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年年有余、五穀豐登……一紙窗花裡的濃濃年味兒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2月2日電(記者上官雲) 越是臨近歲尾,年味越濃。過年謠裡唱的“二十八,貼花花。”這裡的“花花”指的便是春聯、窗花等。尤其在村戶人家,遠遠望去,滿眼窗花如同日子一般紅紅火火。

一紙小小的窗花,浸透著濃濃的年味兒。

窗花曾是年俗裡重要元素

“在我的老家,過年必須貼窗花,要不人家會猜測家裡是不是出了啥不好的事兒。”說起跟剪紙有關的年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蔚縣剪紙技藝的代表性傳承人周淑英這麽解釋。

周淑英的父親叫周永明,是剪紙藝術大師、蔚縣剪紙藝術創始人王老賞唯一的嫡傳弟子。從小耳濡目染,她也逐漸喜歡上了這門手藝。

雖然也叫“剪紙”,但蔚縣剪紙卻是以“陰刻”為主,有時需要用到幾十種工具。周淑英的工作台上,常年擱著薄薄的紙張、小巧銳利的雕刀、鮮豔的顏料。空閑時間,她會坐在這裡,設計造型、點染色彩……一幅剪紙便完成了。

每逢過年,周淑英總要製作一些窗花,送給親戚、好友,也會依據傳統窗花的樣式,自己設計一些新穎又喜慶的圖案,比如蝴蝶戲牡丹等等。

在她的家鄉,窗花跟新年的關係十分緊密,“有時候看一家人過年貼了什麽窗花,就能猜出家裡是誰做主。如果是男主人當家,窗花大都是戲劇人物;如果是女主人當家,多半是貼一些花鳥魚蟲”。

在周淑英眼中,窗花也是過年不能缺少的元素。

剪紙內容都有啥?

如周淑英所說,在民間,剪紙是一種歷史悠久、流傳很廣的藝術形式。剪紙,就是用剪刀或其他工具將紙塑造成各種各樣的圖案,如窗花、牆花、頂棚花、燈花等等。它的產生和流傳與中國農村的節日風俗關係很密切。

這種民俗藝術源頭在哪兒,仍是眾說紛紜。民俗學專家段寶林認為,在先秦時期就有了類似的東西,不過那時使用的原料比較奢侈,是金箔一類的物品。

“後來在新疆發現了剪紙,製作時間大概是南北朝時期。內容也不複雜,圖案就是猴子、馬。”段寶林說。

剪紙的題材容納範圍很廣泛,基本都是一些歡樂祥和的圖案。人們期待貼上以後,能給家庭帶來好兆頭。比如,娃娃、葫蘆、蓮花等圖案便象徵著多子。

所以,每逢佳節亦或新婚喜慶,尤其是在過年的時候,人們會把美麗鮮豔的剪紙貼在雪白的牆上或明亮的玻璃窗上、門上或燈籠上等,節日的氣氛被渲染得非常濃鬱。

隨著時間流逝,剪紙也衍生出多種樣式,南方北方亦有所不同。一些有絕活兒的手藝人,還能蒙住眼睛,“撕”出一幅剪紙作品。

窗花裡的年俗與喜慶

在各種各樣的剪紙中,窗花的角色比較特殊,它也曾是過年的一個標準配置。臘月裡,人們在大掃除、置辦年貨,總會買上一些窗花,閑暇時間貼在窗戶上,準備迎接新年。

由於用途限制,窗花一般“體型”都不太大,題材大多是應景的生肖。比如己亥年,可以剪一些憨態可掬的生肖豬圖案,配上花紋;或者是一些“年年有余”圖案,或者剪上一個胖娃娃,也十分討喜。

但不管怎麽變化,還是常以“吉祥喜慶”、“五穀豐登”、“人畜興旺”等寓意吉祥的題材為主體。

另外有一種過年貼的窗花,稍微複雜一些,內容是戲劇人物、情節,比如《白蛇傳》、《西遊記》等等。

舊日過年時,用來休息、娛樂的時間相對集中,搭台演戲大多在這個時候。久而久之,這些戲劇內容便順理成章地出現在剪紙中。

好玩的是,段寶林說,雖然叫“窗花”,但這種剪紙也可以貼在門上或者牆上,只不過這麽做的很少,“以前北方農村睡覺習慣用土炕,有時還會把‘窗花’貼在炕圍上。過春節祈盼的是吉祥喜樂,連窗花裡都有濃濃的年味兒”。(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