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初伏,為你準備了一整套排寒方案

播放GIF

開個養生趴!

昨天是三伏中的初伏。古人常說「冷在三九,熱在三伏」,這段時間,人體內陽氣達到高峰,體表毛孔大開,身體內的寒氣是最容易被趕出來的時候。

但若是著了涼,也很容易被寒邪入侵身體。因此在三伏天排寒、防寒,比在冬天還要重要。

上次我們分享排寒的總原則時,提到了寒氣在身體的表現,主要分為寒在皮膚、寒在肌肉以及寒在五臟六腑。(總原則可以點擊右邊的鏈接具體查看→徹底排寒,你一定要知道的三個原則!

這一篇文章,主要針對寒在皮膚以及寒在肌肉,給到大家具體的調理方案,希望你們可以在三伏,藉助天力,更好的驅散寒氣。

01

寒在皮膚、肌肉

主要以發汗解表為主

停留在皮膚、肌肉的寒氣,古人稱之為「表證」,意思是體表的身體不適。它有兩個特點:

一是主要表現出怕冷,這種冷,不管怎麼烤火或者加衣物都不能緩解。

二是身體的癥狀表現,與五臟六腑的寒氣,比如痛經、拉肚子、肺寒咳嗽等相比,不易被察覺。

在《傷寒論》看來,身體會表現出怕冷的情況,主要是衛氣被束縛住了。

衛氣是陽氣的一部分,它有溫煦體表、抵禦外邪入侵的作用。一旦身體受寒的程度超過了衛氣的能力範圍,衛氣會被寒邪凝滯,不能繼續發揮抵禦外邪的作用。

接著,寒邪就會傷害我們的皮膚,如果還沒有及時察覺做處理,它會侵入的更深一點,到達肌肉的位置。大家可以自測一下自己屬於哪種情況:

1. 寒氣入侵到皮膚

  • 頭痛,或者頭暈——寒氣最先侵襲的位置

  • 怕冷,心底憋著一口熱氣,出汗不暢——寒氣導致毛孔閉塞

  • 打噴嚏,流鼻涕——身體抵禦外寒的反應

  • 手腳冰涼,夏天好點,冬天很厲害——寒氣影響身體氣血運行

2. 寒氣入侵到肌肉

  • 肌肉僵直,如抽筋——寒氣導致氣機收斂

  • 贅肉多,尤其是後背、大腿——寒氣使氣血變成廢液

  • 總覺得背後怕冷,腰酸背痛——寒氣與濕氣糾纏在一起的表現

  • 關節痛,遇寒加劇——寒氣導致氣血運行受阻

不管是寒在皮膚,還是在肌肉,解決它們的方式都是「解表散寒」,將寒氣透過毛孔發散出去,但深、淺,由於皮膚、肌肉的裡、外層次區別,也會有細微的差距。

02

寒在皮膚

刮痧、搓揉大椎穴

寒氣停留在皮膚時,我比較推薦刮痧以及搓揉大椎穴,這兩種方法直接接觸肌膚,作用範圍淺,更擅長於調理皮膚上的寒氣。

刮痧,解體表寒氣

古人稱刮痧為「砭法」,是中醫六大技法的第一法,能夠疏通體表經絡,使毛孔張開,讓寒邪排出體外。

刮痧,要掌握力道

很多朋友認為刮痧是「泄」,長時間使用會傷到身體氣血。其實,刮痧的力道不同產生的作用也不同。

好比我們跑步的時候,只要速度快慢、時間長短適合,就可以加速血液循環,帶動精神氣,對身體來講,就是舒坦的。相反,如果速度加快,強度變大,對精神氣的調動也會過大,對身體來說,反而是消耗。

所以刮痧的力道,我建議大家以身體反應為標準。正確的刮痧一般是無痛的,只有刮到有問題的部位才會有刺痛感,並會慢慢的浮現出紅淤,褪色的速度很慢。

刮痧,刮哪裡?

關於刮痧的位置,明代醫家張鳳逵的《傷暑全書》講的很清楚,「病在絡者表也,先宜在病者背心輕輕向下刮之」,意思是說,邪氣在入侵體表時,主要是沿著脊柱,從大椎開始,一直刮到命門的位置。

這條路線是由背部督脈和足太陽膀胱經背俞穴組成。之所以反覆強調這條路線,是因為它不止是總管一身陽氣、能夠疏通全身陽氣的地方,還是寒氣最容易入侵的位置。

哪些人不適合刮痧?

