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牙疼不是病,疼起來真要命,不妨試試這幾味中藥


播放GIF

早在東漢早期,中醫就有「牙痛」的記載:大腸和陽明之脈,是動則病齒痛(《靈樞·經脈》),這是世界關於牙痛的最早記載。根據病因病機不同特點,中醫將牙痛分為齲齒牙痛、風熱牙痛、風寒牙痛、胃火牙痛、虛火牙痛、寒厥牙痛、瘀血牙痛等七型進行治療。

玉女煎適用於齲齒引起的牙痛,常用中藥如知母、石膏、黃連、生地、丹皮、當歸、蜂房、骨碎補、海桐皮、升麻、茄根等。

連翹飲、銀翹散、五味消毒飲適用於風熱牙痛,牙痛伴見牙齦紅腫,不敢咀嚼,得冷痛減,受熱則疼痛加重,甚則腮部腫痛的患者,常用中藥如連翹、銀花、牛蒡子、野菊花、蒲公英、桔梗、當歸、赤芍、天花粉、升麻、防風等。

荊防敗毒散適用於牙痛伴見怕風寒,患處得熱疼痛減輕的風寒牙痛患者,常用中藥如荊芥、防風、白芷、細辛、桂枝、槁本、川芎、蜂房、當歸等。

清胃散適用於牙齒燒灼樣疼痛,伴見牙齦紅腫,甚至潰爛流膿,口渴,口臭,大便秘結的胃火牙痛患者,常用中藥如石膏、黃芩、生地、丹皮、黃連、升麻、白芷、細辛等。

知柏地黃丸或二陰煎適用於牙齒隱隱作痛,伴見牙根鬆動,口千,咽乾,手腳心發熱,夜間盜汗的虛火牙痛患者,常用中藥如生熟地、知母、黃柏、山榮萸、山藥、茯苓、丹皮、當歸、麥冬、地骨皮、白蒺黎、生牡蠣等。

羌活附子湯適用於牙痛牽連至頭額,牙齦浮腫,但不充血,得熱則疼痛減輕,遇風冷則疼痛加重的寒厥牙痛患者,常用中藥如羌活、附子、白芷、防風、升麻、麻黃、黃芪、僵蠶、細辛、革茇、黃柏等。

桃仁承氣湯適用於牙痛如錐刺,晝輕夜重,伴見牙齦紫黑或腫起血皰、血瘤的瘀血牙痛患者,常用中藥如桃仁、桂枝、芒硝、大黃、生熟地、麥冬、天冬、五靈脂、枳殼、黃芩、茵陳等。

此外,牙痛時可將雲南白藥粉加熱水調成稀糊狀,直接塗在齲洞和牙齦上;或取六神丸數粒,置於齲洞中,咬緊即可止痛。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