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又雙叒叕“糧荒”了?我們到底需不需要囤糧?

關注隱憂

“50年一遇糧食危機”“荒年來了”“俺家農村的地都荒了”.......

近日,一連串與糧食安全有關的標題又狠狠地搏了一把眼球,也又一次讓很多人“捫心自問”:是不是又要斷糧了?要不要囤點糧?

民以食為天,糧食安全的話題總能牽動人們的神經。今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糧食安全遭受挑戰,糧食話題也成為熱點,由一條新聞引發的囤積糧食、超市米面產品被搶購現象時有發生。

近日,關於糧食安全的話題再掀熱潮,關於中國糧食安全是否有保障的討論又一次“甚囂塵上”。

中國糧食供給到底如何?糧食安全是否面臨隱憂?中新社國是直通車記者採訪了多位專家,對近期熱點問題解疑釋惑,並對中國糧食安全進行剖析。

專家指出,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口糧絕對安全,但從長期看,糧食生產也有一些隱憂,必須引起高度關注。

強調製止餐飲浪費,高層有何深意?

日前,我國高層領導人對製止餐飲浪費行為做出重要指示,要求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有解讀認為,此時高層強調厲行節約、珍惜糧食,是中國面臨糧食安全挑戰的征兆。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區劃所研究員薑文來表示,中央強調節約糧食是與我國的優良傳統和綠色發展的新發展理念是契合的,並不能說明中國糧食正面臨危機。

“中國是人口大國,人口數佔世界人口的20%,中國人吃飽肚子的問題備受關注。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蝗災等引發了世界糧食安全問題,在這個時間節點上,有人產生對中國糧食危機的聯想也比較正常。不過,中國的糧食安全沒有問題,主糧自給率在97%以上,口糧絕對安全。”薑文來說。

清華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副院長張紅宇表示,2019年中國糧食生產總量達到6.64億噸,人均佔有量超474公斤,遠遠高於人均400公斤的國際糧食安全標準線。

雖然中國自己的口糧絕對安全,但今年世界糧食安全大勢不容樂觀,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世界糧食計劃署等5個組織預計,2020年底世界饑餓人數可能達到1.3億,全球將面臨至少50年來最嚴重的糧食危機。

張紅宇表示,雖然我國口糧對外依存度極低,但我國人口眾多,隨著糧食供給水準的提升,我國餐桌浪費的情況有偏重的趨勢,大多數年輕一代已沒有珍惜糧食的概念。在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下,更加要依靠本國糧食供給,在糧食產得出來、供應充裕的情況下,在消費方面也不能肆意浪費,更要繃緊糧食安全的一根弦。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周表示,國民食物消費中的浪費行為不一定會導致大饑荒,但必然會加大資源壓力、生態壓力和環境壓力,不利於中國可持續發展。政府在保障和激勵糧食生產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效果顯著,但在糧食消費管理方面措施不夠有力。現在採用生產與消費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策略,恢復和提升珍惜糧食的優良傳統,是一種很好的做法。

今年糧食生產形勢如何?

真的“糧荒”了嗎?

8月12日,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發布“主產區夏糧收購進度”公告顯示,截至8月5日,中國主產區小麥累計收購4285.7萬噸,同比減少938.3萬噸。

這一數據使不少民眾感到擔憂:今年是不是“鬧糧荒”了?

對此,近期公布的夏糧數據已經有所回應。8月14日,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對外表示,中國今年夏糧實現了豐收,創歷史新高,產量比上年增長0.9%。

豐收的前提下,夏糧收購大幅減少的原因是什麽?糧食供給會受到影響嗎?

張紅宇表示,今年夏糧再獲豐收,說明夏糧收購減少不是生產問題,而是購銷問題,是否把糧食賣給國家是由農民決定的,今年受國際糧食市場影響,糧食價格趨漲,農民對於糧食處於惜售態勢,不願以最低收購價賣給國家,但這不意味著沒有糧食,只不過在農民手中,供給上沒有任何問題。

對於洪澇災害對下半年糧食生產的影響,薑文來表示,洪災的影響範圍只是雨帶區域內有一定損失。而且較多雨水對乾旱地區糧食生產反而有利,預計今年糧食產量不會低於去年。

耕地撂荒、退耕改種

糧食安全並非“高枕無憂”

雖然眼下我國糧食安全有保障,但糧食生產也並非一切平順、“高枕無憂”,糧食安全還存在一些隱患。需要有關部門高度關注,切實保障我國糧食長期安全。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近日發布的《中國農村發展報告2020》顯示,到“十四五”期末,中國有可能出現1.3億噸左右的糧食缺口,其中穀物(三大主糧)缺口約為2500萬噸,糧食生產出現農民種糧積極性下降等問題。據媒體報導,一些地方耕地撂荒現象突出,還有一些改種經濟作物和綠化替代耕地的情況。

李周表示,對於目前被諸多報導的耕地撂荒現象,要分清楚是季節性撂荒還是常年撂荒,如果是季節性撂荒則無需擔憂,如果是常年撂荒,需要區分是基本農田還是一般農田、是在13個糧食主產區還是在山區,要關注糧食總產量的變化,以及部分農民的行為是否突破了中國糧食安全的臨界點,不宜就現象論現象。

對於改種經濟作物的情況,薑文來表示,由於經濟作物收益更高,不少新型經營主體將種糧食改為種經濟作物,這已是一種比較普遍的現象。由於糧食單產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耕地播種面積縮減的影響。但仍要引起關注,要把保障糧食安全落實到地塊上,確保糧食生產區、重要農產品保護區的耕地屬性,給糧食生產加一把鎖。確保糧食長期安全,還需注意保護農民生產糧食的積極性,使農民有利可賺,吸引更多經營主體加入其中,要加強國家對糧食生產的保護和支持。

李周表示,一些地方為了完成生態建設任務,加之國土利用規則執行力不強,出現了把耕地變成綠化用地的現象,這一行為如果持續發展將影響耕地面積,進而影響糧食安全,必須堅決製止,保證土地利用規劃的嚴肅性。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部長葉興慶表示,中國耕地保護面臨的形勢比較嚴峻,未來工業化、城市化進程仍將繼續,勢必將佔用一部分農田,需要加強耕地保護、落實好耕地佔補平衡等政策,進一步通過高標準農田建設來提高土地生產率,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

對於國際糧食市場,葉興慶表示,未來中國糧食供應對外依存度仍將上漲,要持續促進糧食,尤其是飼料糧進口來源的多元化,“不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可向有糧食生產和貿易增長潛力的國家,持續、均衡、緩慢釋放中國進口增長的信號,提高全球供應鏈的穩定性可靠性。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