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我們有能力端穩自己的飯碗(中國經濟縱深談)

“農機安‘大腦’,標準化種地,不缺苗、不漏籽,看來秋糧產量也不會低!”夏糧豐收,一袋袋麥子摞進糧倉,安徽懷遠縣徐圩村種糧大戶尚躍,緊跟著就種下了玉米。站在地頭看著綠油油的苗情,他一臉的陶醉。

從江南魚米之鄉到中原大地,再到東北黑土地,農民們按照時令辛勤耕耘,糧食生產一環扣一環、一季接一季。

沒有哪個產業像糧食這樣,儘管平時不“顯山露水”,一有“風吹草動”,便會掀起驚濤駭浪。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解決好十幾億人口的吃飯問題,始終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們的飯碗應該主要裝中國糧”。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堅持“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的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全國糧食連年豐收,總產量一直穩定在1.2兆斤以上。牢牢端穩了飯碗,為應對各種風險和挑戰贏得了主動。

當前,農業生產成本攀升、國際市場不確定性增加,加之糧食生產持續高位運行。那麽,糧食生產後勁還足嗎?糧食供給能力有保障嗎?就這些問題記者進行了調查採訪。

看產量——大國糧倉根基牢固,糧食總產站上新台階

“吃不飽”已成過去,新課題接踵而來:近年來,一邊是糧食需求剛性增長,一邊是總產、庫存、進口出現“三量齊增”。連年豐收為什麽還要進口,我們的飯碗如何端得更穩?

“適度進口,為的是調劑余缺,有效緩解國內農業資源壓力。”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說,“我們要看到,全球糧食年貿易量在4億噸左右,僅佔我國消費量的2/3,十幾億人不能靠買飯吃過日子。解決好中國人的吃飯問題,必須堅持立足國內,‘確保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

縱觀基本面,大國糧倉根基牢固。

——基礎夯實,改變“靠天吃飯”局面。

“過去春怕旱,秋怕澇,現在渠相連、水暢通,望天田變噸糧田。”河南滑縣西徐營村農民袁社打心眼裡高興。一個高標準農田項目落戶,改寬、硬化渠道,解決了全村農田的灌排難題。

穩住耕地,數量不減,質量提升。嚴守18億畝耕地紅線,全面落實15.46億畝以上永久基本農田特殊保護制度,確保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16.5億畝,到2020年建成8億畝高標準農田。這些硬杠杠,為保障糧食等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提供了基礎支撐。目前,全國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達0.548,一半以上耕地實現了旱澇保收。

——科技驅動,大大提升土地產出率。

河北清河縣,400多台聯合收割機剛上演完浩蕩的夏收場面:嗖嗖嗖,一簇簇麥稈應聲倒地,點播機緊跟其後,一粒粒玉米精準下種。“早上還是地裡的麥,中午就成了袋裡的糧,種收二合一,‘三夏’變‘兩夏’,真神!”高裴村農民王耀武豎起大拇指。

無人收割機、高速播種機進田,不斷刷新麥收速度,清河縣29萬畝小麥,不到一周就收割完畢。

數字最有說服力。2018年,我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已達到58.3%,五年提高三個百分點。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超過68%,農民告別“面朝黃土背朝天”歷史;新品種不斷更新換代,今年夏糧幾個主產省單產增加15公斤以上。目前全國水稻、小麥、大豆、油菜全部為自主品種,不折不扣做到了“中國糧用中國種”。

——政策托底,調動各類主體種糧積極性。

“地裡種什麽?價格怎麽樣?”春耕之前,山東無棣縣雙堠村杜青林就有了答案:“優質麥有補貼,跟公司簽了訂單,咱掙的是放心錢。”穩糧促增收,今年政策公布早,資金下撥快,扶持力度隻增不減。稻穀、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進行調整優化,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不斷完善,種糧農民真正吃上了定心丸。

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公布,今年全國夏糧總產量2835億斤,同比增長2.1%。夏糧豐收看秋糧,農情調度顯示,全國秋糧播種面積達到12.8億畝,與上年基本持平,為秋糧豐收奠定了良好基礎。

