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針灸入門必背】針灸一代宗師承淡安先生註解的穴位歌

導讀:承淡安先生,少時隨父親學醫,17歲時又師從名醫,他被稱為「中國針灸一代宗師」,趙爾康、楊甲三、程莘農等老師均是承淡安先生的高足。四總穴歌、井滎俞原經合歌、井滎俞經合治法總訣、馬丹陽天星十二訣、禁灸穴歌、禁針穴歌這些我們都必須知道的歌訣,大家都真正的理解了麽?

四總穴歌

肚腹三裡留,腰背委中求,頭項尋列缺,面口合谷收。

承註:肚腹之疾,都腸胃病,所屬亦為脾胃二經。故凡治肚腹之疾,以三裡穴為主。腰背為太陽經之野,故治腰背之疾,以委中為主穴。頭項、面口,指頸項與頭之前半面言,為大腸經之分野,列缺為肺之絡而通於大腸經者,故列缺與合谷為治頭項面口之主穴。

井滎俞原經合歌

少商魚際與太淵,經渠尺澤肺相連。商陽二三間合谷,陽溪曲池大腸牽。

隱白大都太白脾,商丘陰陵泉要知。厲兌內庭陷谷胃,沖陽解溪三裡隨。

少沖少府屬於心,神門靈道少海尋。少澤前谷與後溪,陽谷小海小腸經。

湧泉然谷與太溪,復溜陰谷腎所宜。至陰通谷束京骨,崑崙委中膀胱知。

中沖勞宮心包絡,大陵間使傳曲澤。關沖液門中渚焦,陽池支溝天井索。

大敦行間太沖看,中封曲泉屬於肝。竅陰俠溪臨泣膽,丘墟陽輔陽陵泉。

承註:《靈樞·九針十二原》篇曰:「五臟五腧,五五二十五腧;六腑六腧,六六三十六腧。經脈十二,絡脈十五,凡二十七氣,以上下。所出為井,所溜為滎,所注為俞,所行為經,所入為合,二十七氣所行,皆在五腧也。節之交,三百六十五會……所言節者,神氣之所遊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

考井者,泉也,水源之所出也。《靈樞》二十七氣之所出為井,言經脈之氣,由此起源發出。汪昂注曰:「井者,如水之出也,故曰所出為井。」

溜者,流也。《靈樞》二十七氣所溜為滎,言經脈之氣,由此處急流而過也。汪昂注曰;「滎者如水之流也。」

俞者,輸也。《靈樞》二十七氣之所注為俞,言經氣由此輸注也。汪昂注曰:「俞者,如水之注也」。

經者,行也。《靈樞》二十七氣之所行為經,言經脈之氣由此處通行而過。汪昂注曰:「經者,如水之行也。」

合者,會接也。《靈樞》二十七氣之所入為合,言經絡之氣由此會接。汪昂雲:「合者,如水之會也。」素問曰:「治府者,治其合。」又曰:「陽氣在合,取合以虛陽邪。」

原者,源也,本也。經曰脈之所過為原,又曰瀉必針其原。

至於春刺夏刺說,言春令木旺,宜刺井穴以應之。夏令火旺,宜刺滎穴以應之。長夏土旺,宜刺俞穴以應之。秋為金旺,宜刺經穴以應之。冬為寒水司令,宜刺合穴以應之。此屬前賢惑於陰陽五行之說,有此附會,在治療上未盡然也。

