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瘋狂的外星人》:你說文明分境界,我用白酒泡一切

截止至今日,開春節檔賽後第一個拔下頭籌的《瘋狂的外星人》獲得12億票房,被反超的《流浪地球》逐漸拉開距離。“小破球”勢不可擋的後勁,以及自身不理想的口碑使《外星人》的表現不如預期,28億保底的發行預測估計要成空中樓閣。

但平心而論,《瘋狂的外星人》本身的品質不差,在核心思想、中式科幻上也有大膽嘗試,甚至還與其他春節檔電影遙相呼應,具有觀眾友好型“合家歡”氣質,可謂方方面面兼具。

影片的靈感來源於劉慈欣的科幻小說《鄉村教師》,雖然最後改得大劉都不認得了,不過原著的核心議題——高級文明是否有權利對低級文明施行碾壓——得以保留,並且通過寧浩所擅長的黑色幽默、反精英主義的手段,塑造出一個荒誕下不失內涵的故事。

《瘋狂的外星人》

導演: 寧浩

編劇: 孫小杭 / 董潤年 / 吳楠 / 劉曉丹 / 潘依然

主演: 黃渤 / 沈騰 / 湯姆·派福瑞 / 馬修·莫裡森 / 徐崢

類型: 喜劇 / 科幻

上映日期: 2019-02-05(中國大陸)

片長: 116分鐘

首先,讓我們談談寧浩。

這個在華語電影界已經定型的導演,是大家會對《瘋狂的外星人》預先產生期待的最大原因之一。尤其是“瘋狂系列”的第一部《瘋狂的石頭》,更是有點“出道即巔峰”的意思,那部電影捧出的演員,現在都成了中流砥柱。

當初寧浩是拍文藝片出道的,只是選擇放在面前時,更精明的他果斷轉型去做商業片,一下被冠上“鬼才”的稱號。出道十六年至今,以導演身份拍出分別代表口碑和票房的《瘋狂的石頭》、《心花路放》,以製片人身份做出了現象級的《我不是藥神》,同時,他開創的壞猴子影業也發展成非常成熟的電影公司。

有人說,一個創作者當了老闆,從心態到形態勢必會做出轉變;也有人說,《瘋狂的外星人》沒有了寧浩當年的犀利和鋒芒,令人失望。這兩點,他們說得都對。但《外星人》依然是一部風格統一的寧浩電影,我們可以從中看到他獨有的幾門“手藝”,只不過這次他選擇“求穩”,而非“求變”。

故事的主角耿浩,還是那個底層小市民,甚至更不堪——是個耍猴的;他的兄弟大飛,則是個油嘴滑舌、唯利是圖的酒販,整日打著歪主意,做著一夜暴富的黃粱美夢。寧浩再次選擇了中國社會中最不起眼,卻也是最接地氣的人物,再讓他們置身無比荒誕離奇的境遇,以此傳達黑色幽默的效果。

故事發生的主要環境也很有意思,世界公園裡的“印象花果山”。耿浩在此耍猴戲為生,但他給出一個非常具有阿甘精神的理由,稱其為“弘揚國粹”。世界公園裡布滿來自世界各地的微縮版地標,可以說是我國山寨文化的集大成者。

從賈樟柯的《世界》到馮小剛的《我不是潘金蓮》,很多導演都用了這個取景地,因為它實在非常魔幻。而寧浩這一次,還將微縮建築帶到劇情中,增加喜劇效果,物盡其用。

正是這些荒誕的模型,耍得C國(大家都知道C國指代哪國)特工滿世界團團轉。而這裡的C國特工,和《瘋狂的石頭》裡的外國俠盜、《瘋狂的賽車》裡的台灣黑幫一樣,是一股來自外部的高端勢力,對主人公形成危及生命的製約力。只是在寧浩電影裡,他們終歸要被底層小人物一通好涮,以此達到反精英的喜劇效果。

另外,外星人的主線故事也增加了反精英的層次,引入一條更清晰的“文明鄙視鏈”:外星人—C國人—中國人—猴。耿浩一上來就把來自高級文明的外星人當做剛果猴耍,還起名叫“騷騷”,意想不到地打破了鄙視鏈。

當外星人帶上頭箍,重獲主權後,耿浩和大飛又立馬被打入鄙視鏈的底層,雜耍、倒酒、騎自行車,“巴普洛夫條件反射”的段子在這個時候火力全開。

作為二人組中更善變、更無下限的一個,大飛一口一個“大哥”,諂媚至極,內裡沒骨氣的品質袒露無疑。然而最後,正是在這個環節,誕生了拯救地球的辦法——一句“都在酒裡了”,解決了C國人廢了半天勁都沒完成的建交問題。

這裡就要說到劉慈欣的原著小說《鄉村教師》。儘管《瘋狂的外星人》與原著的故事八字對不上號,但寧浩厲害的地方就在於,他用這樣一個荒誕喜劇,依然保留了嚴肅科幻的神髓。

《鄉村教師》講的是一個窮困山區的教師,在自己病危之際,傾其所有,教會了四個學生力學定律。與此同時,外星高階文明正在實行“屠星”計劃,判斷一個文明是否應存在的依據,就是對該文明的樣本出題。而外星人正好抓到了那四個學生,看他們懂得力學定律,便認為人類文明是一個相對進步的文明,得以保留。

在大劉的故事中,地球的命運曾掌握在四個山溝溝裡的孩子手裡,一次偶然的樣本選擇救了全人類;而在寧浩的故事中,則是由兩個自私狹隘、唯利是圖的底層人物,完成了大國未能完成的任務。這兩個故事的精髓是一致的,既有及其荒誕的劇情,也有對“低級文明生存權利”的反思。

只不過《瘋狂的外星人》將以上議題處理地很隱晦。作為一部將在春節檔上映的商業電影,寧浩非常清楚影片需要的是什麽。比起八年前買下《鄉村教師》版權時想要做的,他如今更想要做一部貼近觀眾的作品。

《外星人》展現了平凡生活的方方面面:印象花果山、按摩店、快遞集散區;又和大眾審美相呼應:對美國隊長這樣的文化舶來品,以及《邪不壓正》、《喜劇之王》等本土電影的調侃運用得當;甚至當下主流思想“犯我地球(中華)者,雖遠必誅”,也不顯違和。以上都是能體現寧浩技術老練的細節。

至於有人提出的“文化自信”疑點,讓老外用抖音、敲鑼打鼓等橋段,到不是說它們拉低了影片的智商,而是意正在此。電影方方面面都體現著“山寨”,哪來的什麽“文化自信”?所謂的“文化自信”,其實是中國人巨大的、莫名的同化作用。

魯迅先生曾說過,中國文化的特點叫“染缸文化”,就是能將一切事物染成自己的顏色。就像火鍋,甭管天上飛的水裡遊的,都能到火鍋裡涮著吃;也像老酒,管它珍禽猛獸還是外星文明,都能放到酒裡泡著喝。《瘋狂的外星人》表裡都在說的,其實是這一點,手段也很妙。

儘管寧浩在這部電影中沒有使用複雜的多線敘事,也少了犀利的諷刺,變得圓潤,但該有的東西還是有——他對中國社會的觀察一直是精準的、好玩的。

尤其是當下科幻風興起,人人都對宇宙、外星文明產生了興趣,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更多。這時候寧浩用調侃的方式告訴你,即使外星文明來接觸,也保不齊有人想出驚天地泣鬼神的解決方法。

你說文明分境界,我用白酒泡一切。這就是“邏輯鬼才”中國人。

微博:@藤井樹觀影團2011

公號:藤井樹觀影團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