看總量,2018年我國糧食總產量達到13158億斤,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站上新台階。看人均,全國人均糧食佔有量達到470公斤,高於世界平均水準。的確,無論城市還是鄉村,“米袋子”更充實,“菜籃子”更豐富,“果盤子”更多彩,我國三大穀物自給率保持在98%以上,口糧自給率達到100%。

“糧食生產基本面持續向好,我們有能力、有底氣牢牢端穩飯碗,保障重要農產品供需平衡。”韓長賦語氣堅定地說。

看質量——供給側全面發力,增產導向轉為提質導向,保障全鏈條安全

糧食有效供給不只是量的問題。家住北京東城區的“烘焙達人”李明芳坦言:“麵包要做得鬆軟,就要用好的高筋粉。可超市裡的好牌子大多是進口的,價格貴不少。”

從市場看源頭,中原糧倉一面是糧食豐收,一面是有的小麥加工企業“吃不飽”。糧食到底多了還是少了?

結構,問題還在結構!

“當前,農業主要矛盾已經由總量不足轉變為結構性矛盾,階段性的供過於求和供給不足並存。”全國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主任委員陳錫文分析,現在人們更追求吃得好、吃得健康、吃出個性,需求升級了,有效供給卻沒跟上。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要以市場為導向,消除無效供給,增加有效供給,提高供給體系整體質量。

發力供給側,一場全方位變革正如火如荼。

——調優結構,多的減下去,缺的調上來。

不種玉米種什麽?一度讓甘肅環縣陳旗塬村農民傷透腦筋。政府給補貼,搞培訓,農民傳登鵬試著種起苜蓿,“簡單得很嘞!一次種,隻管收。草當糧,羊吃上後出欄速度明顯快了。”看到好收益,村裡人紛紛跟進,五道梁、三條溝全部披上了綠裝。

“市場定價,價補分離。”改革一子落,帶來滿盤活。在東北冷涼、北方農牧交錯等“鐮刀彎”地區,一穗穗玉米在“咻咻”地消失,一棵棵大豆、一株株飼草在“噌噌”地生長。田野上的加減法,換來產業布局的一手好牌:去年全國調減非優勢區水稻800多萬畝、玉米400多萬畝,大豆、薯類、優質飼草等短缺品種補位,農業結構不斷優化。

——調順體系,全環節升級,全鏈條增值。

在河南,“廚房”帶動“糧倉”,整縣創建高產高效基地,更多農民抬頭看市場,不再只顧埋頭種地。

“做麵包要強筋的,做饅頭要中筋的,做餅乾要弱筋的,分不清哪行?”永城市侯莊村種糧大戶侯建理快人快語。去年麥季連遭五災,一畝地減產200斤,算大账卻發現錢沒少掙:“1020畝優質強筋麥,全走的專用訂單,每斤高兩毛。”糧食產能變成加工優勢。如今,中國人每吃4個饅頭,有1個來自河南;每2個速凍水餃,有1個來自河南,“國人廚房”稱號當之無愧。

田間連車間。全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達到300多萬家,異塵餘生帶動全國近一半的農戶。經營體系創新破解了“誰來種地”難題,讓糧食生產不再單打獨鬥,融入現代產業體系。農業也不再限於耕田養殖,一二三產融合加快,一批批農產品創出新品牌,不斷釋放新動能。

——調好質量,統籌三大能力,優化供給體系。

“過去1斤小米賣五六塊,如今賣到20塊錢!”山西陽曲縣北社村農民張立新感歎,以前拚面積、比產量,現在拚綠色、比質量。得益於優質糧食工程,陽曲小米擦亮品牌,提升價值鏈,好糧賣上了好價錢。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負責人表示,統籌好糧食生產、儲備、流通三個能力建設,大力發展糧食產業經濟、健全糧食產業體系的重要性日益凸顯。

