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經方臨床模擬練習-每日一案(第751期)

王某,女,30歲。鄰人惡作劇,毒死家養母雞五隻。氣憤難忍,然力小勢薄,不得伸張,噯逆嘆息,胸脘脹悶。未幾更增心煩不寧,坐立不安,吞咽時食管至心下灼痛難忍,及於後背。消化科診為食管賁門炎,服用螺旋黴素、B族維生素等治療,逾月不見轉機。望其舌邊尖紅,苔黃白相雜。診其脈,沉滑略數。

處方:██。

答案下期公布

上期答案:桂枝加龍骨牡蠣湯(註:答案非唯一,僅供參考)

葛某,女,32歲。心慌7天余。患者7天前由於勞累出現心慌,並伴有心前區不適,全身乏力,ECG示:偶有室性期前收縮。近日心慌及早搏明顯加重。

現症見:汗出心慌,全身乏力,口乾不欲飲,手心熱,無口苦,眠差易醒,食納差,大便偏乾,2~3曰一行,小便調,舌質淡,舌苔薄白,脈細。

虛汗出,手心熱,為營衛不和的太陽病。患者坐著出汗,現代醫學認為是自主神經功能紊亂,馮老認為是一種營衛不和的一種感冒狀態。脈細,舌苔白,舌質淡,口乾不欲飲,眠差,全身乏力,為血虛水盛之太陰病。心慌,心前區不適,水飲凌心故也。大便乾,2~3曰一行,此為太陰裡寒,水飲內停,津傷所致,而非陽明腑實。

綜合分析:辨證屬太陽太陰合病兼有血虛水盛。擬用桂枝加龍骨牡蠣湯和營衛以調氣血,鎮動悸而斂心神,又重用定志丸(菖蒲、遠志、炒酸棗仁)加強鎮靜安神之效。

同時用當歸芍藥散養血利水飲,以除太陰之裡寒。因「大便乾,2~3曰一行」,此為太陰裡寒,水飲內停,津傷所致,而非陽明腑實。故方中重用白朮,溫陽升津液而通便,宜注意。

處方:

桂枝10g,炙甘草6g,生龍骨(同煎)15g,生牡蠣(同煎)15g,茯苓15g,白朮18g,當歸10g,白芍10g,遠志10g,菖蒲10g,酸棗仁15g。3劑,水煎服。

結果:患者服用3劑後,心慌、期前收縮未再出現,大便、食納、睡眠均正常,隨訪至今亦未複發。

解說:全方共奏調和營衛、鎮靜安神、養血利水之效,切合病機,而收效甚捷。

原文複習

《金匱要略?血痹虛勞病脈證並治第六》: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陰頭寒,目眩發落,脈極虛芤遲,為清谷亡血失精;脈得諸芤動微緊,男子失精,女子夢交,桂枝加龍骨牡蠣湯主之。

各家論述

《醫門法律》:用桂枝湯調其營衛羈遲;脈道虛衰,加龍骨、牡蠣澀止其清谷、亡血、失精。一方而兩扼其要,誠足寶也。

《金匱要略論注》:桂枝、芍藥,通陽固陰;甘草、薑、棗,和中、上焦之營衛,使陽能生陰,而以安腎寧心之龍骨、牡蠣為輔陰之主。 3.《醫方集解》:桂枝、生薑之辛以潤之,甘草、大棗之甘以補之,芍藥之酸以收之,龍骨、牡蠣之澀以固之。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