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幽門螺桿菌,是殺還是留,且聽醫生怎麼說

什麼是幽門螺旋桿菌陽性?

我們通常體檢所採取的幽門螺旋桿菌檢測方式有兩種,即碳14和碳13。如果結果顯示陽性,那就說明你被它感染了。這兩種檢測手段結果還是很準確的。

c14呼氣試驗的原理是:通過口服C14尿素膠囊,進入胃部後,如果胃部存在HP(幽門螺桿菌),則此菌就會分解尿素酶水解尿素,尿素被水解後形成二氧化碳隨血液進入肺部並以氣體排出,然後檢測患者呼出的氣體中有沒有被標記的C14,如果有的話,代表存在HP,沒有則代表不存在感染。

碳13則與碳14原理上大同小異,只是碳13放射性更小,更為安全,能夠適宜於兒童和孕婦。

幽門螺旋桿菌的幾個特性

第一,它對人類「情有獨鍾」,人是它的唯一自然宿主,它在人體的寄居部位是在胃及十二指腸球部。

第二,它是唯一可以在胃酸中存活的細菌,胃酸濃度越大,它繁殖得越快。它「擅長」分泌很多黏附因子,使自己緊緊黏附於胃的上皮表面,避免被胃排空。

第三,它兩側有鞭毛,有超強的運動能力,能進行快速螺旋狀移動,通過胃粘膜層,然後進行「口—口」的傳播和「胃—口」的傳播是幽門螺旋桿菌重要的傳播方式。脫落的幽門螺桿菌也可以存活在胃液中,通過胃—食管返流可以進入口腔,滯留在牙菌斑中,通過唾液傳播感染。

幽門螺桿菌是誘發胃炎及消化性潰瘍的主要元兇!

胃壁有一系列完善的自我保護機制,能抵禦經口而入的微生物的侵襲;而HP幾乎是能夠突破這一天然屏障的唯一元兇,它會引起胃黏膜輕微的慢性發炎,甚或導致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與胃癌。

人們把幽門螺桿菌對胃粘膜屏障在破壞作用比喻作對「屋頂」的破壞給屋內造成災難那樣的後果,故稱為「屋漏」學說。

屋子漏雨了,當然下面的胃黏膜必定遭殃。

幽門螺旋桿菌經口到達胃粘膜後定居,經數周或數月會引發慢性淺表性胃炎,數年或數十年後可發展成為十二指腸潰瘍、胃潰瘍、慢性萎縮性胃炎等,而後者是導致胃癌的危險因素之一。

所以,目前已經可以肯定地說:幽門螺桿菌是慢性胃炎的主要致病菌。

在慢性胃炎患者人群中篩查,有90%-95%的人都是HP菌陽性,遠遠高於其它人群;

同時如果對HP菌陽性人群進行胃鏡檢查,這些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胃炎。

幽門螺桿菌也是消化性潰瘍的主要致病菌之一。超過80%的胃潰瘍和90%以上的十二指腸潰瘍患者都是幽門螺桿菌陽性。

這裡的消化性潰瘍說的就是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目前根治HP菌就是消化道潰瘍的主要治療手段之一。

幽門螺旋桿菌和胃癌到底有多大關係呢?

答案是:兩者有關聯,但沒有必然的因果關係。

HP菌在發展中國家和衛生條件較差的地區,感染的比例更高。中國也是幽門螺桿菌感染大國,一般人群中幽門螺桿菌的感染鋼彈50%-80%。但是,HP菌感染者中的大多數並沒有胃部癥狀,可能一輩子也不會患胃癌。

目前來說,胃癌早期診斷的標準方法仍然是胃鏡,而不是體檢的HP菌檢測報告。HP菌陽性並不意味著將來一定會得胃癌,HP菌陽性僅僅是胃癌發病的一個環節,人體自身的因素、環境因素對於胃癌的發生也是至關重要的。

HP菌檢測的意義在於提示,提示HP菌陽性的人罹患胃病的風險會增高。但是無需恐慌,平時對你的胃多關照一些,別總是刺激它就好,並不需要採取啥特別行動。

HP菌陽性的人如果合併有明顯的胃部不適癥狀,或者有胃病、胃癌家族史,則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接受胃鏡的進一步檢查。也無需恐慌,因為這也不意味著就是胃癌了,只是儘早做一下篩查,避免漏診而已。

當然,反過來也可以這樣說,HP菌檢測陰性,並不一定就不得胃癌。

是不是只要陽性就要對它跟進殺絕呢?

既然HP菌是造成慢性淺表性胃炎、胃潰瘍的常見原因之一,也與胃癌有著「曖昧」的關聯性,那麼我們似乎應該對其實施「趕盡殺絕」的策略才對。但事實卻不是這樣的。

HP菌並不一定致病,有研究表明: 「對於一部分HP菌陽性者而言,HP菌的感染是一種「因為消化道菌群失調,缺少了抑製HP菌的其他微生物」的結果。HP菌可能僅僅是一個起指示作用的微生物,它發出提醒,告訴人們其腸道菌群發生了改變。」

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幽門螺桿菌對人體還可能存在保護作用。HP菌在人類身體內的寄居史由來已久,除非用抗生素根除,否則HP菌通常會伴隨一個人的一生,而濫用抗生素對人體產生的危害,其後果和代價將是巨大的。我國至少有幾億人群是HP菌陽性,若都通過抗生素來根治,那引起的抗生素耐葯問題將是非常嚴峻的。

所以說呢,現在的共識是,並不是人人都需要根除身體裡檢測到的HP菌。

到底那麼哪些人需要根除呢?

