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銀基金三權益產品今年跌30% 上半年收1711萬管理費

  中銀基金三權益產品年內跌幅超過30%,上半年收了1711萬元管理費

  作者/《壹財信》修文,發自南京

  今年A股開啟下跌模式,而權益類基金也從去年比誰漲的多變成了今年比誰跌的慘。根據《壹財信》觀察,在主動管理型權益基金年內跌幅超過30%的產品中,中銀基金公司憑借3隻基金身在其中而“力壓群熊”。

  但從剛剛公布的2018年中報看,這三隻基金不僅淨利潤合計虧損了7.29億元,而且在上半年的淨值跌幅都超過了25%,即便如此,卻向持有人收取了1,711萬元的管理費。另外,中銀基金公司旗下在上半年裡淨值出現虧損的所有產品共向基金持有人收取了超過1億元的管理費。

  14隻主動權益產品年內跌超30%

  中銀基金佔其三

  在悲催的A股市場面前,今年權益類基金已經從去年比誰漲的多變成了如今的比誰跌的慘模式,而根據主動管理型權益類基金年內的跌幅看,在14隻跌幅超過30%的產品中,中銀基金公司有3隻產品身在其中,成為在這一跌幅內產品最多的基金公司。

  中銀新動力股票是該公司年內跌幅最多的主動管理型權益類基金,同時也排名全市場這類基金年內跌幅第二名的位置。數據顯示,截止9月6日,該基金年內淨值跌幅高達34.32%,而該基金的基金經理吳印還是一位管理經驗超過7年的資深人士。

  該基金成立於2015年2月,其實直到今年5月2日,都是由史彬一人管理,但3年多卻虧損了31.5%,由此,史彬才被撤換,轉而讓吳印接手,但誰知管理了100多天就跌了20%,快趕上之前史彬管理3年的跌幅了。也正因為二人接連的慘痛經歷,這隻基金成立至今累計已經虧損了44.5%,淨值僅剩下五毛多,如果有投資者一直持有至今,幾乎虧了一半。

  分階段看,史彬的管理能力卻是很差,在2015年全年裡,因為偏重成長股,加之中小創板塊在年底回調不明顯,所以當年該基金淨值上漲了23.7%,但在2016年A股普跌之際,該基金大跌了35%,遠遠超過11.69%的同類平均跌幅,在當年584隻同類基金中排在582位。

  2017年在藍籌股引領上漲的行情下,該基金竟然在上半年出現虧損,好在下半年裡積極提高了倉位,並重點加倉了白酒等行業個股,算是挽回了損失,但全年僅獲得5.23%的收益,排名僅僅處於中遊以下水準。

  由於今年一季度,該基金大量持有銀行股和成長股,所以在A股全面回調的行情下,該基金一季度就“發力”下跌了13.85%,排名後四分之一位置。

  據《壹財信》了解,從今年5月3日開始,該基金由吳印管理,其歷任萬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發展部行業分析師、基金經理助理、基金經理等職。按理說,中銀新動力股票二季度披露的前十大重倉股應該是吳印認可的,與一季度時的前十大重倉股相比也大不一樣。

  比如此前並沒有的白酒股貴州茅台、家電股青島海爾、醫藥股安圖生物等,但可惜該基金在二季度繼續大跌13.46%,而上述幾隻股票的季度走勢平穩,下跌原因或許是因為部分持倉的成長股跌幅嚴重。

  但人算不如天算,進入到三季度,此前抗跌明顯的白酒、家電紛紛出現補跌,消費股、績優藍籌股等跌幅在8月份最為嚴重,這直接導致了該基金從7月份之後淨值繼續虧損11%以上。

  權益部總經理接手史彬爛攤子

  能否扭轉頹勢還需謹慎

  另外兩隻跌幅較大的中銀系基金分別是中銀新經濟靈活配置、中銀主題策略。兩隻基金分別成立於2014年和2012年,而前文提到的史彬一直管理兩隻基金到今年6月11日,也是因為業績原因被撤換。2015年之前的業績表現尚可,但從2016年開始,史彬的管理能力突然發生變化。

  中銀新經濟靈活配置在2016年和2017年的業績表現為-38.19%、6.77%,中銀主題策略混合在2016年和2017年的業績為-31.12%、15.68%,而同類均值在這一時期的表現為-7.46%、10.79%,兩隻基金的表現實在讓人忍無可忍。

  隨後,陳軍於今年6月12日接手兩隻基金,其2004年加入中銀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歷任基金經理、權益投資部總經理、助理執行總裁,任職基金經理的累計時間接近12年。

  儘管離陳軍上任後的首次披露重倉股時間僅剩半個月,但在二季報披露的前十大重倉股還是與之前史彬管理時發生了很大變化。比如中銀新經濟靈活配置一季度重倉的銀行、黃金、通訊行業已經在二季度變成了半導體、芯片、健康醫療行業,中銀主題策略也同樣如此。

  但可惜由於二季度A股跌幅較快,陳軍在更換股票資產時還是受累於此前的股票而遭受了嚴重的損失,中銀新經濟靈活配置和中銀主題策略分別在這一時期淨值下跌了22%和21%。

  但從7月份至今,以及權益類基金跌幅慘重的8月份來看,這兩隻基金的跌幅已經明顯趨緩,然而面對今年大幅震蕩的A股行情,陳軍重倉的成長股要想獲得持續正回報也並非易事。

  作為旱澇保收的公募基金行業,即便中銀基金旗下這三隻跌幅巨大,也絲毫不影響其收取基金持有人的錢。在2018年上半年報告中,這三隻基金的淨利潤均為虧損,合計7.29億元,而且基金淨值跌幅都超過25%,基金持有人可謂是損失慘重,但作為基金公司,中銀基金卻在這三隻巨虧的基金上向持有人收取了0.1711億元的管理費。

  另外,從上半年中銀基金公司旗下所有淨值出現虧損的基金來看,這些基金的淨利潤虧損合計為21.15億元,但收取的管理費收入達到了1.06億元,基金公司的歡樂顯然是構築在了基金投資者的痛苦之上。

免責聲明:自媒體綜合提供的內容均源自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原作者並獲許可。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場。若內容涉及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勿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責任編輯:常福強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