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蒲輔周方葯應用心得:如何花錢少、療效快、治好病?

作者:呂志傑

用藥如用兵,是不得已而為之。藥物本為補偏救弊之用,固當中病輒止。須知藥物可以治病,也可以致病。錯用、亂用、無病用藥,均為擾亂,對人反為不利。

目前,在某些患者,甚至個別醫生中,還存在一種看法:以為「藥味多,用量大,花錢多,療效作用就強」,這是一種偏見。

實際上,臨床療效並不與藥味多寡、用量大小、花錢多少成正比例。

中醫「七方」的分類,主要是以病情輕重、病勢緩急、病位上下、藥味奇偶等為依據。「七方」中:大、小、緩、急、奇、偶、復。其中急方藥味甚少,而作用很強。如獨參湯隻一味,參附湯、當歸補血湯隻二味,生脈散、四逆湯皆三味。治病不從辨證和方葯的功能詳細分析,治不中病,片面加大用量也不行。

中醫「十劑」是從藥味的功能到方劑的分類:「宣可決壅、通可去滯、補可去弱、泄可去閉、輕可去實、重可鎮怯、滑可去著、澀可固脫、燥可去濕、濕可去枯。」

具體應用要注意以下問題:

1.製方要嚴,選方要準

持數方應付百病,獵中者少,受誤者眾。用藥無的放矢,用量越大,其弊越深。在辨證的基礎上,立法貴嚴,製方要講究配伍,藥物有主輔之分,要體現抓主要矛盾。

選方要準,《傷寒論》指出:「桂枝本為解肌,若其人脈浮緊,發熱汗不出者,不可與之。」「但心下滿不痛者,此為痞,柴胡不中與之也,宜半夏瀉心湯。」《溫病條辨》說:「太陰風溫,但咳,身不甚熱,微渴者,辛涼輕劑,桑菊飲主之。」並說恐辛涼平劑銀翹散病輕葯重。麻杏石甘湯、越婢加半夏湯,同治肺閉而喘,亦有兼夾輕重緩急不同。

2.加減有則,靈活運用

用藥要純,最忌複雜,一方亂投一二味不相乾之葯,即難見功。麻杏石甘湯為辛涼宣閉方,加三黃,往往冰伏其邪,開不了肺氣鬱閉。要治上不犯中,治表不犯裡。

3.葯必適量,不宜過大

要避免杯水車薪,也不能葯過病所。玉屏風散是治老年人或衛虛易感冒的方,我用粗末三至五錢,煎服療效較滿意。

有一同志用玉屏風散使用大劑量,服三劑胸滿不適,改小劑煮散獲效,而無胸滿之弊。我對於慢性病,調其所偏,補其不足,推薦煮散。五積散每用五錢至一兩,使用適當就能治不少疾病。

用量適中,還要注意方劑中每味葯的分量,如小承氣湯、厚樸三物湯,同樣有大黃、枳實、厚樸3味組成,小承氣湯是陽明裡熱結實,治療目的在於攻下,大黃為主葯;厚樸三物湯是氣機阻滯,治療重點在於除滿,厚樸為主葯。

我年輕時,讀葉天士《臨證指南醫案》,看到他用藥甚輕,多年後,才理解。人病了,胃氣本來就差,用藥劑量不宜大,多了加重其負擔,反而影響吸收,這是很有道理的。

4.病癒複雜,用藥愈精

病情複雜或有幾種病,必須抓住重點,抓住主要矛盾,擊中要害。危重病人的搶救必須分閉和脫,緊急情況下,開閉或固脫用藥要精。

我治療一外感病變證,脾陽損傷的逆證,西醫稱「重症肺炎」,開始就用甘草乾薑湯點滴頻服,溫脾陽而復肺陽,救治而愈。慢性病,正氣已衰,脾胃功能亦受影響,用藥亦宜精,且藥量宜小。如補中益氣湯,虛熱甚者黃芪用一錢,余葯皆數分。

5.葯不在貴,用之宜當

葯之貴賤,不能決定療效的高低,用適當才能治病。須用貴重藥物,亦可找代替之品。《本經逢原》記載:羖羊角(黑羊角)與羚羊角性味稍殊,但與羚羊角功效大致相似。我在農村曾用水牛角合童便代替犀角也有效。

有的同志問我,鹿心的作用如何?我說:「鹿心雖貴,醫療也是以臟補臟。鹿心、羊心、豬心無大差異。鹿心久存腐敗,吃了害人腸胃。」古人有雲:「葯補不如食補。」

若能注意上述問題

一般也就能

花錢少、療效快、治好病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