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周漢民:長三角經濟總量超英國,絕不能放棄先進製造業

中國高新科技創新能力70%在民營經濟手中,歷史始終是一面鏡子,它會告訴我們,在從高中收入邁向高收入國家這一征程上,我們會有怎樣的變速。

文 | 《中國企業家》記者 梁睿瑤

編輯 | 李薇

頭圖來源| 中企圖庫

“我已經很多次在公開場合說,上海人今後要把一個身份突出,也就是說我不僅是上海人,我更是長三角人。”民建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協副主席周漢民, 7月7日在由《中國企業家》雜誌社主辦的新領袖創新大課暨2019(第十九屆)中國企業未來之星年會上一語驚人。

長三角,一片35.9萬平方公里土地,佔中國總領土面積1/26;人口2.2億,佔中國總人口的1/6。2018年,長三角創下21.3兆人民幣經濟產值,佔中國經濟總量近1/4。

“如果我講1/4,你無感,我告訴大家,世界排名前五分別是:美國、中國、日本、德國、英國。去年,長三角經濟總量超過了英國,你就明白什麽叫長三角了。”周漢民這樣解釋長三角在中國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地位。此外,周漢民還重點剖析了硬核技術與顛覆性創新,強調企業家群體在推動經濟發展中發揮的重要價值。

中國高新科技創新能力70%在民營經濟手中,歷史始終是一面鏡子,它會告訴我們,在從高中收入邁向高收入國家這一征程上,我們會有怎樣的變速。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每年評出的一張榜單,叫做世界最聰明企業50強榜單。登上這張榜單的企業必須符合兩個要求,一是你所具有的創新是顛覆性的,二是顛覆性的創新技術具有雄心勃勃的商業計劃。2018年,登上榜單的50強中,有9家中國企業。

“今年這張榜單剛公布不到兩周,中國企業一路前行,首次出現了兩家上海企業上榜最聰明企業50強,令人振奮。”周漢民感慨。

以下為周漢民在新領袖創新大課暨2019(第十九屆)中國企業未來之星年會上發表的演講(內容有刪減):

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一個時代催生了一本雜誌,一本雜誌鼓勵了一個群體,這個時代就是改革開放的時代,到今年41年,在座年輕的企業家對於幾組數據,我認為有必要溫故而知新,那就是1978年的中國是什麽樣的中國?

1978年中國的經濟總量2683億美元,2018年改革開放第40年,中國經濟總量達到13.6兆美元,從2683億到13.6兆美元,這一變化用“滄桑巨變”仍然顯得不足,這是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40年前在座誰可以想象自己可以成為一個叫企業家群體的一員?因為當年中國的人均GDP是155美元,聯合國和世界銀行用一把尺度來衡量不同國家的發展水準,叫最不發達國家、中等收入國家、高收入國家,997美元或以下為最不發達國家,998美元到12757美元為之中等收入國家,而中等收入國家還要一分為三,叫低中收入、中中收入、高中收入。

2018年中國改革開放第40年,中國人均GDP邁入高中收入國家,別忘了我們只是中等收入偏高而已。經濟學有一個詞匯叫做中等收入陷阱,說明繼續發展,達到高收入國家的目標這一段路仍然十分艱辛。

民營經濟的底氣

什麽是國家的棟梁?我用5個數據來說明民營經濟是國家的棟梁之一,我講“56789”。

什麽叫“5”?2018年中國稅收總量50%由中國的民營經濟貢獻。

什麽叫“6”?中國去年GDP總量首次跨越90兆人民幣大關。90兆經濟總量中60%是民營經濟創造的,即54兆。54兆是什麽概念?54兆就是2010年中國經濟的總量,而2001年只有10.9兆,所以中國的民營經濟蓬勃發展給了中國經濟巨大動力。

什麽叫“7”?中國高新科技創新能力70%在民營經濟手中。

什麽叫“8”?中國當下就業人口16~59周歲有多少人?9億人口。9億中有80%是民營企業吸納的。

去年改革開放40周年,中國目前有市場主體正好1億個,1億個中有企業,有工商戶,這1億個當中民營企業多少?94%。所以一個時代催生了一本雜誌,一本雜誌服務一個群體,而一個群體在獨善其身之際,滿懷兼濟天下的豪志。

