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經方臨床模擬練習-每日一案(第715期)

王某,男,27歲。自幼患咳喘病,15歲以後加重,經多方診治無效。前醫以宣肺、潤肺化痰方葯多治無效,用黑錫丹過兩,亦不見效果。

現症見:喘咳重,不能平臥,不得已吞服麻黃鹼、氨茶鹼以平喘。胸脹滿悶,氣短,痰不易咯出,吐白泡沫清痰,自感周身冷,小便頻數,張口則口水流出,舌苔厚膩黃滑,脈沉細滑數。

處方:██。

答案下期公布

上期答案:芍藥甘草湯(註:答案非唯一,僅供參考)

劉某,男性,50歲。

前陰抽痛,伴經常胃脘痛半年,經補腎養肝等法治療不效,經友人介紹來會診。舌苔薄白,脈沉細弦。

脈沉細弦,胃脘痛,裡虛寒痛。前陰抽痛,津虛筋肌失養。

綜合分析:證屬裡虛、津血虛而筋脈失養,爲芍藥甘草湯的適應證。

處方:

白芍18g,炙甘草18g。

結果:服3劑前陰抽痛好轉,服6劑諸症已。

原文複習

《傷寒論》第29條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心煩,微惡寒,腳攣急,反與桂枝湯,欲攻其表,此誤也,得之便厥。咽中乾,煩燥,吐逆者,作甘草乾薑湯與之,以復其陽。若厥愈、足溫者,更作芍藥甘草湯與之,其腳即伸。若胃氣不和,譫語者,少與調胃承氣湯。若重發汗,復加燒針者,四逆湯主之。

各家論述

《註解傷寒論》:芍藥白補而赤瀉,白收而赤散也。酸以收之,甘以緩之,酸甘相合,用補陰血。

《醫方集解》此足太陰、陽明葯也,氣血不和,故腹痛。白芍酸收而苦澀,能行營氣;炙甘草溫散而甘緩,能和逆氣;又痛為木盛克土,白芍能瀉肝,甘草能緩肝和脾也。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