對於大部分查出HP菌陽性的人來說,是不需要治療的,只需要中年後定期進行胃鏡檢查,或在有上消化道不適時進行胃鏡檢查。

真正需要對幽門螺桿菌進行根治的只是一小部分人群:除了有胃癌家族史人群,還包括消化性潰瘍、慢性胃炎、胃黏膜萎縮或糜爛,或是在病理檢查中發現有不典型增生的,以及計劃長期服用包括阿司匹林在內的非甾體抗炎葯的人群。

另外,胃食管返流病、不明原因缺鐵性貧血、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患者也建議根除幽門螺旋桿菌。同時,有胃癌家族史的人屬於胃癌的高危人群,篩查幽門螺桿菌非常有意義,若查出是陽性應儘快根治,可以降低胃癌的發病率。

廣告

查看詳情

怎麼根除幽門螺旋桿菌呢?

在殺滅幽門螺桿菌的熱潮中,存在許多誤區,會導致一些不好的結果,比如說:對不必要治療的患者過度治療,造成資源浪費甚至產生不應有的副作用;對應該治療的患者用藥不規範,導致治療失敗。更糟糕的是,反而使細菌產生耐藥性,增加後續治療的困難。

由於細菌耐藥性的增加,自 2012 年以後,已經廢棄了既往的三聯用藥、療程 7 天的方案,改為四聯用藥,療程延長至10~14 天。四聯用藥是指聯合使用四種藥物,其中一種為抑酸藥物,一種鉍劑,以及二種抗菌葯。

所使用的兩種抗菌藥物至少應包含阿莫西林、四環素及呋喃唑酮這三種耐葯率低的藥物之一。

推薦的組合為:

阿莫西林+克拉黴素,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四環素+甲硝唑或呋喃唑酮。

其中PPI+鉍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四聯方案具有清除率高、副作用少、費用低的優點。

兒童感染了怎麼辦?

由於兒童自身生長髮育及藥物代謝的特點,對兒童規定了更為嚴格的檢測指征及治療適應徵。

通俗地說,就是對兒童是否需要檢測幽門螺桿菌,以及是否需要治療,都有更嚴格的規定,不能隨意進行檢查和治療,治療用藥也有不同於成人之處。

再者,雖然兒童的感染率比較高,但大約有10%會自動清除,這依賴於他們日益成長壯大的免疫系統。所以沒有幽門螺桿菌相關疾病的、不具備根除指征的,一般不建議根除治療。

總之,對於幽門螺桿菌感染者,首先要確定是否必須進行殺滅治療;

其次,如確需進行治療的,應在有經驗的醫生指導下進行首次治療,務求最大可能地實現首次治療成功;

最後,對於兒童、老人及特殊情況、既往治療失敗者,更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

根除幽門螺旋桿菌問題

(一)在清除幽門螺桿菌的過程中,選葯時應注意以下要點:

要點1:目前清除幽門螺桿菌一律要求使用含有鉍劑的四聯藥物,具體包括:一種 PPI +鉍劑(枸椽酸鉍)+二種抗菌素。缺少任何一種藥物的給藥方案均是錯誤的!

要點2: 二種抗菌素的選擇有講究,必須在阿莫西林、四環素、呋喃唑酮三種藥物中至少選擇一種。

要點3:由於細菌對克拉黴素、甲硝唑、左氧氟沙星等藥物的耐藥性強,二種抗菌葯不可在這幾種藥物中選擇。

要點4:不可在其它未經驗證的抗菌藥物中選葯,諸如各種頭孢黴素等。

(二)在服藥時應注意以下要點:

要點 1:採用每天 2 次服藥法,一般在早餐及晚餐時分別服用。

要點 2:抑酸葯及鉍劑應在餐前半小時服用,兩種抗菌葯則在餐後即服。

要點 3:療程為 10~14 天,少於 10 天則有可能未完全清除細菌,但多於 14 天也無必要,徒增費用及副作用。

要點 4:應告知患者,服藥期間大便色黑、小便色深黃是正常現象,勿心慌。

要點 5:告知患者儘可能不間斷地服藥完成一個療程,不要輕易中斷治療。否則殺菌不完全而且促使細菌產生耐藥性,給今後治療帶來很大困難。

(三)服藥後應注意以下要點:

要點 1:療程結束後要檢查治療效果,需在服藥結束後間隔一個月以上時間,推薦進行碳13 或碳 14 呼氣試驗檢查。

要點 2:如果治療失敗,需要再次治療者,不宜立即進行,應間隔數月,以使細菌恢復對抗菌藥物的敏感性,復治的選葯更困難,應在專家指導下進行。

小結

看了以上這些,不知道您對幽門螺桿菌是不是有了一個較為清晰的認識?不管怎樣,通過我們這期節目的科普,您只要記住以下幾點就可以了:

第一,幽門螺旋桿菌和胃癌有關聯,但並沒有必然的因果關係。

第二,對於某些疾病來說,幽門螺旋桿菌的確是致病源,但它並非一定就會引發疾病;

第三,當我們體內發現了幽門螺旋桿菌後,對於有些人來說,需要根除;而對於另外一些人來說,是並不需要根除的。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