

“男色消費”大行其道的今天,國內男性偶像類型一直沒有被填滿,依然有著廣闊的市場空間,老郭搞一個《相聲101》,迷妹們肯定是願意打call的。

養成系之所以能令選秀綜藝、經紀公司、資本方前仆後繼的投入,在於其將不可控的造星過程變得可控,把本來不能工業化、標準化的事情,變得標準化。他可以不斷複製自己,並且解決了令眾多公司頭痛的藝人跳槽問題——男團品牌凌駕於成員之上,不止為用戶提供更多選擇,公司資源也足夠分散。只要品牌還在,誰走了都行。誰走了,可能發展還不如不走。

看德雲社,經歷了誰誰走了、誰誰誰也走了的動蕩期,如今紅起來的不是再也不走了嗎?經紀公司,還真得學學郭德綱。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