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川普為何這麽忌憚中國製造2025?

新格局,新挑戰。

美國政府3日晚發布征稅產品建議清單,在1300個稅號產品中,中國資訊和通信技術、航天航空、機器人、醫藥、機械等行業產品赫然“上榜”,而中國具有比較優勢、並形成貿易順差的普通工業品卻被“放過”。

明眼人都可以看出,美國的目標,不完全是順差,而是針對中國的產業,試圖阻斷中國製造2025中所列高端製造的發展進程。這不僅是一場貿易摩擦,還是一場技術戰、產業戰。

中國製造2025為何遭打擊?

中國工程院製造業研究室主任、戰略谘詢委委員屈賢明曾展望,到2025年,中國通信設備、軌道交通裝備、電力裝備三大產業將整體步入世界領先行列,成為世界第一;上等數控機床、機器人、航天裝備等大部分領域和優先發展方向步入世界先進行列;也有一些行業中國與世界強國還有一定差距,如集成電路、民用航空等。

屈賢明接受中新社國是直通車採訪時表示,中國製造仍有些薄弱環節,如芯片、航空、醫療器械等,需要大量進口。如果到2025年的七年時間裡,中國能夠迎頭趕上或接近,受製於人的因素就會大大減少,話語權也會增加。

“美國產業界將製造環節部署在中國等海外國家,將研發、設計、銷售等環節留在國內”,屈賢明說,如果在十大領域趕上,中國將會進入產業鏈的中上遊環節,與美國形成競爭,威脅其地位。美國非常忌憚中國製造2025,說明這份檔案的制定打到了其痛處。

國家發改委經濟體制與管理研究所史煒工作室負責人史煒表示,中國製造2025對美國造成很大挑戰和壓力,如果十大重點產業全部崛起,在國際市場上中國技術和產品有望超過美國。

一位不願具名專家表示,美國二戰後還沒有遇到像中國這樣的競爭對手,在各個領域大規模迎頭趕上,日本即使在巔峰時期的上世紀80年代,對美國的挑戰也沒有像今天中國這麽大。

他說,美國害怕喪失在工業界、科技界的長官地位,害怕重要優勢被超越。因此貿易戰並不簡單的是貿易順差,而是產業戰,試圖借此打斷中國高端製造業崛起的進程。

圖為四川某汽車製造公司整車組裝車間內一片繁忙。(資料圖)中新社記者 劉忠俊 攝

中國製造2025是什麽?

川普政府所忌憚的《中國製造205》,發布於2015年,這是中國首次將建設製造強國作為戰略目標提出,明確要“瞄準新一代資訊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等戰略重點,引導社會各類資源聚集,推動優勢和戰略產業快速發展。”

工信部曾表示,實施《中國製造2025》,建設世界製造強國,是吸取錯失前兩次工業革命的歷史經驗教訓,主動應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大戰略選擇。

中國製造2025明確了10大重點發展領域:新一代資訊技術產業、上等數控機床和機器人、航空航天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電力裝備、農業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

目前中國製造整體上在全球處於什麽水準?工信部部長苗圩曾做過這樣的判斷:

作為全球科技創新中心,美國在製造業基礎及最前沿科技創新方面仍將處於領先地位。第二梯隊中,德國、日本等國家地位將進一步鞏固。

“中國現在處於第三梯隊,目前這種格局在短時間內難有根本性改變,面對技術和產業變革及全球製造業競爭格局的重大調整,我國既面臨重大機遇也面臨重大挑戰”,他表示。

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也曾表示,當前,中國製造面對的三個格局仍然沒有改變:一是關鍵核心技術和裝備受製於人的局面沒有根本改變;二是在全球產業鏈分工中,整體上仍處於中低端的格局沒改變;三是前堵後追、兩面夾擊的外部競爭環境格局沒有根本改變。

中國製造2025技術路線圖編制組專家也明確指出,當前我國製造業的重點領域還有很大一部分與世界強國存在較大差距。

苗圩表示,建設製造強國的任務艱巨而緊迫,並不能一蹴而就,需要至少30年的不懈努力。

對此,《中國製造2025》提出“三步走”路徑:

第一步,力爭用10年時間,邁入製造強國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我國製造業整體達到世界製造強國陣營中等水準;第三步,新中國成立100年時,製造業大國地位更加鞏固,綜合實力進入世界製造強國前列。

貿易摩擦能否遏製中國製造2025?

美國對中國高端製造揮起的301調查大棒, 是否能阻礙中國製造崛起?

上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美國以同樣的方式打壓日本,造成日本經濟長期停滯。有輿論認為中國會重蹈日本覆轍,但實際上兩者歷史背景、政治背景、經濟背景完全不同。

史煒認為,與日本當年相比,中國現在遭遇貿易摩擦有幾點不同,一是中國實施中國製造2025,智能製造發展迅猛,工業轉型更新持續進行;二是中國實施了供給側改革,有效拉動國內增量需求,而日本當時的市場主要在國外;三是中國有全球最大消費市場,;四是人民幣可控性強,外匯儲備充裕,日本當時沒有這個準備;五是中國有體制制度優勢,如集中力量辦大事、特殊時期協調抵禦風險的方式和路徑等。

接受採訪的專家表示,短期看,關稅大棒和301調查會對中國相關產品的出口造成影響,但長期來看,不會阻礙中國高端製造崛起。

苗圩曾表示,我國在完善基礎設施、豐富人力資本、完備產業體系、廣闊市場太空、高效動員體制等方面形成了突出優勢。

近年,美國和歐洲國家都控制對中國高科技產品出口,這也鞭策中國製造更多依靠自己技術突破取得驕人成績。

我國載人航天、探月工程、載人深潛、新支線飛機、大型液化天然氣船(LNG)、高速軌道交通等領域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特高壓輸變電設備、百萬噸乙烯成套裝備、風力發電設備、千兆次超級電腦等裝備產品技術水準已躍居世界前列。

屈賢明說,在通信、高鐵、船舶、汽車、發電裝備等領域,中國出口美國本來就不多。關稅雖然會對出口有一定影響,但整體影響不大。

他認為,此次貿易摩擦不會對中國製造2025相關政策措施落地產生影響。相反,相信中國會更加一把力,在受製於人的短板和薄弱環節加快發展。

史煒表示,貿易摩擦對中國短期雖會有影響,但長期看會成為動力,促進中國製造的創新和結構調整,進而轉型更新提高品質。

專家認為,就中國的經濟體量而言,關稅對經濟影響不大,雙方也還有談判太空。同時貿易摩擦也不會阻擋中國製造崛起。中國應針鋒相對,但考慮到中國產業發展水準、某些技術的對外依存度,應避免大規模貿易戰。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