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為啥寶寶睡覺總是「一驚一乍」的?

寶寶睡覺,一直是讓媽媽頭疼的問題。他們的感覺總是異常靈敏,抱著的時候明明睡著的,可是屁股還沒挨著床,「哇~」的一聲就醒了。相信每個媽媽在把娃放到床上的瞬間,都在祈禱「不要醒,不要醒......」

終於有次放到床上沒有醒來,這邊懸著的心還沒放下來呢,爸爸那邊猛然推門而進,寶寶手腳突然一抖,又醒了,一番努力又白費了。媽媽們就感到很疑惑,為什麼寶寶睡覺時這麼容易一驚一乍的呢?看起來這是個小問題,其實處理不好的話,很多寶寶長大還會變的膽小。

驚跳反射

寶寶這種一驚一乍的情況,其實是種條件反射,有的稱之為「驚跳反射」或者「莫羅反射」,是靈長類動物的一種自然防禦行為,讓他在遇到危險的時候,能夠快速抓到媽媽,獲得保護。

寶寶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被羊水包圍,溫暖,安靜,狹小的空間讓寶寶感覺很安全。而出生以後,能感覺到光照和聲音,能活動的空間也變大了,他一伸手也碰不到媽媽了,就會讓他對外界保持警覺,有種不安全感,需要重新適應新的環境。

所以,對於剛出生的寶寶來說,即使睡覺的時候,開門的聲音,甚至一陣風,都能讓他們「嚇」一跳,趕緊尋求媽媽的安慰。寶寶四個月左右,這種反射會消失。

長大還會有影響

英國心理學家發現,如果原始反射沒有得到有效抑製,就可能會對以後的生活產生影響。嬰兒時期驚跳反射沒有得到很好抑製的孩子,長大後就可能表現出異常的敏感,容易受環境的影響,還容易焦慮,不自信,缺乏安全感,變的膽小。

安撫寶寶的好方法

首先,在寶寶剛出生的時候,驚跳反射可能很頻繁,影響寶寶的睡眠。媽媽可以使用嬰兒包巾,使用正確的方法把寶寶包起來,讓他能睡得更踏實,或者在寶寶周圍放上枕頭或者玩具,讓他驚醒的時候能夠觸碰到,也會更有安全感。

其次,在照顧寶寶的時候,為了不讓孩子被「嚇」到,很多家長就會刻意營造出一個安靜的環境,不敢發出一點聲音,中午睡覺的時候拉起來窗簾,這其實是不正確的。正常的光照刺激和聲音刺激其實對抑製寶寶的驚跳反射是有利的,家長不要太過分保護寶寶。

媽媽可以幫助寶寶活動身體,做些嬰兒操,或者給寶寶做撫觸,都對抑製驚跳反射有利。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