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此方與左歸右歸丸均相關,可補陰益陽,養血填精

腎陰虛嚴重需大補真陰,腎陽虛嚴重需峻補純陽,如果介於這兩者之間,又該怎麼補呢?

對於人體腎臟而言,腎藏後天之精,腎精化為腎氣後,起到溫煦身體、興奮、蒸化、封藏和製約陰寒等作用者稱為腎陽,又叫元陽、真陽、真火;起到滋潤身體、讓身心寧靜,抑製陽熱過度等作用者稱為腎陰,又叫元陰、真陰。

如裸體虛的時間久了,會導致真陰不足,陰不製陽,火不歸源,以致虛火上炎,出現陰虛之症,表現為總想喝水,五心煩熱,晚上睡覺總是出汗,還會便秘、尿少,將舌頭伸出來,會見紅乾少苔,摸脈則是細數無力。

真陰不足,還會出現精衰血少的狀況,以至精血衰不能上榮於面,形容憔悴,陰虛嚴重,則火無所養,以致陽痿遺精。

歸腎丸,便是引火歸源,引水入腎,以補陰益陽,養血填精的方子。此方出自明朝大醫張景嶽所著《景嶽全書》卷五十一。

處方:熟地250克 山藥120克 山茱萸肉120克 茯苓120克 當歸90克 枸杞120克 杜仲(鹽水炒)120克 菟絲子(製)120克

本方有滋補腎陰名葯六味地黃丸(熟地黃、酒萸肉、牡丹皮、山藥、茯苓、澤瀉)的三補一泄:熟地、山藥、山萸肉、茯苓。

滋腎益陰之品熟地黃配合山茱萸、山藥,補肝脾,益精血,是著名的「三大名補」:地黃補腎、山茱萸補肝、山藥補脾。又熟地黃用量是補肝的山萸肉與補脾的山藥兩味之和還多,故以補腎陰為主。而茯苓,利水濕而泄腎中濁氣。

六味地黃丸原本是三補三泄,此方一下取掉兩泄,泄閘一關,補益之效自然會提高,所以歸腎丸的滋補腎陰之力比六味地黃丸強。

再加上當歸養血補血,枸杞養陰補血又益精,菟絲子補陽益陰,杜仲補益肝腎,強筋壯骨。全方以滋陰為主,兼補腎陽,以補陰益陽,養血填精的功效便得達成。對精衰血少,腰酸腳軟,形容憔悴,陽痿遺精等癥狀有效。

創製歸腎丸的張景嶽老師有句名言:

"善補陽者,必於陰中求陽,則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善補陰者,必於陽中求陰,則陰得陽升而泉源不竭。"

所以大補真陰的左歸丸與峻補純陽的右歸丸也在張景嶽的手下創製。左腎屬水,左歸丸滋水,故名左歸;右腎屬火,右歸丸補陽,故名右歸。

左歸右歸加減化裁後,可以歸腎。所以歸腎丸的用方,又和左歸丸右歸丸相關。

左歸丸,具有育陰涵陽,培左腎元陰之功效,補陰能力比六味地黃丸更甚。六味地黃丸原是北宋錢乙為小兒創製的方子,被後人順手牽羊用於了成人。

錢乙考慮到小兒的純陽之體,將六味地黃丸的補陰之力創製得比較緩和。而左歸丸,面向陰虛嚴重的成人,毫不客氣地補陰為主,大補真陰,自汗盜汗,頭暈眼花,耳聾失眠,口燥舌乾,腰酸腿軟,遺精滑泄,舌紅少苔之人適用。

臨床上,本方主要用於老年性慢性支氣管炎、高血壓病、老年性癡呆、慢性腎炎、腰肌勞損、不孕症等辨證屬真陰虧損者。

左歸丸組成:大懷熟八兩(24g)、山藥(炒)四兩(12g)、枸杞四兩(12g)、山茱萸肉四兩(12g)、川牛膝(酒洗,蒸熟)三兩(精滑者不用)(9g)、菟絲子(製)四兩(12g)、鹿膠(敲碎,炒珠)四兩(12g)、龜膠(切碎,炒珠)四兩(無火者不必用)(12g)

此方減去益肝腎、強腰膝的牛膝,以及峻補精髓的血肉有情之品龜膠和鹿角膠,加茯苓泄腎中濁氣,並加當歸養血,杜仲補肝腎,強筋骨,便得歸腎丸。

因加了茯苓泄腎中濁氣,故歸腎丸比左歸丸滋補腎陰的力度稍緩。

又由於將益肝腎、強腰膝的牛膝以同樣補肝腎,強筋骨的杜仲代替,杜仲性味甘平,偏於補中益精氣。

峻補精髓的血肉有情之品龜膠和鹿角膠,一個偏於補陰,一個偏於補陽,如今全被養血補血的當歸代替。

由此,歸腎丸就與育陰涵陽,止遺精、強腰膝等功效的左歸丸有了區別,是為補陰益陽,讓火有所養,同時更注重於養血填精,止陽痿遺精等。

做個演算法:歸腎丸比六味地黃丸的補腎陰能力強,左歸丸的補腎陰力也比六味地黃丸強,歸腎丸又比左歸丸的補腎陰力度緩。那麼,歸腎丸的補腎陰力度,在六味地黃丸與左歸丸之間。

右歸丸的特點則是峻補純陽,填精止遺。可治腎陽不足,命門火衰,腰膝酸冷,精神不振,怯寒畏冷,陽痿遺精,大便溏薄,尿頻而清。

臨床驗證,該葯不僅可用於治療腎陽不足的性功能減退、精子缺乏症、骨質疏鬆症、還可用於治療慢性支氣管炎、坐骨神經痛、乳腺囊腫、白細胞減少症、紅斑性狼瘡、胃潰瘍合併大出血、慢性胃炎等疾病。

來看右歸丸組成:

大懷熟地240克,山藥120克,山茱萸90克,枸杞子120克,鹿角膠120克, 菟絲子120克,杜仲120克,當歸90克,肉桂60-120克,製附子60-180克

此方在減去助陽煥火、大補陽氣的附子和肉桂,以及偏於補陽的血肉有情之品鹿角膠,加茯苓泄腎中濁氣,並將養肝滋腎,澀精斂汗的山茱萸用量增加30克。

由此,方子的峻補純陽之力便得到減弱,滋陰之力大增。養血活血有當歸坐鎮,菟絲子杜仲山茱萸均補肝腎,肝藏血,腎藏精,終得補陰益陽,養血填精而歸腎。

創製左右歸丸及歸腎丸的明朝大醫張熟地,原名張介賓,號景嶽,是明朝後期的京城名流與名醫,因善用熟地治病得此名。

熟地,養陰血、填腎精,相當於「水」,可以滋補腎陰。有了陰這個基礎,陽才有生化的源頭,所以熟地補腎陰腎陽皆可,是補腎的要葯,難怪在上面四個方中都是主葯。

歸腎丸製法:煉蜜同熟地膏為丸,如梧桐子大。服法:每服百餘丸,飢時或滾水,或淡鹽湯送下。

熟地膏的製作,是將熟地煎熬三次,分次過濾,去滓,合併濾液,用文火煎熬濃縮至膏狀,以不滲紙為度,每多少克膏汁,兌煉製過的多少克蜂蜜成膏,裝瓶。可滋陰補腎,添精益髓。

蜜丸則是將多種藥物粉末與經煉製過的蜂蜜混合而製成的球形內服固體制劑。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