井滎俞經合治法總訣

井之所治,皆主心下滿。

滎之所治,皆主身熱。

俞之所治,皆主體重節痛。

經之所治,皆主喘嗽寒熱。

合之所治,皆主逆氣而泄。

承註:凡胸中滿悶,屬於肺經之病者,則刺肺之井穴。若屬於大腸經之病者,則刺大腸之井穴。余可類推。

凡身熱發燒,屬於肺經為病者,則刺肺經之滎穴。如為大腸經之病者,則刺大腸經之滎穴。余可類推。

凡骨節酸重疼痛,屬於肺經者,則刺肺之俞穴。屬於大腸經之病者,刺大腸經之俞穴。余可類推。

寒熱喘嗽之屬於肺經病者,則刺肺之經穴。若屬於脾經病者,則刺脾之經穴。余可類推。

氣逆發熱兼泄或汗泄,或下泄,屬於肺經病者,則刺肺之合穴。若屬於脾經病者,刺脾之合穴。余可類推。

馬丹陽天星十二訣

1.三裡膝眼下。三寸兩筋間。能通心腹脹。善治胃中寒。腸鳴並泄瀉。腿腫膝胻酸。傷寒羸瘦損。氣蠱及諸般。年過三旬後。針灸眼便寬。取穴當審的。八分三壯安。

承註:三裡一穴,善治腸胃之疾。腎主元氣,脾主中氣,即天之生氣。書曰:「有胃氣則生。」蓋脾胃腸三者,為供給營養中樞。腸胃無病,中氣乃強。故古人於三旬之後,必當灸三裡以助脾胃之氣化,增加血液之運行。古諺有曰:「若要身體安,三裡常不乾。」即指常灸三裡,致起泡潰糜也。近今日人甚篤信三裡灸法,謂非但能治腸胃病,且能健身雲。

2.內庭次指外。本屬足陽明。能治四肢厥。喜靜惡聞聲。癮疹咽喉痛。數欠及牙疼。瘧疾不能食。針著便惺惺。

承註:內庭為足陽明之滎穴,故所治悉屬足陽明經氣太過之疾。

3.曲池拱手取。屈肘骨邊求。善治肘中痛。偏風手不收。挽弓關不得。筋緩莫梳頭。喉閉促欲死。發熱更無休。遍身風癬癩。針著即時瘳。

承註:本穴治陽明經之身熱與浮風身癢,及肘肩屈伸諸病。

4.合谷在虎口。兩指歧骨間。頭疼並面腫。瘧病熱還寒。齒翻鼻衄血。口噤不開言。針入五分許。令人即便安。

承註:合谷穴之主治有特效者,為齒頭面諸疾。

5.委中曲膕裡。橫紋脈中央。腰痛不能舉。沉沉引脊樑。酸痛筋莫展。風痹復無常。膝頭難伸屈。針入即安康。

承註:委中一穴,專治腰背腿膝之疾。

6.承山名魚腹。腨腸分肉間。善治腰疼痛。痔疾大便難。腳氣並膝腫。展轉戰疼酸。霍亂及轉筋。穴中刺便安。

承註:本穴為治腳氣或霍亂轉筋之特效穴。

7.太沖足大指。節後二寸中。動脈知生死。能醫驚癇風。咽喉並心脹。兩足不能行。七疝偏墜腫。眼目似雲朦。亦能療腰痛。針下有神功。

承註:太沖為肝經之原穴。驚癇疝氣目生雲翳咽喉心脹都屬肝經氣大過之疾患,故太沖能治之。七疝者,為沖疝,狐疝,疝頹,疝厥,瘕疝,潰疝,癃疝,七種。少腹上衝心而痛,不得前後為沖疝。睾丸偏小偏大,時上時下為狐疝。陰囊少腹腫大控急而痛為頹疝。厥氣上衝心腹而痛為厥疝。少腹悶痛結形如瓜為瘕疝。睾丸腫痛,甚至潰膿為瘕疝。睾丸腫大小溲不行為癃疝。