1. 刮痧有活血的作用,孕婦不建議刮痧。

2. 皮膚有外傷、潰爛的地方,不建議刮痧,因為刮痧主要接觸的就是皮膚表層,容易感染。

3. 小孩子皮膚嬌嫩,一般不建議刮痧。

搓揉大椎穴,提振陽氣,排表寒

如果你沒有時間刮痧,那麼日常中可以搓揉大椎穴。

大椎穴是純陽之穴,我們一身的陽氣都是從大椎穴發出。在夏天搓揉大椎穴,正好是順應天時,借大自然旺盛的陽氣,提振體內陽氣,順勢將體表的寒氣排出。

大椎穴的位置

找到大椎穴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低頭,然後摸到脖子處最突出的那塊骨頭,頭左右搖動一下,不動的那塊骨頭下面就是大椎穴。

怎麼搓揉?

用中指按住大椎穴,不斷的旋轉按揉,或者可以用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對稱揉捏。

一直要揉到大椎穴微微發熱為止,我一般是5分鐘左右發熱,感受到熱度之後就會停下,稍微休息一會,再連續按兩次

03

寒在肌肉

艾灸、熱敷

寒氣走到肌肉時,我們選用的方法可以再深入一些,主要是藉助藥材的藥力,慢慢的溫暖經絡,排出肌肉內的寒氣。

艾灸,借艾的力量溫通經絡

《內經》中講「寒熱虛實,火自當之。」寒性體質,或者是要治療因為受到濕寒或寒邪而導致的病痛,很適合艾灸。

它可以讓熱力對身體進行精準掃描,比較深入,有針對性的調理肌肉處寒氣重,不舒服的地方。

三伏艾灸哪些穴位?

三伏艾灸主要是灸命門、關元、湧泉穴

命門穴:命門穴被稱為「生命之門」,為身體督脈上的陽穴。有溫腎壯陽、培元補腎的作用。

關元穴:它是人體功效最強大的補穴之一,為人身陰陽元氣交關之處,能培固腎陽,補益下焦。

湧泉穴:是人體腎經的起始穴,艾灸湧泉穴,可以引火下行,溫暖下身。

熱敷,借藥物的力量,給身體散寒

除了艾灸之外,還可以為自己準備一個熱敷包,把藥材炒熱後裝進布袋裡,身體有哪裡不舒服,就敷在上面。

關於熱敷,《黃帝內經》早就有記載:「病生於筋,治之以熨引」,只要是涉及到經絡、肌肉的不適,就可以用熱敷的方式,藉助熱力以及藥性,把藏在肌肉裡的寒邪散走。

用什麼藥材敷?

我比較推薦大家用鹽以及艾草。

鹽入腎經,不僅可以疏通經絡,還能夠補腎陽,充盈一身陽氣。而艾草本就是純陽之物,兩者結合在一起,藥性通過熱力,可以滲透進我們的經絡,讓全身都變得很舒坦。

一般來說,鹽主要是用粗鹽或者海鹽,它們是天然鹽,顆粒要稍大一些,在炒製的過程中不容易融化。而艾草,主要是挑選陳艾,它比較柔和,性味也更穩定。

怎麼做熱敷包?

將艾草和鹽一起放入鍋中炒熱後倒入布袋中。也可以不炒,直接把艾草和鹽混合放入布袋,放進微波爐裡加熱15~30秒左右。

熱敷的時間

藥包的溫度要高於皮膚的溫度才有效果,如果冷了就要停下來,繼續加熱。建議反覆熱敷2~3次,不宜太多,以免刺激身體。

哪些人不適合敷?

除了同刮痧一樣的禁忌外,體內有實熱,也就是明顯的面紅耳赤,喉嚨比較腫痛, 鼻腔有熱氣的人,都不適合做熱敷。

04

為你準備了一整套初伏身體調理時間表

針對上面的調理方法,寒在皮膚時主要使用刮痧、搓揉大椎穴,寒氣入侵到肌肉時,則可以四個方法都使用。

我準備了兩份時間表,初伏這10天裡,為每個方法提供了具體執行時間,希望大家可以在特定的日子裡,堅持調理身體,更好的驅散體內寒氣。

需要注意的是,這些外力刺激的方法,我都不建議大家持續使用。因為身體有自己的運轉技能,外力更多的是幫助它恢復運轉,所以在身體的調理過程中,有刺激,也要有休息。

寒在皮膚的時間表

寒在肌肉的時間表


熱敷

7月15日、7月20日

*刮痧的時間,一般是皮膚上的紅痕消退了,再進行下一次刮痧

因為中伏是三伏中最熱,調理五臟六腑陳寒最好的時候。所以,第三個階段的驅寒方法,我們會在中伏的時候準備好分享給大家。祝夏安~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