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醫腫瘤的發病因素詳介紹

腫瘤的發生、發展雖然都與正氣虧虛、精神情志失調、外邪入侵、飲食營養等病因直接相關,但是腫瘤發病是一個極為複雜的過程,即某一發病因素作用於人體後,並非就導致某一腫瘤發病;同樣的致病因素,有的人感而發病,有的人則不發病,差異很大。

研究腫瘤發病原理,了解病因作用於機體後在什麼樣的情況下發病,客觀條件如何對發病後的病情產生影響,可以人為地乾預,以降低腫瘤的發生率,或者可以在發病後採取積極的措施使病情減輕甚至康復。

一、邪、正與發病

中醫學的發病理論很重視人體正氣,腫瘤的發病亦不例外。正氣即真氣,是人體生命機能的總稱。邪氣,是各種致病因素的總稱。中醫學雖然強調正氣在發病中的主導地位,但也並不排除邪氣對疾病發生的重要作用,在一定條件下,邪盛正虛,則邪氣可能起主導作用。

總之,邪氣侵入機體,正氣必然起而抗之。如正氣強盛,抗邪有力,則病邪難以侵入,或侵入後被正氣擊退,則機體就不會產生病理反應,即不發病;反之,如正氣虛弱或邪氣偏盛,均可導致正不勝邪,從而使臟腑陰陽、氣血津液失調、氣機逆亂而發生疾病。所以腫瘤的發病與否,也取決於正邪鬥爭的勝負。

二、體質與發病

體質,是人體受遺傳的影響,在生長、發育過程中所形成的代謝、機能與結構上的一種特性,會影響人體對某種致病因素的易感性,與產生病變類型的傾向性及機體對疾病的反應性密切相關。人的體質強壯與否和發病有著重要的關係。體質強壯則臟腑功能活動旺盛,氣、血、津液充足,正氣旺盛不易發病。影響體質強弱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中醫學十分重視「稟賦」,十分重視先天因素對體質強弱的影響。《內經》中明確指出:人體秉性有剛柔、體格有強弱、屬性有陰陽,強調了個體體質特徵的遺傳性。稟賦不足的,體質多較虛弱;稟賦充足的,體質多壯實。後天體質對體質強弱的影響更不能忽視,而且後天因素包括的範圍更廣:如飲食營養、體育鍛煉、生活習慣、行為修養(包括煙酒嗜好、房室不節、身心攝養等)及年齡、環境因素都是相當重要的,都會影響體質,從而導致包括腫瘤在內的各種疾病發生。

三、精神情志狀態與發病

人體的精神、情志、心理因素與發病機制緊密聯繫,系統地、全面地分析人體的發病原因,所以「形(指人體的物質結構)神(指人體的精神、神志、心理活動)合一」的觀點是中醫學的一大特點。

精神神志的變化有兩種狀態,一種是暴發性的變化,另一種是持續性的狀態,這兩種狀態都可以致病,也會促使癌症的發生、發展。急性的特發性情志變化可以引起發病,慢性的持續情志變化同樣與發病密切關聯,《靈樞·口問篇》說:「悲哀憂愁則心動,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明·張介賓《景嶽全書·雜證謨》謂:「思則氣結,結於心而傷於脾也;及其既甚,則上連肺胃,而為咳喘、為失血、為嗝噎……」臨床實踐證明:悲、思、憂、愁等情緒狀態的持續,會導致氣機鬱滯或逆亂,造成癌症的發生和發展。不少癌症病人曾有較長時間的情緒刺激或重大的情緒打擊。情緒可能是癌症的促活劑。

四、自然環境與發病

自然環境與人類生態有著密切關係的認識是中醫學的又一個基本觀點,《靈樞·歲露篇》中說:「人與天地相參也,與日月相應也」。中醫學強調疾病的發生還與人們所生存的自然環境相關聯,生活環境與腫瘤的發病關係更為密切。隋·巢元方《諸病源候論·水蠱候》說:骨病的形成是「由水毒氣結聚於內,令腹漸大」。隨著工業的發展,有毒氣體和粉塵排人大氣中,使大氣環境的汙染相當嚴重,誘發了多種疾病,呼吸系統和五官癌腫的發病率亦有所升高,而隨著生活環境治理和質量的改善,部分與環境因素密切相關的癌症的發病率會有所下降。

五、社會環境與發病

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中,疾病的發生除了前面討論的自然環境以外,亦必定與人們的社會環境有關。人們的地位變遷、經濟狀況的改善,個人在社會上的得失榮辱,都直接或間接地與發病有關。社會境遇對人類疾病發生的重要影響日益為醫學界所重視,據有關統計,人類疾病的50-80%與精神失調有關,而精神失調往往又與社會境遇因素有較大的關聯。人們在社會生產過程中,由於勞動保護條件不夠,而造成如上所說的職業性危害而發病。如從事印刷、鑄字、油漆、鉛的採礦、冶煉等均可因防護條件不夠引起鉛中毒而發病,甚至引起腫瘤的發生。

社會安全、文化環境和風俗習慣與發病都有著直接關係。流行病學資料表明有大量吸煙、酗酒習慣的人群,肺癌和肝癌的發病率較高。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