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醫:治胃病先分清胃熱還是胃寒,2個對症方子,用對了你有福

有這麼一種說法,十人九胃,說得就是十個人就有一個人得胃病。通常胃病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胃熱,另外一種是胃寒,而很多人常年受到胃病困擾,得不到根治,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沒有對症治療。

胃寒

胃寒和飲食有著很大的關係,例如平時飲食喜歡吃生冷食物等,或者經常冷熱食物一起吃,吃飯時間不固定,長此以往就會引發胃寒。再加上現在的生活節奏快,精神壓力大,飲食更加不規律,導致胃病發作越來越普遍。而中醫認為,導致胃寒的主要原因是:

胃寒的主要病因與飲食習慣有關,如飲食不節,嗜食生冷等。經常冷熱食物一起吃,吃飯不按時或者饑飽不均,久而久之就會造成胃寒。再加上現代人的生活節奏快,精神緊張,飲食不規律,造成脾胃病發病率越來越高。中醫認為本證的形成原因主要有:脾胃陽氣虛衰;腹部受涼;過食生冷;勞倦傷中,復感寒邪,導致陰寒凝滯胃腑。

正所謂,胃病三分治七分養,下面,就給大家推薦一個針對胃寒的胃病效果比較好的方子,這個方子叫做代代花茴香茶。

代代花茴香茶主要採用6種可以幫助調理胃寒,養胃的配料:代代花、小茴香、砂仁、萊菔子、藿香、紫蘇。經過合理的配伍,調理胃寒、胃病的作用發揮到最大。

材料準備:代代花(5g)、砂仁(4g)、小茴香(4g)、藿香(4g)、萊菔子(4g)、紫蘇(2g)

做法:將上述材料清洗乾淨,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水,大火煮開,轉小火煎煮20分鐘即成,去渣飲茶。這個茶對比例的要求比較高,如果家裡沒有條件自己做,可以選擇現成的代代花茴香茶。

下面,我們來具體看看這個方子的功效:

代代花具有具有消食、化痰和健胃等功效;現代臨床中,小茴香常用於理氣和胃以及散寒止痛等;砂仁是我國"四大南葯"之一,具有化濕開胃、溫脾止瀉的藥效,常用於消化系統相關疾病的治療;萊菔子具有止咳平喘,下氣消食的作用;藿香可以具有芳香化濕、和中止嘔;紫蘇具有抗炎症的作用,能夠幫助調理和預防胃炎。

由此可見,長期飲用代代花茴香茶,對於那些胃寒引發的各種胃病以及其引發的不適都有很大的益處。

胃熱

中醫認為,胃熱是由於食用太多煎炒的食物,使胃受了邪寒,通常會伴隨口渴、口臭、口乾、咽乾等癥狀。

胃熱的病人通常比較喜歡冰冷的食物,而不喜歡熱的食物,通常在吃了很多冰冷食物後感覺很舒服。而胃熱發病時,患者會感到胃脹、沒有食慾,部分患者則會胃口大開,需要不斷的進食。

應對方子——蒲公英茶

蒲公英又被叫做婆婆丁、黃花地丁等,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作用。在《本草新編》中,認為蒲公英可以瀉胃火之葯,但其氣甚平,既能瀉火,又不損土,可以長服久服而無礙。而《醫林纂要》認為,蒲公英「補脾和胃,瀉火」。

蒲公英茶的製作方便,只要將採摘的蒲公英清洗乾淨,曬乾即可泡茶飲用,有條件的可以適當翻炒,口感效果更好。

之火,亦無不可也。」

《醫林纂要》認為,蒲公英「補脾和胃,瀉火」。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