“糧頭食尾”“農頭工尾”帶動質量興糧,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傳統成品糧加工行業產值佔比下降,糧食深加工和食品加工行業產值增幅分別高於全行業平均水準3.8和10.7個百分點。到2020年,全國糧食優質品率提高10個百分點左右,糧食加工轉化率達到88%。

農業快步邁向高質量,從“有沒有”向“好不好”的轉變愈加明顯,從“舊動能”向“新動能”的轉換日益加速,從“積累量”向“提升質”的跨越漸入佳境。

看產能——綠色發展成主旋律,任何時候都能產得出、供得上

我國以佔世界9%的耕地、6.4%的淡水資源,養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成就舉世矚目。但也要看到,一些地方農業資源要素正臨近承載極限:地下水超采、黑土層變薄、生態退化……既要保障當代人吃飯,也要顧及子孫後代的飯碗,怎麽辦?必須轉變農業發展方式!

“糧食安全的根基是‘能力安全’。只有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向綠色、優質轉型,才能確保任何時候都能產得出、供得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部長葉興慶認為。

藏糧於技,擺脫資源緊箍咒,綠色發展成為主旋律。

湖南紅土地,超級稻的故鄉在求變。南縣八一村農民陳明亮坦言,稻田養蝦,蝦吃昆蟲,糞便還田,不施肥、不打藥,形成一條生態循環鏈,一年畝產小龍蝦200斤、優質水稻1000斤,產值能上萬元。

如今,超級稻從高產不斷向“優質、高效”升級。稻田也不再僅是水稻,“稻蝦”“稻魚”等共作模式,不僅保障了“糧袋子”“菜籃子”,也鼓起了農民的“錢袋子”。

江蘇常熟,86戶農戶共同經營田娘農場,每年消化畜禽糞便、秸稈等廢棄物數十萬噸,產出有機肥培育優質大米數百萬斤,汙染大包袱變成致富新產業,聯合國秘書長特別顧問將“中國綠色責任獎”頒給了這裡。

據測算,在生產條件相同、投入不變的情況下,僅通過提高農業技術到戶率,糧食單產提高幅度便可達10%以上。如今,測土配方施肥、綠色防控、節水、減肥等綠色技術遍布山鄉大地,全國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率達70%,農藥、化肥使用量實現負增長。今年夏糧生產,小麥藥劑拌種、種子包衣等綠色技術佔比達87%,比上年提高兩個百分點。

藏糧於地,輪作休耕,讓疲憊的土地喘口氣、透支的環境養養神。

“往年收完小麥種玉米,今年輪作大豆。大豆根瘤能固氮,養地培肥,來年小麥能增產6%左右。”站在黃河入海口附近,山東省東營市宏盛農業開發公司總經理李洪國,指著7000畝大地塊介紹。

輪作休耕試點進入第四年,規模從2016年的616萬畝擴大到今年的3000萬畝,正在積蓄糧食可持續發展新能力。

“我們現在的糧食產能中,有一部分是過度開採地下水、開墾陡坡耕地、開墾濕地等形成的邊際產能,這部分要有序退出來。”葉興慶說。今年,河北黑龍港地下水超采區調減小麥種植60多萬畝,三江平原地下水超采區井灌稻調減力度進一步加大。

農業的生態底色越發鮮明。《中國農業綠色發展報告2018》顯示,我國耕地利用強度降低,耕地養分含量穩中有升,土壤有機質平均含量提升到24.3克/公斤。這證明,農業資源利用的強度降了下來,糧食產能的後勁更足,綠色發展動力更強勁。

“保障糧食安全是個永恆的課題。越是國內外形勢複雜,越要重農抓糧,一旦糧食出了問題誰也救不了我們。”陳錫文說,不能因為糧食連年豐收,就認為今後可以高枕無憂,也不能因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簡單地壓減糧食生產。

“五穀者,萬民之命,國之重寶。”把糧食安全緊緊抓在手上,擔在肩上,保質、保量、保長遠,我們不但能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還能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有力支撐,也讓我們更有底氣應對國際複雜環境和風險挑戰。

《 人民日報 》( 2019年08月07日 01 版)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