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收藏馬未都:敦,大也;煌,盛也

這是東漢應邵注《漢書》中的一句話,記錄了當時這個在西通羅馬、東連長安的通衢大路上的重要節點的繁盛景象。

敦煌石窟的興盛,也是得益於這樣開放寬鬆的環境。敦煌是絲綢之路東路的一個重要樞紐,是東西方之間重要的貿易和文化通道。歷史上,絲路上商旅往來,使者不斷,特別是東來弘法的僧侶和西行求法的中原僧侶穿梭往返,西域藝術、印巴藝術、波斯乃至古希臘、古羅馬藝術隨之傳播而來,在敦煌這個重要節點上形成匯聚,這就為敦煌石窟藝術的孕育並走向繁榮提供了一個大的良好環境。

北魏敦煌莫高窟二五九窟佛像

莫高窟因系沙礫性岩石,質地疏松,不宜雕鑿,所以佛像多為敷彩泥塑。從造型風格的變化來看,大致可分為兩個階段,以孝文帝太和改製為界線。改製前的作品風格較多地保留有外來佛像藝術的痕跡;改製後的佛像造型更多地受中原“秀骨清像”藝術風格的影響。

敦煌從創建開始至北魏遷都洛陽(公元366~494年)的這一段時期為早期。敦煌早期的彩塑佛像,在題材和形式上幾乎是照搬從新疆傳入的印度和西域格式。這一時期的塑像題材有佛、菩薩、交腳彌勒、釋迦與多寶並坐、佛說法、思維菩薩及有關釋迦牟尼本生、苦修、降魔、成道、四相、八相等,造型非常豐富。如275號窟的北朝2尊交腳彌勒,其中一尊高3.4米,是敦煌最大的早期作品。

北魏敦煌莫高窟二七五窟交腳彌勒菩薩

北魏 敦煌莫高窟二五七窟思惟菩薩

北魏 敦煌莫高窟二四八窟佛苦修像

敦煌早期彩塑佛像大都保留了西域、印度佛像的色彩濃重、面相豐圓、神情恬淡、比例略短。因此,敦煌早期的彩塑佛像藝術,是在我國原有優秀傳統造像的堅實基礎上,容受和吸收外來藝術的新嘗試和新成果。

公元六世紀後,由於當時比較繁榮統一的北魏王朝遷都中原重鎮洛陽,原鮮卑族的生活習俗在皇家提倡下全面漢化,中原漢民族的文化素養也沿著絲綢之路向西傳送,這就影響了敦煌的佛像藝術。從六世紀起至七世紀初,敦煌的佛像藝術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在第254、259、260號窟的彩塑佛像,面相、衣飾、體格是中國人和印度人的特徵兼有,一般為額部廣寬、鼻梁高隆、眉眼細長、頤突唇薄,波狀發髻,體格雄健,衣著已有中國化,但仍袒露一半,衣褶緊貼肉體,如濕衣狀。

此外,我們還能發現,在敦煌石窟,這個時期的彩塑和壁畫中出現了典型南朝士大夫的神情和服飾,顯然是由於山西大同的中晚期佛像藝術和中原龍門石窟的佛像格調影響了敦煌,這在中原稱為“秀骨清像”,特點是面貌清瘦,色彩濃重。其他如佛的二位弟子——迦葉與阿難各為印度人和中原人的面型,迦葉的清瘦、勁健、高鼻深目、老態龍鍾與阿難的年輕、善良、面目豐圓、心情開朗作了明顯的對比。

北魏 敦煌莫高窟四五窟阿難、菩薩、天王像

因此,敦煌北朝後期的佛像彩塑或壁畫,標誌著西域佛像藝術進入中國以後,開始突破印度和西域佛像藝術的規範,已從容受、吸收而逐步的融化,開始形成了中國佛像藝術的民族風貌,為隋唐中國佛像藝術的鼎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