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歷史上,究竟有多少個朝代、政權國號為“漢”?

漢高祖劉邦建立的漢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朝代之一,在政治、軍事、藝術、服飾等方面,對中華民族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舊時,漢人以“華夏”、“諸夏”自稱,正是因為有了漢朝,便有了“漢族”之稱。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談及漢朝,大多都會聯想到西、東兩漢以及劉備於成都建立的蜀漢政權。然而,在歷史上,除了兩漢和蜀漢,以“漢”為國號的朝代、政權,前前後後,竟達十幾個之多。

一、 玄漢(公元23年-25年)

西漢末年,王莽篡政,實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儘管短時間頗有成效,但時間一長,弊端百生,更是觸動了貴族階級的利益,不到十年的時間,王莽新朝各地遍布起義軍。西漢貴族後裔劉玄投身於綠林軍,被王鳳和陳牧等人擁立為帝,“更始將軍”搖身一變,成為“更始帝”,國號定位“漢”,以表自己是漢室正統,恢復漢家天下。更始元年九月,綠林軍攻入長安未央宮,王莽身死,新朝滅亡。玄漢則成為當時唯一合法的政權,四海豪傑紛紛臣服,幾乎恢復了西漢末年全部疆域,漢室重新統治天下。值得一提的是,蜀漢亦被成為“季漢”,有一種解釋是,按照“伯仲叔季”來排序的話,前面“伯仲叔”應該就是指的西漢、玄漢和東漢。

更始二年,劉玄遷都長安,以為天下已定,開始沉湎酒色,不理朝政,沒多久四海之內剛臣服的義軍又紛紛倒戈。更始三年,赤眉軍攻入長安,兩月後,劉玄請降。一次郊外牧馬,更始帝被赤眉軍將領謝祿所派的親兵絞殺,一代開國之君也徹底退出了歷史舞台,原本有大好前景的玄漢王朝,就這樣如流星般在歷史的長河中劃過。

二、 赤眉漢(公元25年-公元27年)

由於更始帝劉玄不理朝政,許多剛剛依附的起義軍再次踏上征程,其中,赤眉軍是勢力最大的義軍之一。更始三年六月,赤眉軍首領樊崇與其他將領決議“擁立漢朝宗室為帝,以號令天下”,於是年齡最小、最容易控制的漢室近親、年僅十五的劉盆子映入他們眼簾。經過一番形式上的“抓鬮”推選,劉盆子被立為帝,國號定為“漢”,年號“建世”。幾個月後,赤眉軍攻入長安,劉玄投降,不久後被絞殺。

擊敗玄漢後,赤眉漢還沒有一統天下。同樣在六月,河北也有一位稱帝的真命天子——東漢開國之君劉秀,國漢為“漢”,年號“建武”。這是赤眉軍正真的強勁的對手。建武元年十月,光武帝定都洛陽,和長安的赤眉軍對峙。後來,與東漢作戰的赤眉軍,節節敗退,退出長安。建世三年正月,赤眉軍被圍請降。劉秀善待劉盆子和降將,讓他們住在洛陽,並賜予田地。儘管赤眉軍有樊崇等將領再次起義,但劉秀卻始終善待劉盆子,並下令用滎陽的官田賦稅來供給劉盆子生活開支,最後劉盆子也算是善終了。

三、 漢趙(亦稱“前趙”,公元304年-329年)

西晉時爆發了八王之亂,民生凋敝,百姓遭殃。成都王司馬穎遭遇敵襲,一籌莫展之際,其帳下參謀匈奴人劉淵,假借為司馬穎調兵相助,逃回匈奴本部。漢高祖劉邦時,派遣宗室女子與匈奴首領冒頓單於和親,相互約為兄弟。冒頓感激漢室,他的後代皆改以“劉”為姓,劉淵正是冒頓單於的後代。

公元304年,劉淵假借“複興漢室“為名,以“漢室之甥,兄亡弟繼”為由,自稱漢王,國號為“漢”,年號“元熙”,並追尊劉禪為孝懷皇帝,建造漢高祖以下三祖五宗的神位進行祭祀。公元308年,劉淵正式稱帝,改年號“永鳳”。漢趙王朝雖然時間只有26年,但漢趙是歷史上第一個入主中原的少數民族政權,是“東晉十六國”局面的開創者之一,為中華民族的大融合,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四、 成漢(公元304年-349年)

