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珍惜眼前的機緣,用禪修照亮我們的人生

五祖弘忍大師說:“大廈之材,本出幽谷”、“故知棲神幽谷,遠避囂塵,養性山中,長辭俗事,目前無物,心自安寧。”遙想一千多年前的黃梅東山,祖師的“東山法門” 呈“四方請益、九眾師模”之態勢,參禪修道之人,無不向黃梅東山求法,令禪宗法脈綿延遍布大唐及周邊國土,並深刻地影響了中國乃至東亞的社會發展與文化形成。

六祖慧能大師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覓兔角。”近現代太虛大師提倡人生佛教,印順導師提倡人間佛教,淨慧長老提倡生活禪,其目的都是為了讓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快樂、國家更加繁榮富強、社會更加和諧穩定,都是為了實現佛教慈航普渡的悲願。

弘法度人,廣利眾生,是大乘菩薩的承擔精神。我們的祖師、先德們何其偉大,以出世、入世兩種修持方式給我們佛弟子以無量智慧。我們祖庭弟子在新時代的今天,如何直承當下,以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心,將振興佛教事業和利益眾生當作自己的使命與任務,是一個現實課題,也是一個實踐課題。

我們必須強化自身修持,做一個對宗門理論和修行方法有系統深入了解及證量的合格禪師,才能以般若智慧去觀照自身,去關照眾生。同時,我們還需要具備豐富的社會文化修養,才能細致地洞察現實社會人生和人們的內心世界,以感同身受和接受的態度去引導大眾通過禪修走上解脫之路、開啟般若智慧。

五祖寺在正慈大和尚的引領下,從丁酉年春季開始恢復祖製,啟建傳統的禪七法會,引領眾僧洪爐大冶,志在克期取證,直至有所覺悟而能悟後度人。

我們既然出家為僧,當發願弘化正法,努力做佛陀的使者、大眾的師友。這個願望如何實現,關鍵在於我們是否遵從祖師聖言依教奉行,真正做到“窮達法性”、“守本真心”,使我們有德行與道行去善引巧觀、去攝受大眾,並幫助他們增長智慧、消除煩惱,獲得解脫。

諸法虛幻,無自性故;舍除我執,無常故空。禪法即是佛法,以禪修的方法觀照超越我執,超越“空”“有”的對立,我們才能真正得到身心的自在。尤其是現代人處於一個社會高速發展的大時代,生活要求高、壓力大,人人都很忙碌,對自身的物質與精神生活的要求日益驟增。這些有著積極的一面,但同時也帶來更多的心理健康與方向迷失等問題,而且高強度的生活正在擠壓大家觀照自己的時間與空間,大家在物質生活豐富的今天反而增多了迷茫感與悲觀失望,自我幸福和自我接受的能力亟待提升。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五祖寺利用自身的弘法優勢,大力開展僧眾禪修十分必要並有深遠的現實意義與歷史意義。我們引導大眾前來,利用有限的時間進行禪坐靜修,循序漸進地體驗禪法,提高大眾的自覺能力,消除他們的貢高與我慢,培養他們的定力與胸懷,深植善根,開啟智慧,並幫助他們消除痛苦,走上解脫之道,增強幸福的能力,禪悅人生。

今正慈大和尚巨集願悲深,並謹承祖師之訓,嚴效祖師之精神和道統,時刻圍繞真修實證、廣培學養和直承當下這三個方面身體力行,在東山幽靜之處再造禪廬,接引群品;在東山山門一側複建人間般若船——東山閣、國師堂,慎終追遠,為十方大眾築造冶煉紅塵之鋼的現代禪堂,方便引導大眾同修共證,做一個向內觀照求得正知正覺的人,擁有幸福的人生。

我們作為東山弟子,更當珍惜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與機遇,把自修獲得的智慧也傳遞給大眾,讓大眾以與自己和諧、與社會和諧、與自然和諧的方式去生活,從而促進人類社會整體的和諧。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