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這個省,70年經濟增長了600倍

一條河、一本書、一碗面、一部劇、一座山。

這是人們認識甘肅的秘鑰。

濤濤黃河從省會蘭州穿城而過,發行超20億冊的《讀者》雜誌在甘肅誕生,香噴噴的蘭州牛肉面已經賣到全世界,大型民族舞劇《絲路花雨》40年常演常新,巍巍祁連山滋養了河西走廊綠洲的人民。

乘坐飛機去甘肅,透過窗向下看,不少區域是荒山土崗、低丘緩坡,有的地方則是溝壑縱橫、荒山土嶺。難尋綠色。

身處中國大西北,也因此有“隴中苦瘠甲天下”的說法。

經歷70年發展,窮困的隴中,已經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581萬人

甘肅的發展,是一個與貧困做鬥爭的過程。

受歷史、自然、地理等因素影響,甘肅的貧困可以用三個詞來形容:大、多、深。即,貧困面積大、貧困人口多、貧苦程度深。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甘肅農村貧困人口達1254萬人,貧困發生率高達75%。

可謂,一方水土難以養活一方人。

1982年,國家開展“三西”建設,實施區域性扶貧開發,其中就包括甘肅的河西地區和以定西為代表的中部乾旱地區。

對甘肅而言,脫貧任務艱巨繁重。全省86個縣中,58個被納入國家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省定插花型貧困縣還有17個。

十八大以後,甘肅向脫貧攻堅發起了最後衝鋒。

中新社國是直通車曾前往甘肅臨洮縣採訪脫貧情況,當地把培育產業作為脫貧攻堅的根本出路,探索出“政府+金融+企業+合作組織+貧困戶+保險”的“六位一體”產業扶貧模式。

甘肅還建立了省級領導幹部包抓深度貧困縣制度。甘肅省委書記林鐸負責聯繫幫扶東鄉縣,甘肅省委副書記、省長唐仁健負責聯繫幫扶宕昌縣。

截至2018年末,甘肅全省累計減貧581萬人,貧困人口減少到111萬人,貧困發生率從33.2%下降到5.6%。

林鐸說,現在是脫貧攻堅最吃勁兒的時候,有決心、有信心、有能力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同全國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1.56億畝

甘肅的發展,還是一場與風沙的戰鬥。

甘肅處在中國西北地區的一個中心地帶,自然條件嚴酷,生態環境脆弱,但恰恰又是中國西部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

這個屏障可以概括為“三阻一涵養”。

三阻,一是阻止巴丹吉林和騰格裡兩大沙漠會合;二是阻擋沙漠隔斷河西走廊;三是阻隔整個沙漠向青藏高原南侵。一涵養,是涵養長江、黃河和河西走廊三條內陸河的水源。

甘肅武威民勤縣,東西北三面被騰格裡和巴丹吉林兩大沙漠包圍。為了阻隔兩大沙漠會合,當地人每年都要去植樹種草,以確保不會成為第二個羅布泊。

中新社國是直通車2018年曾探訪民勤萬畝胡楊林。當地人說,在民勤,每一平方米的綠地增長都要付出極大的努力。特別是風口,種活一棵樹、一棵草都非常不容易。

在民勤老虎口大規模綜合治沙造林處,展板上寫著:全縣採用“稻草沙障+梭梭+人工補播草種”方式,先後完成了綠洲北線、西線的青土湖、西大河、昌寧西沙窩等沙患嚴重區域的治理,有效阻隔了兩大沙漠合攏。

甘肅土地沙化、荒漠化程度深,新中國成立前夕森林覆蓋率只有2.6%,經過70年努力,現在已經達到了11.33%。

據不完全統計,70年來甘肅全省完成造林1.56億畝。今年3月份,甘肅古浪縣八步沙林場“六老漢”三代人先進群體被中宣部授予時代楷模稱號。三代人用38年,在沙漠邊緣完成了治沙造林21.7萬畝。

壓草、打格、種梭梭,民勤人覺得,守住生態屏障才會有發展。

600倍

從1949年到2019年,70年時間,中國大西北的一柄“玉如意”發生了滄桑巨變。

2018年甘肅全省實現GDP超過8200億元,較新中國成立之初增長了600多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8年是1957年的157倍,年均增長8.6%,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了159倍。

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更富裕。

如果說原來可能還有人住在黃土窯洞中,今天甘肅家家戶戶已經住進了磚瓦房。城鄉人均住房面積分別達到了33.8平方米和31.4平方米。每百戶家庭汽車擁有量超過33輛。

如果說原來可能還有人缺吃少喝,今天的甘肅吃飯、吃水問題基本得到解決。甘肅糧食產量連續八年保持在1000萬噸以上,人均糧食產量400多公斤。家家戶戶喝上了自來水。

經濟發展,經濟結構更優化。

新中國成立後的前30年,受益於“一五”和“三線”建設兩個時期的發展,甘肅工業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弱變強的蛻變,形成了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裝備製造等產業,誕生了“鎳都”金昌、“銅城”白銀等工業城市。

2018年,甘肅三次產業結構比為11.17∶33.89∶54.94。

文化旅遊產業逐步成為支柱產業。

甘肅之所以能發展文化旅遊產業,獲益於豐富的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

東西蜿蜒1600多公里,甘肅的黃土高原、廣袤草原、茫茫戈壁、潔白冰川構成了一幅畫卷。因此有一種說法,“如果僅去過甘肅一城,不能說真正來過甘肅”。

相比自然風光畫卷,玉門關、月牙泉、敦煌壁畫、大漠駝鈴,構成了甘肅的一首人文詩。甘肅世界文化遺產有七處,在全國和北京一樣並列排在第二位。

經濟發展,基礎設施更健全。

在人們印象中,落後的甘肅是一個上班、上學都要騎駱駝上路的地方。

然而,今天,已經有14萬多公里的公路在甘肅通車,通達14個市州。2014年蘭新高鐵建成後,標誌著甘肅進入了高鐵時代。到2018年,甘肅鐵路運營裡程已經超過5000公里,高速公路4000公里。

除了地上跑的,還有天上飛的。甘肅14個市州已經有9個民用機場,開通國內國際航線200多條,通達100多個城市。

今天的甘肅,已經基本建成了四通八達的立體交通網絡。

來源:國是直通車

作者:張文絞

編輯:楊佳欣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