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這幾種茶千萬別喝,不養生還易致病

播放GIF

播放GIF

聽說春季喝茶有養生的作用

還聽說過「茶為萬病之葯」的說法

那麼喝茶有沒有什麼禁忌?

如何通過喝茶養生呢?

喝茶6忌

1?? 忌空腹、睡前喝茶

空腹喝茶易傷胃,還會引起頭暈乏力,也就是俗稱的「醉茶」。但也不要飯後馬上就喝,以免加重腎臟負擔。最好在飯後1小時左右才喝茶。

2?? 忌過度喝茶、少喝濃茶

茶有大量鞣酸,鞣酸和鐵質結合,形成一種不溶性物質,阻礙鐵吸收,因此,大量喝濃茶會讓鐵流失。

古人雲「淡茶溫飲最養人」。長期飲用濃茶,不僅容易使人過度興奮,導致失眠,加大心臟、腎臟的負擔,還會刺激胃粘膜,抑製機體對鈣的吸收,增加疾病風險。

3?? 忌喝變質茶、焦味茶、久泡茶

因為這些茶中的有用物質已被氧化,作用下降,而且這些茶湯中會存在微生物超標、不衛生等隱患。

4??忌喝隔夜茶

因為茶水放置時間太長,容易導致細菌大量生成,變成強刺激性、強氧化物,刺激胃腸,從而產生炎症。

5??忌喝冷茶、串味茶、燙茶

最好也不要喝涼了的茶,以防變味,並滋生有害物質。最好也別喝56攝氏度以上的茶,因為經常喝溫度高的功夫茶、熱粥容易導致食管癌。

6?? 人群限制

兒童、孕婦、哺乳期婦女、高血壓患者忌喝濃茶;肝病患者、冠心病人、神經衰弱者、貧血患者、尿結石患者不宜飲茶。

如果要用飲茶來養生,首先需要根據自己的體質選對茶的種類,然後再根據季節的變化適當做一些調整。

春天首先推薦大家喝帶有芳香辛散氣味的花茶,比如說茉莉花茶,茉莉花茶是性溫的,可以驅寒提神,它的花香和茶香融合以後,使人心情愉悅,神清氣爽可以驅走春困。

其次建議大家喝一些具有養肝調肝功效的茶葉,因為這個肝在五行中是屬木,對應著春天的生髮之氣,所以在春天這個季節最適合調肝和養肝。一般體質的人我們可以喝一些玫瑰花茶,玫瑰花疏肝理氣,對於女性它又可以活血調經兼有美容的功效。

如果要是偏肝火旺的體質,在這個季節可能容易發脾氣急躁上火,甚至有些肝病在春季是會複發的。那麼推薦這種人群喝清肝火的菊花茶,像鐵觀音(茶)普洱茶這一類的在春季也可以喝。

如果自己不太確定體質是偏寒還是偏熱,可以選擇一些溫和比較中性的茶,比如像鐵觀音茶、烏龍茶、白茶、普洱茶這一類的。

在這個季節,如果我們喝了適應這個季節的茶,對身體的養生會更好一些。

春季的新茶已經上市了,喝新茶是不是比陳茶更健康呢?

每年大家都挺期盼喝剛下來的新茶,但實際上要提醒大家,新茶不適合馬上就喝。

雖然經過了一冬的積蓄,新茶確實含有更豐富的營養物質,比如氨基酸、維生素等。但現在研究發現,它含有較多的未經氧化的物質,對胃腸道的刺激更明顯。所以不適合馬上就喝新下來的茶,還是要放大概半個月到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尤其是對於體質虛寒的人,那就更不適合喝了。

購買茶葉,不用過度追求「新」和「貴」

而是要根據季節和體質選茶,才更有利於養生防病

??????

不同的茶,功效不同

1

綠茶:降火防癌

代表名茶:西湖龍井、洞庭碧螺春、信陽毛尖

綠茶是沒有發酵的茶。性寒有助降火,最適合容易上火的人,與其他茶類相比,綠茶的抗癌功效較好。綠茶通常被認為有降血脂、降血壓、減肥等作用。經常吸煙者,喝喝綠茶,可減少尼古丁的傷害。

注意:綠茶偏寒性,脾胃虛寒的人少喝。

2

白茶:明目保肝護肝

代表名茶:白毫銀針、白牡丹、壽眉

白茶就是輕微發酵茶。白茶通常有一定的明目、保肝護肝、促進血糖平衡的作用。尤其是老白茶,還有降火、消炎、利咽的作用,對治療喉嚨炎、喉嚨痛有一定功效。與其他茶類相比,白茶差的抗菌抗異塵餘生效果比較好。

3

黃茶:益脾胃助消化

代表名茶:君山銀針、霍山黃芽、平陽黃湯

黃茶就是輕發酵茶。黃茶有一定的殺毒作用。益脾胃、助消化,而且還有助於脂肪代謝,普通人幾乎都適合。

4

青茶:降血脂抗衰老

代表名茶:大紅袍、鐵觀音、鳳凰單樅、台灣凍頂烏龍

青茶就是半發酵茶,又叫烏龍茶。與其他茶類相比,烏龍茶在減肥方面效果較好。某些烏龍茶富含「甲基化兒茶素成分」,具有抗炎、抗過敏

幫護肝細胞等功能。青茶含較多茶多酚,有降血脂、抗衰老、提神作用,但是不宜空腹或睡前喝。

5

紅茶:暖脾胃消疲勞

代表名茶:川紅工夫、滇紅工夫、祁門工夫

紅茶就是全發酵茶。正山小種、大吉嶺、斯裡蘭卡等都是紅茶。

紅茶通常是紅湯紅葉,有助於消化、暖胃、提神、消疲勞。與其他茶類相比,紅茶預防心血管疾病的功效較好。

注意:體質偏熱的人少喝紅茶。

6

黑茶:降血脂解油膩

代表名茶:雲南普洱、安化黑茶、梧州六堡茶

黑茶就是後發酵茶。比如普洱茶、六堡茶、安化黑茶、湖北老青茶等一般都是黑茶。

黑茶有很好的消脂去膩作用,降脂功能較強,有防止糖尿病、抗衰老等作用。

小貼士

播放GIF

你「在看」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