劉淵在北方建立漢趙時,同年,西南方的益州牧李雄由百官擁立,自稱“成都王”,年號“建興”。建興三年,李雄進位稱帝,國號為“大成“。李雄不斷用兵,開闊疆土,使成漢疆域達到最盛。李雄雖然頗有作為,但是,他沒有立自己的親生兒子為太子,臣子們認為,立儲不當會為後世留下禍亂。李雄不顧群臣諫言,一意選立自己的侄子、兄長李蕩之子李班為太子。

李雄病逝後,李班繼位,不到一年的時間,李雄的親生兒子李期和李越合謀殺死了李班,李期即皇帝位,改年號為“玉恆”。由於李期所重用的人皆是庸人,無治國之能,成漢朝野上下日漸腐朽,內亂迭起。玉恆四年,李期的堂叔李壽率軍攻破成都,李期被廢邛都縣公,被幽禁在別宮,忿忿自殺。李壽攻克成都後即皇帝位,改國號為“漢”,史稱“成漢”,改年號“漢興”。李壽在成都大興修建宮殿,並用刑法來誅滅反對自己的人,百官人心惶惶。六年後,李壽病逝後,長子李勢繼位。其父李壽只是興修宮殿,而李勢更甚,沉迷聲色,荒廢朝政。四年後,東晉大司馬、晉明帝的駙馬桓溫率兵攻打蜀地,李勢夜逃出城外,但還是決定投降晉軍,成漢政權就此結束。

五、南漢(公元917年-公元971年)

南漢是五代十國時期,偏安一隅的小政權,位跨廣東、廣西、海南三省。代祖劉謙年輕時便從軍,在鎮壓盜賊時屢建功勳。唐朝末年,黃巢攻入長安,即皇帝位,建立“大齊”。在李克用(後唐高祖)進攻黃巢時,劉謙相援有功,被任命為封州(今廣東新興縣、開平縣)刺史。劉謙便在封州建立自己的基業,勵精圖治,封州也逐漸繁盛起來。劉謙長子劉隱接手封州刺史後,勢力進一步擴大。朱溫廢唐末帝李祝建立後梁政權,因劉謙勸進有功,累獲升遷,在大大小小的戰役中,並入了諸多州縣,是南漢政權的實際奠基人。劉隱病逝後,其庶弟劉䶮繼任。劉䶮表面上臣服於後梁,但實際上暗自兼並土地,後梁末帝繼位時,劉䶮襲封南海王。

在劉䶮平定了嶺南大片區域的敵對勢力後,時機成熟,於貞明三年稱帝,年號“乾亨”,國號初為“越”,於乾亨二年改國號為“漢”,史稱“南漢”。儘管劉䶮貪圖珍寶,喜好炫富,但四處征戰,為南漢進一步擴大了疆域。劉䶮去世後,後世君主劉玢、劉晟和劉鋹,均荒淫無道、荒廢政事,加上苛刑厲法,南漢很快衰敗下來。北宋開寶四年,後主劉鋹未來得及逃離海上,只得降於宋太祖,南漢政權滅亡。

六、後漢(公元947年-公元950年)

後漢是五代十國時期,由沙陀人劉知遠在中原所建的王朝,排梁、唐、晉、漢、周的第三位,上承後晉,下啟後周。石敬瑭是後唐的開國功臣,但被後唐末帝所猜忌,派大軍討伐石敬瑭。石敬瑭抵擋不住,向契丹皇帝耶律德光投降,並以割讓燕雲十六州為條件,自己以兒國相稱,建立“後晉”。當時大將劉知遠勸阻石敬瑭,但石敬瑭一意孤行,終究留下千古罵名。石敬瑭去世後,其養子石重貴繼位,是為後晉出帝。儘管石敬瑭自稱兒皇帝像契丹稱臣,但石重貴卻十分有勇氣,不向契丹稱臣,而且勇於向契丹開戰。而這正好給了契丹南下的借口,會同九年(公元946年)十二月,契丹攻破汴京,石重貴被俘,後晉滅亡。耶律德光在汴京稱帝,改國號為“大遼”。由於契丹來到中原後,燒殺搶掠,民心大失。劉知遠趁著中原混亂,抓準時機,由於自己姓“劉”,便假借漢室的威名,在太原稱帝,國號定為“漢”,並採用各種手段收買民心,後晉百官逐漸歸附。耶律阿保機深感中原漢人不好統領,於是北還。