現代經濟學的統計非常明確地告訴我們,當一個國家的人均GDP達到17000美元的時候,服務業佔比可望達到70%,乃至再往上升。當我們中國的人均GDP去年剛剛達到9770美元的時候,但中國的製造業佔比已經下降,中國製造業目前在全國GDP佔比是27%。這一現象值得我們高度關注。

關注在何處?中國製造業現代化尚未完成之際,我們絕不能棄自己的陣地而走。

2018年,數字經濟在中國已經超過31.2兆人民幣,佔國家GDP總量的34%。當下中國數字經濟的從業人員1.9億人,全世界的軟體工程師人數大致是1100萬人,中國的軟體工程師佔1/3,約374.5萬人。有這樣好的基礎,中國的製造業就必須挺住,挺住我們的製造業,讓科技和工業革命帶動中國製造業邁向一個新的高峰,中國製造業當下最需要的是“兩業融合”。

“兩業融合”就是製造業要與信息業融合,而製造業、信息業融合之後的產業當與生產性服務業融合。這是我們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應有的應對,也是對中美貿易戰的態度。態度就是中國必須獨善其身,讓我們自己的製造業繼續昂揚地發展,尤其是要解決三個卡脖子工程:人工智能、生物醫藥、芯片製造。

只有製造業發展才會讓中國的經濟發展有自己的底氣,所以第一個態度就是強大我們的製造業。

中國是何年成為世界製造第一大國的?那是2010年,成為世界第一大國的標誌是什麽?標誌就是在今天世界520大類工業產品中,220大類中國的產量世界第一,中國成為世界製造業第一大國,但中國還不是世界製造業第一強國。

我特別提醒各位,中國製造業的現代化遠遠沒有完成,千萬不要棄先進製造業而走。因為今天正處在我們創一代、創二代交接之時,許多創二代已經對製造業有所放棄,這是當下中國企業家群體十分需要關注的問題。

“我是長三角人”

長三角一體化是中國今天40年改革開放到目前惟有以一體化作為核心任務的國家戰略。因此即將展開的十四五規劃,首先就是要做到長三角規劃一張圖。

中國經濟要往北望,南望,東望,然後是整個一條線的發展。

北望,京津冀。它用的詞在座各位一定要明了叫“協同”。北京、天津中國兩個直轄市,再加上河北11個地級市,21.5萬平方公里土地,1.1億萬人民,他們所做的叫做北京非首都功能的疏解。請關注兩個點,一個是北京作為直轄市的功能疏解叫通州,一個是北京作為首都功能的擴展,請您關注雄安。

南望,粵港澳大灣區戰略,粵港澳大灣區戰略核心是叫合作,因為有三個事要關注:一是“一國兩制”要高度尊重;二是這個區域有三種法定貨幣:人民幣、港幣、澳元;三是這個區域有三個相對獨立的法律和司法體系是獨立的,所以特別要強調合作。這裡土地面積5.6萬平方公里,人口7000萬,它將來要突破的,我個人認為在兩點上:一是人才的高度聚集,尤其是自然科學家;二是人才的稅收一定會往更優惠靠攏,就是在廣東從業的香港、澳門人士的稅收比照香港、澳門的稅率,超過的一部分由當地政府補貼。

第三個戰略叫長江經濟戰略。長江是世界第三長河,有6300公里長,長江流域有250萬平方公里的面積,人口佔全國14億人口的40%,經濟產能在2018年中國90兆人民幣GDP總量中佔40%。長三角的經濟總量是粵港澳的兩倍,經濟總量是國家的1/4,而其組成部分的長三角,它將真正成為我們國家發展最新的標杆,而標杆的主題詞就是“一體化”。

我用三句話總結:第一,長三角一體化首先是規劃的一體化,從今往後不要再說自己只是上海人,更要強調我是長三角人;第二,長三角要實現交通網絡的同城效應,所以在座企業要高度關注長三角的交通格局再造,其中商機無限;第三,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要得是讓人民未來的生活更美好,因此公共服務的一體化,其中的商機不是用一句話可以概括的。

規劃的一體、網絡的一體、服務的一體,這三個一體才是真正意義的“一體化”,它的意義會隨著未來5~10年的發展會充分顯現。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