8.崑崙足外踝。跟骨上邊尋。轉筋腰尻痛。暴喘滿衝心。取步行不得。一動即呻吟。若欲求安樂。須於此穴針。

承註:崑崙治足踝骨跗骨之病,為最特效。腰痛轉筋亦善。

9.環跳在髀樞。側臥屈足取。折腰莫能顧。冷風並濕痹。腿胯連腨痛。轉側重欷歔。若人針灸後。頃刻病消除。

承註:環跳治腰痛由於折傷氣滯血瘀而致者,有特效。下肢風濕痹痛痿弛,亦有特效。

10.陽陵居膝下。外臁一寸中。膝腫並麻木。冷痹及偏風。舉足不能起。坐臥是衰翁。針入六分止。神功妙不同。

承註:本穴專治下肢之風濕酸痹。

11.通裡腕側後。去腕一寸中。欲言聲不出。懊憹及怔忡。實則四肢重。頭腮面頰紅。虛則不能食。暴痦面無容。毫針微微刺。方信有神功。

承註:本穴專治胸廓內臟聲帶之疾,與血行之疾。

12.列缺腕側上。食指手交叉。善療偏頭患。偏身風癉麻。痰涎頻壅上。 口噤不開牙。若能明補瀉。應手即如孥。

承註:列缺善治頭面之疾,及周身肌肉淺層神經諸疾患。

禁灸穴歌

啞門風府天柱擎。承光臨泣頭維平。絲竹攢竹睛明穴。素髎禾髎迎香程。

顴髎下關人迎去。天牖天府到周榮。淵液乳中鳩尾下。腹哀臂後尋肩貞。

陽池中沖少商穴。魚際經渠一順行。地五陽關脊中主。隱白漏谷通陰陵。

條口犢鼻上陰市。伏兔髀關申脈迎。委中殷門承扶上。白環心俞同一理。

灸而勿針針勿灸。針經為此嘗叮嚀。庸醫針灸一齊用。徒使患者炮烙刑。

承註:禁灸各穴。悉屬神經散布浮淺之處,或直接動脈之所。所謂灸則俱神明者,即灸傷血管與神經也。至於灸不再針,針不再灸之歌,良以灸後,肌膚表皮破潰,復以粗劣之針刺入,汙物易於傳入,致紅腫潰膿。若針而再灸。則針孔未閉,火氣同汙物亦易直入,故針灸不能並施。今以針留孔穴,以艾燃針柄,使溫熱由針傳入,頗可取法,惟效不如直接灸之為愈耳。

禁針穴歌

腦戶囟會及神庭,玉枕絡卻到承靈,顱息角孫承泣穴,神道靈台膻中明,

水分神闕會陰上,橫骨氣沖針莫行,箕門承筋手五裡,三陽絡穴到青靈,

孕婦不宜針合谷,三陰交內亦通論,石門針灸應須忌,女子終身孕不成,

外有雲門並鳩尾,缺盆主客深暈生,肩井深時亦暈倒,急補三裡人還平,

刺中五臟膽皆死,沖陽血出投幽明,海泉顴髎乳頭上,脊門中髓傴僂形,

手魚復陷陰股內,膝臏筋會及腎經,腋股之下各三寸,目眶關節皆通評。

承註:前人所用之針,與今之毫針較,其粗數倍。故對於內部有重要神經或血管,腦髓、脊髓易於針傷,發生其他疾患,乃有禁針之避忌。以今所用之毫針刺之,固無甚妨礙也。雖然,亦當知有所避忌,以慎為要。考腦戶、玉枕、絡卻、承靈,中為腦髓,亦為面部器官重要神經發布之處;囟會、角孫,適當絡脈之上;神庭一穴,前賢言針之發狂,乃偶然之事,中無重要神經,有目翳者,非針不可。

神道、靈台、脊門(即脊中穴)中為脊髓,適為心肺肝系附著之處。承泣為三叉神經之通過眼系者。水分、神闕,今人亦有針者,中為大動脈管,還可過深刺及耳。會陰、乳中之禁針,殆避嫌也。橫骨為生殖系之精囊卵巢布及之處,針勿宜深。氣沖為淋巴結節之處,粗針則傷。膻中避直刺。箕門、承筋、手五裡、三陽絡、青靈、沖陽、顴髎,中非靜脈即為動脈,前人恐出血不止,故列入禁穴,在今日毋須避忌。

鳩尾恐傷破隔膜,非至不得已時始針之,必須患者兩手直舉,方可下針。肩井、缺盆,過深則傷及迷走神經之入於胃者,引起胃之反射性也。海泉在舌下之正中絡上,並治消渴刺出血。魚腹及腋股下,中有靜脈,可無忌。膝臏出液則跛。

總之在經驗上,頭之上後部,為大小腦延髓之處,不宜深針。背部自腰以上,胸部自臍以上肋骨所蔽之部,悉勿過深,不傷及內臟為要。手足諸部,雖毋須避忌,但針宜清潔,若有銹汙等物,遣入血管之中,即發生危險,有不堪設想者,當三注意焉。

給大家推薦好書《針灸解惑(第2版)》,點擊閱讀原文可直接購買

本文選自《針灸解惑(第2版)》

(掃碼下單)

本書是南京中醫藥大學王啟才教授在多年探索針灸理論與實踐的基礎上,總結出的針灸醫學中常見的106個學術問題。這些問題,有的屬於疑難而令人費解的問題;有的屬於含糊不清或於理不通的問題:有些屬於分歧紛紜、自相矛盾的問題;有的甚至還是明顯的錯誤問題。只是數千年來這些問題並沒有得到統一認識,更談不上合理解決。作者對這些內容進行了闡釋、修訂、充實和糾正,立意明確,說理清楚,且言之成理。

END

版權聲明

本文承淡安先生授課筆記整理,最終解釋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時請註明出處。封面圖片來自攝圖網正版圖片庫。-0423,歡迎投稿嘮嗑。

點閱讀原文,一鍵下單我怎麼這麼好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