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二戰時亞洲第一的日本和歐美工業強國到底差在了哪

文/寂寞的紅酒

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參戰國之一,是軸心國集團的第二大巨頭。不過別看日本位列軸心國三大巨頭之列,又是當時的亞洲第一工業強國,但實際上,當時的日本和歐美老牌工業強國差了許多,甚至可以說不是一個級別。那麽二戰時亞洲第一的日本和歐美工業強國到底差在了哪?

實際上,二戰前日本幾乎在各個領域都落後於其他列強,即使軍事領域也只有海軍可以和列強有一拚。戰前,雖然日本通過明治維新建立了較為完整的工業體系,但其工業基礎相比其他列強是比較薄弱的。日本的鋼鐵、電力、化工、機床等工業都不行,航空工業還未完成工業化,汽車工業三菱出產的卡車載重量只有兩噸而且產量很低。嚴格來講,日本還沒有徹底完成工業化,只能算是準工業化國家。實際上,日本的工業化水準還沒有意大利高。同樣從德國引進了大量先進技術,但意大利拿過來直接就能用,而日本由於不具備生產能力所以很多技術只能借鑒。

在基礎工業方面,日本的水準和歐美工業強國有著嚴重的差距,比如被稱為工業之母的機床產業。機床被視為一國工業化程度的標誌,是機械製造業的基礎。二戰時日本雖然能生產機床,但其機床性能遠遠不能和歐美工業強國相比,其機床生產效率低質量差,所以日本每年要從歐美進口大量的機床。即使如此,日本的機床數量也不夠用,比歐美列強少的多。二戰時,德國有210萬台機床,美國有170萬台,而日本只有20多萬台,機床質量更是比美國和德國差了一大截。戰後,美國調查團考察日本武器生產設備以後,認為日本生產設備落後於先進工業國家15年到20年。其實,在評價中,美國人已經偏袒了日本人,否則日本和其他工業強國的差距更大。

在尖端領域上,雖然日本在航母、飛機製造等領域取得了較大的成績,但在工藝、生產效率等方面和歐美工業強國有很大的差距。日本在航母生產過程中使用的很多設備來自美英德等歐美國家,比如日本航母打孔過程中使用的高級鑽頭來自英國,使用的鋼材主要是由德國高爐生產的。在航空領域,日本只有小型飛機製造技術比較成熟,在大型飛機製造方面幾乎是空白,所以日本不得不從國外大量引進大型飛機。比如,二戰前日本從意大利曾進口了大量BR-20轟炸機來應急。在坦克、雷達等方面,日本差的更遠了,日本的坦克連羅馬尼亞人都看不上,其性能不是一般的差。

不過雖然日本的工業基礎薄弱,技術水準也不高,但規模很大,窮兵黷武的日本人瘋狂的擴軍備戰,把大部分資金和資源都集中到了重工業和軍事領域,所以導致重工業和軍備數量暴增。雖然日本生產的武器質量不怎麽樣,但數量很大,又積攢了多年,所以日本軍事力量很強,已經可以和其他列強一爭長短。這就和現在的朝鮮差不多,別看工業水準不高,經濟也不富裕,但軍事力量和軍工生產能力很強,連經濟發達的韓國都打不過他。不過隨著戰爭的不斷推進,日本工業落後和國力不足的問題日益顯現,最明顯的就是日軍的後勤補給越來越困難,前線的日軍甚至連槍支彈藥都供應不上。這也是為什麽日本在中國戰場一場戰役中最多投入30萬軍隊的主要原因,因為軍隊再多的話,彈藥和糧食就接濟不上了。這個問題在太平洋戰場上更加嚴重,在太平洋戰場上,由於日軍在和美國的交鋒中損失太大,而日本的工業又不能生產出足夠的軍備彌補損失,所以和美軍的差距越拉越大,被美軍按在地上摩擦。說到底,還是日本的底子太薄了。

參考資料:《二戰史》、《二戰期間的日本工業》、《太平洋戰爭》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