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白茅根治療尿血,又可養胃止嘔,這麼便宜的藥材,為何被埋沒?

大家好,我是中醫劉醫生

中藥白茅根,俗稱「尖草」,其葉尖如茅,故名。其根色白,分節,味甜。每挖出白茅根,必先擦凈泥土,放嘴裡細嚼,多汁而甜。李時珍說:「甚益小兒。」秋季吐白穗如毛,非常像壓縮版的蘆葦。但是蘆葦長在水邊,喜水,陰氣重。白茅多長於荒地邊上,耐旱,是田地荒蕪的象徵。旱之不死證明他也是善於存陰之物。蘆根中空,善於水中通氣,能宣氣化濕。白茅其根實心,蔓延性極強,常在地裡交織成片,類似人體血脈縱橫,故入血分。

白茅根治的病都是大病,主要有三。

一是止嘔。白茅根性善趨下,口味甘甜,能和胃止嘔。噎膈反胃,屬於胃汁乾枯者,可用茅蘆根各二兩,代茶水飲。

二是善於退燒,發燒嘔吐也可用白茅根、葛根各半斤,水煎頻服,有解熱之效。特別適合治療熱入血分證,即發燒伴流鼻血、尿血、吐血等,趙紹琴教授常用白茅根治療。現代中醫於腎炎血尿必用之,但是很少作為主葯。

其三,白茅根能解血中熱毒,還有利尿作用,可使熱毒從小便而排泄,故可用做解酒藥,和葛花、靈芝同用更好。白茅根是一個值得大力開發的保健品。

白茅是一種很卑微的草,我地就沒人把白茅根當作藥用,連燒柴都不用他,用它漚糞也挺難。中藥如果太便宜,人人踐踏之,有病而無葯可用。如果太貴,必然毀地採藥,破壞環境,終還是報復到人類健康。可見,人的疾病都是來源於走極端的自己。面對大自然的饋贈,我們要坦然接受,不卑不亢不貪不佔。

我地有一個陋習,生病後不喜歡別人知道,自己悄悄的收集草藥。別人看在眼裡怎麼會不知道?我也見過有人悄悄收集好多白茅根,多半是用來治腎炎的,也沒聽說他治好了。這是什麼原因?學習民間中草藥,要注意「因地製宜」和「因陋就簡」的區別。因地製宜是一個錦上添花的手段,略加修改,讓原來的正規的治療方案更加簡捷和完美。在文革期間,農村發展了好多赤腳醫生,挖掘了好多民間治法,比如《全國中草藥彙編》就是那個時代的巨著,裡面有大量當時治病的方葯,但是大多是因陋就簡,因為貧窮而導致的權宜之計。大多數配方不是太嚴謹,需要詳加考證,不可盲目依賴照搬。葯無貴賤,對症既是好葯。蘊含著技術和匠心的藥物,理應貴一點,這個不是壞事。現在好多人捨得買豪華保健品,卻捨不得買一點點藥物,總盼望著醫生護士施捨一救命的的藥物,這不是面對健康的態度,不值得同情。假如中醫的服務一文不值,以後誰還當中醫。

好了,今天的中醫知識就講到這裡,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