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小兒癲癇,6歲以下是治療關鍵時期

文/羊城派記者 陳映平
通訊員 吳遠團

6月28日是我國第十二個「國際癲癇關愛日」,今年的主題是「癲癇與腦科學」。醫學專家稱,癲癇雖難治,但隨著醫學研究新進展,新的醫療技術和手段不斷突破,今後仍有望治癒。但因此病在兒童和青少年中發病率較高,需要引起重視。

兒童和青少年發病率較高

你看到過小孩子在馬路上突然抽風,口吐白沫倒地不起麽?這個被民間俗稱為「羊角風」的病其實就是癲癇。但其癥狀多樣,這倒地抽風口吐白沫只是其中較為嚴重的一種。

廣東省中醫院癲癇中心主任隋立森介紹,癲癇是僅次於腦卒中的常見慢性神經系統疾病,以腦神經元過度放電導致反覆性、發作性和短暫性的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失常為特徵。

癲癇在任何年齡、地區和種族的人群中都有發病,但以兒童和青少年發病率較高。目前有藥物及手術等治療辦法,及時確診和正確治療,對孩子的今後健康成長非常重要,否則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三歲女孩兩年前突發癲癇
家人輾轉求醫均無法控制

三歲的小顏,與其孩子不同,她現在不得不與家人奔波在全國各大醫院看病,每天還要吃著不同顏色、劑量不一的各種苦藥,使原本應該快樂無憂的童年,蒙上了一絲陰霾。

原來小顏在出生後11個月大時在無明顯誘因的情況下,第一次發作癲癇。當時突發眼神獃滯,動作停止,雙眼向右側凝視,並且每天發作數次,讓家人痛苦不堪。

2歲時,小顏發作的癥狀有了變化,會出現突發意識喪失,兩眼上翻,雙上肢握拳抽搐,大小便失禁,或突發愣神伴有嗤笑狀,不知情的外人看上去以為是神經病,孩子最初確診後,吃過多種藥物來試圖控制癲癇,無奈效果不佳。

藥物控制不佳
家人最終決定手術

後來,媽媽帶著小顏輾轉來到了廣東省中醫院癲癇中心,隋立森經過詳細的問診和體查、腦電圖和頭顱MR檢查,最後,專家組共同討論的結論是——右頂中央區佔位+癥狀性局灶性癲癇。診斷明確且之前的藥物控制不佳,家屬積極要求手術治療。

考慮到患者才三歲,開顱手術風險巨大,隋立森聯合相關多科室反覆討論手術實施方案和各項應急措施,於今年1月16日,對三歲的小顏進行神經導航+電生理監測右頂中央區佔位病變+致癇灶切除術。

兩周後小顏順利出院,經過半年的觀察與檢測,癲癇再無複發跡象,孩子各方面生長髮育也很正常。

6歲以下是癲癇治療的關鍵時期

隋立森提醒,小兒癲癇病因多樣,臨床表現各異,應儘可能做到病因診斷,選擇恰當的適宜的治療。因為6歲以下,是腦發育的關鍵時期,此時建議積極控制癲癇發作,對孩子的健康生長髮育非常重要。

來源|羊城派
圖片|視覺中國(圖文無關)
責編|陳倩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