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搜狐名醫 | 不願查、不知查、不懂查是消化道癌早期篩查「攔路虎」

作者 | 劉穎

來源 | 搜狐健康

消化道癌症是我國居民發病和死亡的主要負擔,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消化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上海)主任李兆申院士告訴搜狐健康,早期消化道癌症幾乎沒有癥狀,早診早治是關鍵。「遇到太多有消化道癌症風險的患者,即使醫生建議他們做消化道內鏡檢查,患者也會拒絕。最大的原因是消化道內鏡檢查痛苦太大。」

人們有一個很大的誤區,總要等到有癥狀了,才想起來去醫院檢查看看。然而食管癌、胃癌、結直腸癌在早期往往沒有任何感覺,等到癥狀出現了,可能就已經是晚期了。在這個環節,李兆申強調需要醫院把工作重點從治病轉移到防病。「對於消化道癌症,患者不願意查,不知道要查,不知道在哪裡查。」李兆申說。

到目前為止,中國還沒有一個完善的消化道癌的篩查方案。中國人口基數太大,需要從社區到大醫院建立緊密型的醫聯體,通過更多更廣的觸角來完成篩查工作。

消化道腫瘤早期發現率低,是延長患者生存期的絆腳石

我國是消化道腫瘤高發國家,胃癌是消化道腫瘤中最為常見一種,其發病率和病死率在惡性腫瘤中均高居第二位。根據2015 年中國癌症數據報告,我國每年胃癌新發病例67.9 萬例,死亡病例49.8 萬例,我國胃癌新發病例和死亡病例約佔全球42.6% 和45%。

其實,消化道腫瘤如果能早期診斷和治療,其5年生存率可以大大提升。相比晚期消化道腫瘤,早期消化道腫瘤經規範治療5年生存率更高,約為 90%以上。以胃癌為例,早期胃癌5年生存率在歐美國家可達70%以上,在日韓等國更是高達90%,而晚期胃癌5年生存率則不足10%。因此,李兆申院士強調: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才是延長胃癌患者生存期的關鍵,也是提高我國消化道腫瘤防治水準的關鍵點。

但當前我國消化道腫瘤篩查、診治方面存在兩大問題:

一是晚發現。由於疾病的特點,大部分消化道惡性腫瘤早期癥狀不明顯,多數患者診斷時候已是晚期。

二是篩率低。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國大眾和患者胃腸癌篩查知曉率和依從性低。既往我國開展的胃癌篩查多依賴胃鏡,不符合我國人口基數龐大的國情;而兩階段篩查又缺少好的初篩方法,很難全國推廣實施,真正惠及基層群眾。

因此,推行有效的早期胃癌篩查實施方案顯得尤為重要。

早癌需注意生活習慣以及家族病史

在飲食上,太燙、太硬、刺激性食品、濃茶、濃咖啡、過量飲酒以及食用霉爛蔬菜都會對消化道粘膜產生負擔,需要注意。李兆申院士建議人們多吃大蒜、洋蔥、茄子、萵苣、香蕉和評估等具有防癌作用的新鮮蔬果,注意合理膳食,均衡營養,少吃紅肉。

感染幽門螺桿菌、有胃腸癌家族史、或常吃醃製蔬菜、煙熏食物的40歲以上人群,應及時去醫院做內鏡檢查,並根據需要複查內鏡。如果實在無法接受胃鏡檢查,消化內科可通過呼氣檢查、抽血化驗,明確幽門螺桿菌,判定胃腸癌發病的高危人群。一旦篩查結果為陽性,是高危人群,則一定要進行胃腸鏡檢查,明確診斷,確定診療方案。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