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阿里港股上市募資腰斬100億美元 1:8分拆股份:資本遊戲?

市場倒逼估值回歸理性。

近日,中國基金報報導稱,阿里巴巴集團(以下簡稱“阿里巴巴”)確認下調港股上市募資額度至100億美元,計劃9月底掛牌。阿里巴巴此次下調上市募資額度的原因,是出於對港股市場不景氣的考慮。

就在半個多月前,鳳凰網等多家媒體還報導稱阿里巴巴港股上市募資額度為200億美元,如果一切順利,到時阿里巴巴上市有望成為自2010年友邦保險上市融資204億美元以來,港交所規模最大的一筆股票發行交易。

阿里巴巴集團方面向時間財經表示,對相關消息不予置評。

中國基金報稱,6月17日,阿里巴巴提出普通股拆股計劃,每1股拆8股,引發廣泛關注。有媒體認為,阿里巴巴此舉目的可能在為赴港上市做準備,通過拆股方式降低股價,吸引更多中小股民買入,以提升活躍交易量。

財聯社7月16日報導稱,阿里巴巴年度股東大會已經批準提高普通股授權數據,並批準“一拆八”的普通股拆股方案。

中銀國際證券投資顧問主管胡志偉向時間財經表示,阿里巴巴降低募資額,可能因為此前募資額過高導致受挫。降低募資額,其本質是降低估值發行。阿里巴巴在港股募資受挫的主要原因還是估值偏高。

為何主動降額?

鳳凰網報導稱,2014年,馬雲決定讓阿里巴巴集團上市,他選擇了紐交所而是不是港交所,主要原因是阿里巴巴集團當時使用的雙層股權結構是港交所不允許的。相比之下,紐交所和其他美國交易所允許企業管理層在不持有大量股份的情況下保持企業控制權。類似的情況也出現在了百度、京東等公司身上,他們不得不選擇赴美上市。

中國證券報報導稱,港交所相關人士對此表示遺憾,稱沒有讓阿里巴巴在香港上市是個很重大的錯誤。2018年4月開始港交所實施上市制度改革,開始接受雙層股權結構的創新產業公司、已在歐美成熟市場上市的創新產業公司、未有收入或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在港股上市。

到2018年12月中,包括小米、美團在內的28家新經濟公司已在港上市,募資額累計約1360億港元,佔港股市場2018年募資總額的近一半。2018年初,馬雲曾公開表示:公司將“認真考慮”在港交所上市一事。

不過,小米、美團等新經濟公司上市後頻頻破發,引起了市場的廣泛關注。港交所集團行政總裁李小加曾表示,新經濟公司破發原因是其新股上市定價時更為強勢,定價偏高。從兩個市場發行的新經濟公司新股定價估值倍數(PE)看,大部分新經濟公司在港發行新股的估值倍數明顯高出同類公司在美上市時的估值倍數。

中銀國際證券投資顧問主管胡志偉認為,不只是港股,最近科創板新股發行也存在機構獲配新股,不交款、放棄的情況,根本原因還是最近上市新股普遍估值比市場偏高。

而新股上市定價或估值偏高的主要原因,是二級市場整體比較低迷,投資者對打新股(一級市場)的熱情遠比直接買股票高。而上市公司也嗅到了這一風向,所以出現了估值普遍偏高的情況。但是大面積的新股高估值發行,市場也並不全不買账,最終會逐漸回歸理性。阿里巴巴此次降低募資額是市場倒逼的結果,是比較理性的選擇。這也是市場一步一步更加完善的客觀體現。

巧合的是,阿里巴巴港股募資額減半消息剛傳出,百威英博(全球領先的釀酒製造商)也表示,已決定不再推進亞太子公司(百威亞太)在香港的IPO計劃。而此前,中國證券網報導稱,百威亞太的IPO將成為2019年全球最大IPO。

中國證券網報導稱,百威亞太此次擱置IPO計劃,是因為招股結果低於預期,因此在定價問題上,公司與承銷商沒能達成共識。而百威英博稱,多個因素導致公司不再推進這項交易,包括當前的市場狀況。公司會密切關注市場狀況,並基於嚴格的財務紀律持續評估各種選擇,以提高股東價值、優化業務並推動長期增長。

但有分析人士表示,百威不能把責任全賴在港股身上。在百威亞太招股期間,恆生指數確實下跌了1.05%,而恆生指數已經連續上漲了5周。從百威亞太招股文件不難看出,百威亞太的上市是為了替母公司還債、優化母公司財務結構。

公開資料顯示,百威英博作為全球最大的啤酒生產商,旗下經營了包括百威、時代、科羅娜、哈啤、雪津等500多個品牌。該公司一直通過並購擴張搶佔市場份額,在一連串收購後,百威英博去年年底的負債超過了1000億美元。

胡志偉表示,百威選擇直接決定不再推進港股IPO計劃,可能打算等到估值較好的時候,或去估值較高的市場去發行。市場不接受高估值,企業也可以不發,IPO也是雙向選擇。

慘痛記憶

此次,阿里巴巴之所以主動將上市募資額度腰斬,或許還與其此前與港股交手的經驗有關。與小米、美團等首次在港股上市的互聯網公司不同,阿里巴巴曾在港股有一段較為慘痛的記憶,其深知在港股定價合理重要性。

鳳凰網報導稱,當年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最初開始從資本市場籌集資金時,他選擇的就是港交所。2007年,阿里巴巴旗下B2B電子商務公司阿里巴巴網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阿里巴巴網絡”)在香港IPO,計劃發行1.28億股股票,發行價為13.50港元。當時,阿里巴巴網絡吸引了逾56萬香港散戶投資者,認購訂單達到331億港元,超額認購257倍。

2007年11月6日,阿里巴巴網絡上市第一天開盤報30港元,較13.50港元的發行價增長一倍以上。投資者的認購十分瘋狂,以至於大量訂單的湧入導致港交所的交易系統不堪重負,交易延遲。

儘管散戶投資者熱情洋溢,但是機構投資者當時並未充分認識到阿里巴巴網絡的價值。一些投行分析師認為阿里巴巴網絡的定價“嚴重過高”。

自從IPO後,阿里巴巴網絡的股價再也沒有回到30港元,並很快跌破了發行價。2012年,馬雲決定讓阿里巴巴網絡從港交所退市。

只是不知道,這次阿里巴巴能否改寫自己及赴港上市互聯網公司在港股的命運。(台灣時間財經 喬治)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