劉知遠在位一年時間便病逝,其子劉承佑繼位,是為後漢隱帝。由於劉承佑猜忌開國功臣郭威,想暗中誅殺。郭威無奈,以“清君側”之名,起兵討伐。後漢軍不敵郭軍,劉承佑出逃,被將軍郭允明誤殺,時年21歲。郭威以“周”為國號稱帝,史稱“後周”。

七、 北漢(公元951年-公元979年)

劉崇,北漢政權的建立者,後漢高祖劉知遠的弟弟。早年在劉知遠的提拔下,累次升遷,官至河東節度使。隱帝時,由於郭威起兵,後漢政權岌岌可危。後來隱帝被殺,郭威想假立劉崇之子劉贇為帝,還未等劉贇即位,便被郭威囚禁。公元951年,劉崇見後漢被滅,便以治下河東十二州之地為根基,在太原稱帝,延用“漢”為國號,史稱“北漢”。郭威因此害怕劉崇之子劉贇會後患無窮,便派人秘密毒殺了劉贇。

和石敬瑭的後晉一樣,北漢向遼國稱臣,與遼國“叔侄”相稱。劉崇聯合遼國,對後周用兵。擔任後周禁軍將領的正是宋太祖趙匡胤,儘管劉崇禦駕親征,親自揮旗激勵將士作戰,但還是敵不過趙匡胤的英明神武,北漢軍節節敗退。劉崇由於多次南征後周,兵力大傷,憂憤成疾,鬱鬱而終,其子睿宗劉均繼位。劉均在位時,減少南征,修養生息,國力得到了一定的恢復。天會十二年,劉均病逝,其外甥兼養子、景宗劉繼恩繼位。劉繼恩資質平庸,無治世之才,權力為大臣郭無為所攔。一日,劉繼恩宴會醉酒,被侍從霸榮所殺,霸榮又被郭無為所殺,劉均的另一個外甥兼養子、末帝劉繼元被郭無為擁立為帝。後來,很多人懷疑,霸榮是受郭無為指使殺害景宗,後又被郭無為滅口。郭無為後來想投降自己的結義兄弟、已是大宋天子的趙匡胤,不料事跡敗露被漢廷猜忌,最終被劉繼元絞殺。北漢此時也是油盡燈枯,風雨中又挺過了十年,投降了兵臨太原城下的宋太宗趙光義,北漢覆滅。

八、 陳漢(1360年-1364年)

說起陳漢,可能大家並不是很熟悉,但說起陳友諒,那就無人不曉了。元朝末年,民生凋敝,義軍四起。陳友諒投身徐壽輝領導的天完紅巾軍,頗有戰功,得到徐壽輝的賞識。徐壽輝屢敗元軍,勢力逐漸壯大,便以蘄水為都,建立了“天完”政權,年號“治平”。元至正十三年,蘄水被元朝大軍攻破,天完大軍只得後撤至江西、湖南一帶。一年後,在丞相倪文俊的領導下,天完遷都於漢陽,徐壽輝的大權也逐漸落入倪文俊手中。又過一年,倪文俊的權欲膨脹,竟想謀害徐壽輝,不料陰謀失敗,逃亡時被部將陳友諒所殺,從此陳友諒接管了倪文俊的實權。至正二十年,自稱漢王的陳友諒在權力的誘惑下,騙殺了徐壽輝,一代豪傑就此殞命,而陳友諒也如願稱帝,國號為“漢”,年號“大義”。

至正二十三年,陳友諒與朱元璋在鄱陽湖大戰。原本雙方僵持不下,各有勝敗,但天時相助,忽起東北風,朱元璋借勢火攻,陳友諒部將、戰船燒毀無數,士氣大傷。朱元璋乘勝追擊,為歷史上以少勝多的戰役添上了光輝的一筆,陳友諒被亂箭擊中而亡。儘管陳友諒次子在眾將的擁立下繼位,但陳漢政權已是強弩之末,僅一年,便降於朱元璋,陳漢滅亡。古代最後一個以“漢”為國號的政權,就此畫上句號。

除了以上政權國號為“漢”外,還有一些小的政權、割據國號也稱為“漢”,前前後後、大大小小加起來,有十多個政權取國號為“漢”。不管是真心想恢復漢室,還是想假借漢室威名,僅從這一個角度也能夠看出,高祖劉邦建立的漢朝對後世的影響可見一斑。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